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题画书法
2016-05-30程青
程青
【摘要】:倪瓒的题跋多是以题画诗的形式出现,主要以小楷为表现形式,其书法在汲取晋唐的基础上,又参以隶书、写经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以书入画,以画入书,形成了书法与绘画相得益彰的面貌。
关键词:倪瓒;书法;题画书法
一、倪瓒生平及其艺术思想
1.倪瓒的生平
倪瓚(1306——1374),元代画家、诗人,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又署云林子、云林生等。有朱阳馆主、萧闲仙卿、如幻居士、无往斋主等十余个别号,自称倪迂、懒瓒。诗画题名常用“云林”。
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倪瓒生于无锡梅里祗陀村,长兄倪昭奎是当时道家的上层人物,特赐“玄中文节贞白真人”,地位很高,享有种种特权。倪瓒早年丧父,自小被长兄抚养,生活富裕,安逸。兄长为其请家庭教师,受家庭生活和教育的影响,养成了他不同的生活态度,清高孤傲,洁好自身,不思政事,沉浸于书文诗画中。家里有座藏书楼,名为“清閟阁”,内藏典籍千余卷,还有前代朝廷的的书法绘画,每日浸淫其中,对书法绘画进行把玩、临摹,继承前人的技法,汲取各家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
倪瓒二十三岁的时候其兄去世,不久之后,他的母亲也去世了,他不得不掌管家业,因长期沉浸书画中,不善营生,生活窘迫,生活压力剧增。至正初年,社会动荡不安,不得不舍弃家业,四处游荡,泛游太湖周围。明洪武七年,身染脾疾,于十一月十一日死于夏家停云轩,享年七十四。
2.艺术思想
倪瓒的艺术思想,只是在少数的诗文、绘画跋中有所提及。从绘画思想中,倪瓒早期比较重视事物的形似。其追求不在于事物的外在形式,而是通过外在,排遣心中逸气,来自娱。
“逸气说”是最能体现倪瓒艺术思想的,他在诗中曾写到:
“余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郊行及程游,物物归画笥,为问方厓师,孰假孰为真?墨池挹滴,寓我无边春”。
在给朋友的信中说道:“图写景物,曲折能尽状其妙处,盖我则不能之。若草草点染,遗其骊黄牝牡之形色,则又非为图之意。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从倪瓒的诗与给朋友的信中,可以看出来,其追求的并不都是事物的外在相似,更是经过自己的再加工创造,将自己心中的逸气与事物本身的的风格特征相互融合,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欣赏其书法与绘画作品,可以看出来,倪瓒学习古人,但是不仅仅局限于古人,汲取对自己有用的点,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性格特征相互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来张扬其性格,更是通过书法与绘画作品,将自己的艺术思想挥洒的淋漓尽致。
二、倪瓒题画书法
在赵孟頫复古思想的影响下,元代的绘画呈现出了诗、书、画密切相连的局面,书法与绘画更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成为了元代书画的新特色。张彦远最早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书画同源”。
赵孟頫题《秀石疏林图》一诗中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指出绘画时所画的石头要用书法中的飞白与籀的笔法,在画竹子的时候要懂得书法中的“永字八法”,如果懂得绘画与书法是源自于同种根源,便能更好的理解书法与绘画的艺术思想了。
在元代复古思想的影响下,倪瓒更是将赵孟頫“书画同源”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书法与绘画的完美结合,书法落款与绘画的留白布局相得益彰,更能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倪瓚的书法多是以题写在画上来出现的。其书法,取法晋唐书法家,融入分隶遗意,参及六朝的写经,笔法轻松明快,线条秀润而劲爽,形成了与绘画风格相统一的古媚冷逸,疏淡萧散的风格。以书入画,画与书相统一的风格在元代尤为突出。
倪瓒以书入画,重在强调作品中“写”的意味,以书法的用笔融入绘画中,以书法来写绘画。从诗句中便可看出,在《题曹云西画松石》中说:
“摇毫动笔长风起,叶藏戈法技如籀”。
在《题柯敬仲竹》中说:
“检韵萧萧人品系,篆籀浑浑书法俱”。
倪瓒的题画书法多是以小楷的形式出现的,书法萧散简远,早期书法取法欧阳询、褚遂良,取欧阳询书法的方劲秀峭、又得褚遂良书法的清丽潇洒,再融入写经体,笔画入锋,挺拔之姿。书法的用笔融入倪瓒画中表现出笔墨简洁、提炼明净,很好的体现倪瓒“写胸中逸气”的艺术主张。倪瓒在绘画用笔上,笔意枯峭而松润,简略而深厚,耐人寻味。常用干笔皴擦,尤其是折带皴,此种用笔意在用力和不用力之间,看似幼稚但又尤为苍劲老辣,轻淡的笔触,精炼的笔法,是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的完美结合。
元代的绘画从形式上较宋画更上一层楼,在绘画上题跋的习惯已经被广泛运用,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使得绘画的内容更丰富。
倪瓒的诗、书、画在整幅作品的布局上体现出了高度的协调统一。首先,倪瓒的书法与绘画的用笔都是疏简秀峭,看似枯瘦的线条当中流露出秀润挺拔之感。作诗题跋使得整幅绘画的章法多为简洁严整,以《秋林山色图》为例,题跋共190余字,题跋内字与字错落有致,生动自然,与典型的“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又不显得呆板僵滞。此幅作品视野深远,近实远虚的处理手法将人的目光引向远方,而画面右上方的长段题跋又与最远处的虚景形成笔墨上的虚实对比,其书法工稳雅致,与萧散的画风不同,形成一种别样的美,整幅作品层次回环迭起。《渔庄秋霁图》是倪瓒独特构图方式的典型形式的典型代表,其书法题跋落于中景开阔的湖面,自然的连接了近景与远景,成为了整幅作品有机地组成部分,使画面显得疏灵而不散。再次,是诗与画的关系,《渔庄秋霁图》,其诗跋云:“江城风雨歇,笔砚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慷慨。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瓒”。从其题画诗的意境上可以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风雨歇”、“晚生凉”流露出丝丝的悲凉之感,画面近景的几株枯木与低矮荒凉的远山正呼应诗中之境,完美的体现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人特色,其诗的凄凉与画的疏简相应的呈现出来。
三、倪瓒题画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元代山水画大变革,文人画日益成熟并兴盛起来,倪瓒以一种萧散简逸的画风完美的诠释了“写胸中逸气”、“聊以自娱”的艺术思想,开启了文人画的新境界,以笔墨抒发个人性情的创造,深深的影响了明清两代,被视为文人画的典范。明代的董其昌、清代“四僧”之一的石涛都将其作为鼻祖。
倪瓒题画书法上来看,石涛、弘仁的题画书法深受其影响,石涛题画书法较为丰富,行书与楷书一路较为瘦劲的题画书法从整体韵致上与倪瓒书法相似,尤其是撇捺的舒展连带更为相似。弘仁的书法楷书学颜真卿,行书学倪瓒,被寓为诗、书、画三绝,其书不论从瘦硬疏简的整体风格,还是字的结体、撇捺以及长横的点画来说,都是以倪瓒为书的。
倪瓒的题画书法丰富了作品的形式,真正体现了诗、书、画相结合的绘画风尚,其书法与绘画从整体上表现的高度协调,书画精神相得益彰,为后世书家提供了可鉴赏的艺术经验。
参考文献:
倪瓒 《清閟阁集》 西泠印社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