生活在虚拟世界的人
2016-05-30秦德龙
秦德龙
他己经习惯了在虚拟世界中生存。起初是电视台,然后是互联网,虚拟世界“真切”得让他忘记了泥土的芬芳;高度发达的音像技术,令他沉醉在虚拟世界的完美中,不可自拔。
他知道,许多人像他一样,乐于在虚拟世界中生存,乐不可支。比如,网上聊天、偷菜、看碟、听音乐。不过,他偶尔也从网络中走出来,到剧场或戏院里去。他惊讶地发现,舞台也是个虚拟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里自说自话,自得其乐。编戏的人都是自欺欺人的骗子,人们却看得津津有味。难道,人们真的情愿上当吗?
他困惑了,将自己锁在屋子里,找些书来读。他发现,作者在利用书籍营造虚拟世界,将读者引向所谓的“精神家园”。其实,不过是美丽的陷阱而已。因为,他知道,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读过书后,变疯了,变傻了,成了诗疯子或书呆子。毫无疑问,这是读书过多的缘故,让读书人跌进形形色色的怪圈儿里了。令人愤慨的是,有些人却在利用书籍发财,成立各式各样的研究会,专门研究“书里的人物”。这有什么意义呢?只能将一些人引向歧途。不客气地说,这种人就是在虚拟世界里混饭吃的。
还有些作品,动辄即是豪宅、别墅、美女、香车,令人羡慕得眼红,好像影视中的人物只会谈恋爱,发脾气、假高兴。但是,却有无数观众坐在电视机前,随着剧情悲欢,或流出痛苦的泪水,或幸福得喉头哽咽。再说那些歌舞升平的电视晚会吧,真是烂得令人作呕。其实,那些晚会不过是在营造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说,也属于虚拟世界的范畴。
他开始检讨自己。自己毕竟是虚拟世界的一员。可是,不在虚拟世界里找到些许慰藉,又去哪里寻找呢?站在大街上,吃屁都赶不上热的,只能喝西北风了。
他一遍又一遍地反思:现代人为什么离不开虚拟世界?为什么在虚拟世界里无话不谈?为什么面对面交流却日益苍白无话可说?
他找不到答案。
于是,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很认真地说:“你患了精神强迫症,诱因就是虚拟世界。你打算躲避到虚拟世界里逃避现实吗?你先让自己安静下来吧。也许,安静下来,一切都好了。”
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打开音响,收听节目,让自己静下心来。突然,他听到了一首歌,是著名的《把根留住》:“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一首澎湃的歌……”
这是他最喜欢听的歌曲,深沉、豪迈,催人奋进。他随着音乐唱了起来,虽然声音有些沙哑、跑调,却唱得无比真实。
他终于明白了,当虚拟世界也可以令人窒息的时候,跑调却意味着真实,缺陷却也表达着完美。如同不能给维纳斯安装假肢,也不能给她穿上衣服。
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决定回到现实中去,关闭曾经沉醉的虚拟世界。世界已经很浮躁了,已经有许多人在制造各式各样的娱乐了,完全不需要自己再去添乱。
他去了工厂,却被赶了回来。因为,工厂的机器吃人。
他去了农村,也被赶了回来。因为,农村的虫子吃人。
他去了医院,又被赶了回来。因为,医院的药品吃人。
他去了商场,还是被赶了回来。因为,商场的金钱吃人。
他被浇了一盆又一盆冷水。
到哪里去呢?哪里不吃人呢?他困惑了。他又回到了虚拟世界里,上网、看电视、进剧场、读书……相比较而言,读书更纯粹些。读书更能使他趋于平静。每天,他畅游在书海里,随心所欲,随遇而安。
当然,他也会抨击某些著书人的胡编乱造和奇谈怪论。每逢这时候,他总是报以冷笑。然而,他更赞赏另一些著书人的智慧,为他们的奇思妙想和锦词妙句而拍案叫绝。
读书多了,他便成了一个学者。
当了学者,便不断地有人来请他去做报告了。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到医院去、到商场去……到一切愿意去的地方去,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做报告的时候,他忽而跳入虚拟世界,忽而跳入现实世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入木三分,妙语惊人。他在两个世界里来回跳着,乐此不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盛赞他善于处理两个世界的关系,不愧为大师。
他如实相告“幸好,我有生活的底子。无论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有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