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阅读文本,有效指导写作

2016-05-30董新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拉特山羊小说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深入阅读文本,有效指导写作,可以让“例子”释放出足够的能量,让“例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下面仅以《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为例,扼要谈谈其实践体会。

一、积累丰富语词,练习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即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几个要素。俄国作家蒲宁的小说《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的场景描写,富含田园牧歌的风味,可供我们练笔借鉴。

1.阅读文本,分类积累“场景描写”的语词

①勾画景物的:一览无遗 一望无垠 青翠欲滴 尽收眼底 纤尘不染 连绵不绝 淅淅沥沥 烟雾腾腾 纹丝不动 美轮美奂 映入眼帘 古色古香 阒无一人 晨光熹微 风驰电掣 沁人心脾 川流不息 热火朝天。

②描写人物的:小家碧玉 土里土气 自命不凡 精明强干 老态龙钟 张口结舌 怒气冲冲 大汗淋漓 颐指气使 忐忑不安 蹑手蹑脚 七嘴八舌 尖声尖气 活龙活现

还可以积累一串“黑××”的叠词。比如:

黑乎乎(黑糊糊)形容颜色发黑。(手、面孔)

黑黢黢(qū qū)形容很黑。

黑沉沉:形容黑暗。多指天色、脸色。

黑洞洞:形容黑暗。

黑油油:形容黑得发亮。

黑幽幽:光线昏暗,看不清楚,多指环境。

黑魆魆(xū xū):形容十分黑。

黑黪黪(cǎn cǎn):昏暗发黑。

黑黝黝(yǒu yǒu):发黑的样子。

2.品析精彩例段,获取写作要领

比如下面的例段:

满屋子都是阳光以及由烟斗和卷烟喷出来的烟雾。屋里坐满了人,全都晒得黑黝黝的,脸上的皮肤给风吹得粗糙了,一色穿着腰部打褶的猎装和长筒靴。大家刚刚开怀饱餐了一顿,脸部红通通的,正在兴奋地、七嘴八舌地谈着就要去打猎这件事,同时并未忘掉饭后再喝几杯伏特加酒。而在院子里,有人呜呜地吹着角笛,猪狗以各种声调狺狺地吠着。一条乌黑的灵,是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的爱犬,趴在餐桌上,狼吞虎咽地嚼着剩下的浓汁兔肉……可是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却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品析:本段写的是室内生活场景,以视觉描写为主,结合了听觉描写。抓住特征,实写人们的装束和“黑黝黝”“红通通”的肤色、面容,以阳光、烟雾为烘染,显得具体、形象。写人们的谈论、吹笛和猎狗的吠鸣,给场景平添了生动感。点缀爱犬嚼兔肉的情态,富有情趣。全段點面结合,散发出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

二、结合“语用”考点,引进微型作文

检索近几年的全国及省、市高考语文试卷,我们欣慰地看到,语言运用题正以小、巧、新、活的面貌频频出现,为高考语文卷面添上一抹亮色。语言运用题富含生肖文化、节日文化、汉字文化、游戏文化、交际文化等文化气息,给微型作文留出了一片晴空。

有鉴于此,在学习《外国小说欣赏》这一文本时,不妨结合“语用”考点,引进微型作文。

训练之一:《清兵卫与葫芦》中有这样一处描写:“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槌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而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请以“爸爸,你为什么这样?”为题,写一封与“父亲”交流的书信。

训练之二:《半张纸》的结尾有这样一个细节:“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请给这个动作描写配上“画外音”——点缀几句精要的议论。

附:例文之一

清兵卫给爸爸的信

爸爸:

您好!

您还在气头上么?您可知道,您刚才砸葫芦的动作,其实是在一槌一槌地砸我的心啦!哪个小孩子没有他的爱好?我玩葫芦,打发时间,开启智慧,哪点做错了?请爸爸您平时多读读书,多看看报,好好与我们交流,允许我们有自由成长的空间。

儿子:清兵卫

×年×月×日

例文之二:面对沉重的打击,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因为他已领略到生活赐予人的最大幸福,这种幸福就是回忆。两年里幸福、快乐的点点滴滴,带给他敢于面对苦难的勇气,促使他更加努力地生活下去。

三、根据“话题”要求,探究、评价人物

课本第四模块是“人物”专题,在“话题指导”中,它要求我们“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的心理写,贴着人物的言行写,让笔下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各显光彩。

所谓“圆形人物”,即内涵丰富、性格复杂的人物,多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娜塔莎》中的娜塔莎,《素芭》中的素芭。

所谓“扁平人物”,即用单纯的形式呈现,其性格简单。他(她)多在讽刺作品里产生喜剧效果,起讽刺作用。多为作品中的次要人物。

利用这一模块的文本,可以进行“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探究与评价。附:

娜塔莎属于何种人物?

娜塔莎属于“圆形人物”。

出生于贵族家庭的娜塔莎,是一个充满浪漫与幻想且又多愁善感的女性。节选的小说内容,反映了她的“圆形”性格。第一次参加一位要人举办的家庭舞会之前,她兴奋激动与焦急,为了精心“包装”自己,不惜花上两个小时;参加舞会时,她担心不被邀请,显得焦急、失望。幸遇安德来公爵,她心中埋下爱情与幸福的种子;后来她受阿那托尔诱惑而背叛安德来公爵,体现了她的轻率与过于幻想。

总之,娜塔莎是一个“圆形人物”,一个复杂多变的文学形象。

此外,评价小说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整体阅读,给人物写小传,比如给《素芭》中的“素芭”写传。

四、“嫁接”课外材料,尝试文学鉴赏

课本第六模块里出现了“延迟”这一鉴赏术语。所谓“延迟”,即小说作者故意延迟故事发展的进展,拖延读者到达结尾的时间。高明的作者运用反复延迟法,给情节的推进设置一个个障碍,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让行文凸显出十足的有意思。

比如小说《牲畜林》。

这是一篇以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扫荡村庄为背景的作品。德国鬼子进村,朱阿唯一的“花大姐”被抢走,构成了情节冲突的缘起。朱阿持猎枪追撵,想开枪又怕伤着了“花大姐”。在与德国兵紧追不放、左冲右突的过程中,每当朱阿准备开枪射击时,先后有小孩、老牧羊人、胖姑娘、小姑娘和老太太出来阻止,他们提出的理由都合情合理。而每一次的阻止,就造成了情节的一次“延迟”,使德国兵逃过一死。最后德国兵与野猫同归于尽,“延迟”结束,情节戛然终止。

为了加重“深阅读”的分量,教师引导学生“嫁接”课外材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取一篇运用“延迟”法的小说,开展合作、探究,写成文学欣赏稿,然后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

例:《堵嘴记》的“延迟”法

作家晓苏的《堵嘴记》是一个娴熟运用反复延迟的文本。小说讲述的是林教授家的小保姆偷拿妻子的项链而被辞退,他想方设法为小保姆保密的事。故事十分简单,但由于“延迟”的反复运用,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为了堵嘴,为了小保姆的尊严和以后的人生,林教授让妻子给介绍小保姆的表弟打电话,不料对方手机关机。这是第一次延迟。林教授饿着肚子乘出租车去找表弟,没想到表弟的批发部“铁将军”把门。一打听,才知表弟因涉嫌赌博被抓进了派出所。这是第二次延迟。林教授替他交了罚款,得知表弟已将小保姆偷东西的事告诉了做生意的左小芹,而表弟偏偏没有她的手机号!这是第三次延迟。为了尽快堵嘴,林教授赶紧坐上开往襄阳的卧铺汽车,忍饥受寒地赶往左小芹处,以买下五百元假货为条件请她为小保姆保密。而高声大嗓、得理不饶人的左小芹却将此事告诉了侄女张玖。这是第四次延迟。坐上开往南漳的班车,林教授心急火燎地赶往下一站,想法在路上追着张玖。而先于林教授到家的张玖,正眉飞色舞地跟众人说着什么。这是第五次延迟。张玖的泄密,林教授堵嘴的挫败,使小保姆被父母一顿暴打。小说借助一次又一次延迟,看似设置了一个个障碍,其实是在延宕之间让情节拐上下一道快行线,在山重水复之中亮出柳暗花明的景观。

五、巩固写作知识,完成想象作文

中国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言“于山穷水尽之处,偏宜突起波澜”,讲的是叙事性作品的波澜起伏、跌宕生姿,而在外国小说文本里,它被称作“摇摆”。

何谓“摇摆”?即情节的摇摆,关乎其发生、发展与高潮。它有大摇摆、小摇摆之分。前者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小说的“大摇摆”表现为桑地亚哥在风浪里用最简单、粗笨的工具,与凶猛的鲨鱼进行一波又一波地殊死较量,场面惊心动魄,情节险象环生;后者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它的“小摇摆”体现在,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这一问题,警官奥楚蔑洛夫前后言行举止的迥然不同。“军大衣”这件道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借助学过的外国小说文本,巩固了“摇摆”这一写作知识,学以致用,据此可以完成一篇想象作文。

六、联系高考真题,进行“一材多写”

作文素材何处寻?从课本中淘宝是一条捷径。利用课本材料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应试技巧,既构思快捷,又旧料新用。2009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站在项脊轩的门口》,就是考生利用《项脊轩志》的部分素材,精心打磨的一篇顶尖作文。在深入阅读《山羊兹拉特》一文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打通读写,多向挖掘,淘取宝贝,与近几年高考或名校自主招生作文題“接轨”,是可以加工出若干“感动”之作的。比如:

1.勒文一家为过灯节筹钱,要忍痛卖掉山羊兹拉特。而在被困的恶劣环境里,山羊却救了阿隆。感动于那富有温情的一幕,阿隆会情不自禁地说:“这世界需要你!”用这一素材,可以写2011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这世界需要你”。

2.阿隆与山羊兹拉特被风雪围困了三天三夜,在狭小的干柴堆里,羊与人彼此温暖着。两者之问的“交流”,羊对少年的抚爱,一切都会成为阿隆永久的回忆。撷取这一素材,可用2007年山东省高考题“记忆不会被时间风化”,写一篇怀旧的记叙文或散文。

3.临行之前,兹拉特“舔着阿隆的手,摇晃着它下巴那小撮白胡子”,显得温顺可亲;风雪之中,它“固执地把蹄子牢牢地扎在地里,咩咩地叫了起来”,满含不舍之意;在干草堆里,它让阿隆吸羊奶,让阿隆取暖。山羊兹拉特的“举手投足”充满了它对小主人的真情笃意。2008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不是可以用以上素材打制出一篇记叙文么?

4.山羊兹拉特与阿隆“交流”时,除了用眼神、动作之外,更多的是用“咩咩”的叫声。这咩咩的叫声里,既有不肯上路、请求主人带它回家的哀怜之意,又有在艰难处境里抚慰、关心阿隆的一片真爱。借用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自主招生作文题“有这样一种声音”,可以抒写出人与动物之间拳拳的真情。

5.阿隆父亲要卖掉山羊兹拉特,令他寒心;途中遭遇的大风雪,更是严酷难耐。而山羊兹拉特献上的爱意,着实让阿隆感到温暖:人与羊之间的“交流”,也是暖意融融。“剪辑”这些素材,可用2012年北京大学等名校高考自主招生作文题“暖”来进行作文训练。

下面是教师的下水之作:

阿隆牵着老山羊兹拉特,在通往城里的路上缓缓地走着。他脸色忧郁,就像冬日阴霾密布的天空。

“都怨这灯节!要开支,缺钱,爹就打起了兹拉特的主意。说它老了,挤的奶也少了,要把它卖掉……”阿隆悄悄看一眼身后的兹拉特,想起临出门时母亲和妹妹们为兹拉特而泪流满面的样子,心里就酸酸的。

突然,一阵冷风袭来,好冷啊!阿隆下意识地缩缩脖子,扯扯帽子。“咩咩一一”兹拉特随即焦急地叫喊起来。“啪啪!”阿隆顿时感觉头上被砸得生疼。仰头看天,只见空中下起了冰雹,不多时雪花就纷纷扬扬落下来了。

风,猛烈地刮着;雪,越下越大。尽管阿隆一身棉衣棉裤,裹得严严实实的,但他感觉不到一丝暖意。狂风裹挟着雪花,扑向老了的兹拉特。兹拉特固执地把蹄子牢牢地扎在雪地里,拼命地“咩咩”叫唤,似乎请求主人带它回家。雪下得更大了,积雪越来越深,阿隆的眼前一片迷蒙。“得赶紧找个地方避避。不然,咱俩都得冻死!”阿隆跺几下冻麻的双脚,环视四周,只见前方出现一个大雪堆。他赶忙牵着兹拉特奔过去,走近一看,竟是一个很大的草堆,正埋在雪底下呢。

这下有救了,能够取暖了!阿隆费尽力气,很快在雪中开出一条路。到了干草堆边,他为自己和山羊挖了一个洞。一进洞里,他立即觉得浑身有点暖和。感觉有点饿,他掏出临出门时带上的奶酪面包,三下两下塞进了肚里。兹拉特呢,马上啃起干草,吃饱后,高兴地“咩咩"了几声。

阿隆抚了抚兹拉特的白胡子,长吁了一口白气。

透过洞口干草的空隙,阿隆瞥见雪花还在无声地下着。突然他的肚子一阵“咕咕”地响,还是饿啊!在这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雪地里,能有什么东西充饥呢?这时,兹拉特向他身旁凑了凑。他定眼一瞧,兹拉特的乳房胀鼓鼓的。“兹拉特呀兹拉特,你吃饱了,我可饿了……”阿隆靠着兹拉特躺下,张开嘴,伸手捏住它的乳头挤奶,让挤的奶直接射进嘴里。“咩一一”兹拉特叫了一声,显然它有点不习惯。阿隆揉揉羊的乳头,感激地对它说:“难为你了!”兹拉特“咩咩”了两声,自然地配合阿隆的挤奶动作。挤了一会儿,阿隆抿了抿嘴,满足地立起身,轻柔地抚抚兹拉特瘦骨嶙峋的身子。他的身体比刚才暖和多了。

四周渐渐漆黑下来,大雪堆积在洞口处。洞内暖烘烘的,有软软的干草,更有阿隆和兹拉特的相互抚慰。

三天过后,雪后初霁,阿隆带着兹拉特返回村子,他心中充满浓浓的暖意。不会说话的兹拉特呢,肯定也一样。

总之,深入阅读文本,有效指导写作,是让教材这个“例子”充分发挥作用,也是“用教材教”的有效实践。

董新明,特级教师,现居海南儋州。

猜你喜欢

拉特山羊小说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穿 梭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当梦想被按下了暂停键
跌落·升腾·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