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2016-05-30郭小文
郭小文
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的背景下,自主探究性学习成为了必然的倡导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而对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学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19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融入了探究元素。初中语文阅读的探究性教学,主要表现为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允许学生自主地去解读课文。教师不再关注学生阅读的结果,而要关注读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日常的教学经验在此论述一二。
一、当前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现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学校都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探究”就是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上“换汤不换药”,实质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效果没有明显改善。比如有的教师打着“探究性学习”的旗号,将阅读课堂全部还给学生,缺少了最基本的监督与引导;有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起和文本无关的内容,偏离了正常的教学轨道;有的则是把探究性学习完全等同于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些理念及做法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得不偿失,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学生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在充分理解“探究性学习”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得阅读课堂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让学生质疑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更需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出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先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有分歧的问题,教师可以加以汇总集中解决。当然,学生提出的水平参差不齐,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有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加以引导,提醒学生要珍惜自己提问的权利,不要提与文章主题无关的问题;对于提得好的问题,教师要大力表扬,从而为学生提问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例如,在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提出三个问题:(1)这首诗主要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哪些句子是主题句,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感情(3)杜甫的诗风与李白的诗风有何不同?这三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学生通过积极讨论,基本都解决了。在初中阶段刚开始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时,可能学生提得都是一些浅显的问题,讨论的效率也不高,但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提问质疑的水平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好阅读文本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在语文阅读实践中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创造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契机。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的《安塞腰鼓》时,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高原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那擂鼓的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对于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丰富了课堂内容,提升了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传统民间文化的认知与了解,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就有了别样的感悟,语气、气势、节奏上也有了明显改进,这样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两节课还要有效。
(三)立足民主课堂,催生探究新成果
在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构建民主课堂,使自己从知识的权威者和传递者转变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与指导者,营造课堂民主和谐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我组织学生交流探究成果时,有学生提出:“我”爬到悬崖的石架上,上不来下不去,父亲来了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抱下来,却让“我”按照他的说法去做?学生的这一见解是结合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的质疑。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经过探究后也提出了疑问:“于勒既然能在船上卖牡蛎,他在赚钱为什么菲利浦夫妇还躲着他?”你能说学生的这种批判性的解读是错误的吗?恰好相反,这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迸发的体现,当我及时于课堂上对质疑的学生予以赞许后,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在课堂上的民主与自由。在以后交流阅读体会时,他们能踊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无疑,老师对他们探究成果的肯定,强有力地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民主在课堂上产生了许多微妙而又意想不到的催化作用。
(四)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借助教材中留下的空间,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探究所获得的点滴,如语言的积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写作方法的领悟等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训练,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动力。除了课堂的常规教学外,我会适当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在班级中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同时在学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学习兴趣及动力。
参考文献:
[1] 杨益平.初中语文阅读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1).
[2] 张远林,王宗翠. 初中语文阅读探究性教学之我见[J].小作家选刊,2012(6).
[3] 董娜.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D]. 西南大学,2010.
[4] 胡为平.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 游薇. 初中语文阅读有效对话与“问题式”教学设计研究[D] . 西南大学,2007.
[6] 黄根宝.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J].新课程. 2012(11).
[责任编辑 吴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