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式及定位分析
2016-05-30余艳琴
余艳琴
摘 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且其发展方式及定位不明确,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国际发达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本文提出我国专业研究生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质,完善培养理念且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结合市场信息对学生进行科学定位,强化师资力量且完善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等建议,促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定位;策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针对特定的职业领域而形成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发展性问题层出不穷,严重阻碍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的跨越,基于此,本文简单的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式及定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旨在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式及定位问题
(一)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片面的追求规模的扩大、教育人数的增加等,忽略教育质量的提升,而且全国各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社会发展信息的掌握能力有限,难以将前沿的或者与时俱进的信息有机的融入教学体系之中,导致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轨,严重阻碍我国展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且难以保障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定位
我国的专业学位你研究生教育停留在應试教育阶段,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且对市场信息缺乏科学的认知,无法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而社会发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人才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交流协调能力等,因此,模糊的教学定位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难以提升。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
(一)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质,完善培养理念且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的推行素质教育。并且加强宣传,使得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的掌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情感等,以便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并且尊重支持学生的个人创造,及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误,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事后与学生探讨。另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手,与企业或者单位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的掌握时机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的完善自身教学体系。除此之外,教师应当不断的深化自身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全面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与实际岗位相契合),着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育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
(二)结合市场信息对学生进行科学定位
大部分的学生对就业比较迷茫,且对自身适应的工作岗位难以划分,神主部分学生对自我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感觉自己一无是处,难以将自身特点及技能有效的发挥出来,这取决于学生自我定位不明确。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并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的解答学生的疑难杂惑,告知学生教师所挖掘出来的潜能,给予学生信心与肯定,促使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定位;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强化自身的反省能力,在掌握市场信息的条件下,考量自身能力及素质能否胜任岗位需求等,从而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实力。
(三)强化师资力量且完善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强化师资力量且完善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综合性审核,强大的师资力量能够将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综合素质、强硬的专业技能等传授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而完善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深入考评,能够及时的查找出教育漏洞,及时的进行修补,从而全面的提升教育质量,培育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突出在发展方式及定位,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质,完善培养理念且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结合市场信息对学生进行科学定位、不断的强化师资力量且完善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等,才能全面的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缩小与世界先进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人才竞争力,促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丽.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基于CNKI(2002-2011年)的统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7):57-63.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