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查尔斯的悲剧性

2016-05-30何承婷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神秘不确定性悲剧

【摘要】约翰·福尔斯的 《法国中尉的女人》被誉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本文运用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定义与分析的相关理论,结合文章中福尔斯创作的角色塑造对比,主要从本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萨拉和查尔斯角色的置换,通过分析男女主人公身份不确定性所具有的相似性而导致二者互相吸引,而二者却又同时因为该身份不确定性而导致二者终究未能开花结果。

【关键词】神秘;不确定性;自我分裂;悲剧

The tragedy of Charles in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He Chengting

Sichuan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Abstract:John falls,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excellent work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In this paper, with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combined with the article charms, shaping the role of contrast, mainly from the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world of Sarah and Charles role replac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y of the hero and heroine identity uncertainty caused by both attracted to each other, and both the but again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identity uncertainty caused by both ultimately failed to bear fruit.

key words :the mysterious; Uncertainty; Self split; tragedy

引言

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前人对萨拉所做的大量“身份不确定性”的研究,结合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定义与分析的相关理论,来对文中的男主人公查尔斯命运的悲剧性进行研究。作者结合约翰·福尔斯对萨拉以及查尔斯成长背景及邂逅情景的描写,来将二者放在一起对比及比较,找出二者均具有身份不确定性的属性,正因为该属性吸引了双方,又因为双方的身份不确定性导致了二者关系的摇摆直至最终化为泡沫幻影,不复存在。以此身份的不确定性为主线,加以萨拉对查尔斯感情上的随意支配,导致了一个贵族青年沦为游离又名声败坏的悲惨结局。

一、萨拉身份的神秘与不确定性

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经典名作《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女主人公萨拉起源于一个反复出现的神秘幻象:

(一个灰色的早晨),半梦半醒时刻的一个女性图像,她站在海岬边,背对着我。她穿着黑色衣服。她的姿态既有拒绝,又有嗔怪。这个图像的另一特征是拒绝“进入”现代。我心里清楚。我想写被社会很不公平地流放的女人。但我从不喜欢历史小说,业务一些历史小说。我花了好几个月才接受这个现实:这个幽灵拒绝变成现代人。今天(1977年),我都不理解我当时为什么如此愚蠢,居然没看出来那个女人是谁。它想表明我残存的肤色偏见,因为我潜意识中的某种东西在关键线索上欺骗了我。那个不愿回头的女人虽然身穿着黑衣,却有一张白人的脸。

而这样的一个反复浮现神秘而又孤独的形象强烈地吸引着福尔斯,这样的出场亮相凸显了萨拉的基本特征:孤独而神秘。叙述者告诉我们,由于他父亲强烈的“名门出身情结”,她被父亲强迫“离开自己原来的阶级”,可她父亲“却没有能力把她提升到更高的一个阶级”,于是,“在她已经离开的那个阶级的男青年眼里,她变得过于挑剔而不可娶,而她渴望进入的那个阶级青年男子则认为她仍然过于平庸。”因此,“她成了等级社会的地道受害者”。而她自己似乎却在“享受”着这种孤独,我行我素,独来独往,游离于莱姆镇的凡尘琐事。她自己就曾说过:“我一直过着孤寂的生活,……命运似乎注定我永远不能和同等的人建立友谊,永远不能主宰自己的家里,永远觉得自己被排除在主体世界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萨拉的形象似乎是从破碎的镜片中反映出来的。故事每推进一步,碎片就增加一块,其整体形象自始至终无法从这难圆的破镜中整合,一直笼罩在神秘的氛围中。旁人说她是“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婊子”,而她自己也不否认,说自己“蝼蚁不如,几乎不再是人……是法国中尉的妓女”。情节的发展使她的神秘性愈發凸显出来。她似乎是同性恋者,但似乎又不是;她似乎是精神病患者,但似乎又不是;她似乎是查尔斯的拯救者,又似乎是他的陷害者;她似乎是贞女,又似乎是荡妇。福尔斯不断地在建构萨拉的形象,但又同时在消解这些形象。她一直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并且这种神秘性随着她的失踪以及多重结尾而更加强化。

二、神秘萨拉对查尔斯的引诱

而随着对女主人公的解读,我们不得不关注到男主人公查尔斯,一个被女主人公萨拉魂牵梦绕的贵族,但他为何确被如此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世界的,在别人口中称为“婊子”而吸引呢?这个幻象的怪异之处在于:意象清晰、意志坚定、情绪执拗、颜色灰黑、时代特征明显。起初,福尔斯认为这是“神话时代的静态图。因为自己脑海里经常浮现出这种场景,所以置之不理”。 但奇怪的是,“他反复出现。不知怎的,又不来了。于是我开始主动唤起它,假设它,分析为什么它会有某种驱动力。它神秘、模糊、浪漫……她显然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象征着维多利亚时代的责备,一个被排斥的人。这又会涉及到文中提到的查尔斯与萨拉的邂逅的一幕,萨拉那张带着忧伤的“悲剧性的脸”使得查尔斯难以忘怀。萨拉在韦尔康芒斯第一次撞见化石学业爱好者查尔斯,她并没有维多利亚时代女人特有的矜持刻意回避查尔斯绅士的目光,而是“从她站立的部位抬头回敬他的目光”,“她一声不吭,只是用震惊、困惑的目光盯着他,或许还带着些许羞涩。”从第一眼的凝视中,萨拉便对查尔斯一见钟情:“我爱你……在第一次见到你的那一刻就爱上你了。”我不知道她犯了何罪,但我想保护她。我开始爱上她了,或愛上她的仪态(stance)”。

三、查尔斯的沉溺与自我分裂

而二者的身份不确定性都同时体现在二者身上,萨拉则是永远是那个反复浮现却又无法抓住确切的实体的幻象;查尔斯则是那个永远被萨拉魂牵梦萦的灵魂。约翰·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中,塑造了查尔斯“自我分裂”的人物形象,影射了20世纪后现代社会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后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分裂现象。那么,何谓“自我分裂”?对这一概念的分析首先要追溯到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定义与分析的理论。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格由三个部分构成:伊德(id,又译“本我”),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德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白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在正常情况下,这三个部分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失常。而这一现代心理学理论结构为文学中的“自我分裂”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柱。正是人格结构的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相互冲突,导致了“自我”的人格结构的分裂,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在《分裂的自我》中,莱恩认为,自我的分裂是指个体经验的完整性发生分裂,身与心维持着非常脆弱的联系,并出现了两个或多个自我现象。小说中,当查尔斯与萨拉发生了性关系之后,他来到教堂做出忏悔,“在他的两个自我一善与恶一之间,也或者在他跟教堂最后面暗影中那个伸着手脚的形体之间,一场对话开始了”。因此从查尔斯“善的自我”与“恶的自我”的对话中,从他的两个自我的出现,可以看出查尔斯的人格结构三部分之间失去了平衡,呈现出“自我分裂”状态,并导致其精神分裂。

四、结语

作者约翰·福尔斯起初通过对萨拉一角的刻画“反复浮现,神秘而孤独”,这一画面展现给读者的便是一个漂浮不定,忽近忽远的画面,再结合对萨拉成长经历的描写,“由于他父亲强烈的‘名门出身情结,她被父亲强迫‘离开自己原来的阶级,可她父亲‘却没有能力把她提升到更高的一个阶级。”她不清楚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能成为谁,充分展现了萨拉身份的不确定性;而对应的查尔斯,一个名门贵族青年失足与一个这样一个颠沛流离的女人,查尔斯只是知道“这实在是最愚蠢的事情,可是那位姑娘的确吸引我”。他也不知道自己除了薩拉还想要什么。本身两颗摇摆不定的心终究不能换来安定的未来,而最终萨拉对查尔斯的抛弃,莫名的消失也让这个摇摇欲坠的查尔斯跌入了未知的命运黑洞。

参考文献:

[1]R·D·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侯东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2]福尔斯著,陈安全译. 法国中尉的女人[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康奈尔.R.W,柳莉等译.男性气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何承婷,1992年,女,汉族,重庆市人,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15级英语文学方向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語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神秘不确定性悲剧
伟大的悲剧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神秘”中企收购德国机场或夭折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