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ro/E软件的教学研究与分析
2016-05-30杨冲李继高黄旭余永情
杨冲 李继高 黄旭 余永情
摘 要 在软件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灵活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要通过一些创新的思路来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最后变为创造性地学习。通过课堂观察、课外作业的检查了解学生软件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反馈来多渠道地指导软件教学,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学为己用。
关键词 Pro/E 软件教学 创新 教学反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52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oftware, you need to make use of teaching methods suitable for students. While we have to make a number of innovative ideas to help students from passive to active learning, then to creative learning. Through classroom observations, homework checking for students studying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solutions on the software studying. Also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graduation and employment feedback channels to guide the teaching of software, continue to adjust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emphasis, so that students can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for their own purposes.
Key words Pro/E; software for teaching; innovation; teaching feedback
1Pro/E 软件介绍
Pro/E 软件是美国的PTC 公司开发并推出的一款集CAD/CAM/CAE为一体的三维设计类软件。因其独特的参数化设计功能而备受市场青睐,而且还还兼具机构仿真、动画制作、有限元分析等功能模块。因其在制造业及机械工业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故选取Pro/E来作为机械及材控类专业课软件的授课工具。笔者深知学习此门软件的重要性,故在Pro/E 软件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查研究。
在机房没有投影仪的情况下,利用红蜘蛛辅助教学工具进行软件实操教学。通过笔者的多次教学尝试,总结和归纳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对之进行相应的对比研究分析。
2 课堂教学方面的对比研究
关于软件教学,有多种教学方法,但不知道哪一个教学方法最适合本校学生。本课题亟需寻求一种最好的软件教学方法来指导我校的软件教学。笔者通过对我校软件教学中常用的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并用最高分、最低分、标准最低成绩和标准挂科率等各项指标作为软件课程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法的评判标准。
(1)以课本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按照Pro/E课本对软件的介绍,在软件课堂上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自己电脑被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可以边看课本边跟着老师的操作步骤走。
(2)以PPT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在自己的电脑上放映PPT(因为控制着学生电脑,学生电脑上也是显示的PPT内容),然后在PPT的基础上结合软件操作,让学生可以有类似理论教学课堂上的那种学习体验。
(3)直接软件操作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直接打开Pro/E软件。然后在软件上进行相应的命令操作,让学生对软件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更亲切的现实体验。
针对这三种不同的软件教学方法,笔者采集了我校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统计的采样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的标准成绩和标准挂科率指的是除去那些上课经常不到的,且考试过程中试卷接近于空白的那部分学生之后所得到的统计结果)
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中存在极个别经常不上课,而且下课不花时间和精力练习软件的同学。他们在考试的过程中基本上是空白卷。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这部分学生根本不愿意学习,不管老师讲得有多好,而他们都不会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而他们的成绩也基本集中在30分以内(算上平时成绩),这样这部分统计数据就只能作为干扰因素处理了。故在处理统计分析表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客观地反映这三种不同的软件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遂引入了标准最低成绩和标准挂科率这两个评定指标。
对上述三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对比,笔者发现:随着教学方法的转变,最高分和标准最低分基本接近,标准挂科率也相对地接近。说明:不同的软件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影响不是很明显。因这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故学生除了上课认真听课之外,课后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软件高手。而作为一名软件教学的教师,要做的就是除了课堂上教授相关的软件知识外,更要注重督促学生的课外自学,以及对期末试题考核的相关改革创新,使其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软件学习水平,同时也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软件综合运用能力。
3 考核形式及考试内容方面的诸多创新
3.1 课外练习的诸多创新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除了点名签到之外,其余的就是课堂、课下的作业检查。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这种考核方式无疑是一种很实用的监督形式。软件讲究的是实际应用,那么过于刻板的课外练习形式必然让学生失去新鲜感,那么必须寻求一种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新形式、新方法。
(1)采用提交课外作品在课堂展示的方式。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进行自我呈现。同时,通过展示能强迫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让学生在作品中进步。画得好的同学,就强烈地把这当成自己一个人的舞台,他和大家一同分享自己劳动成果。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同学,通过比较也有了相应的推动力。通过相互比较学习共同进步的方式,让自己的软件应用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2)采用学委或者好学生带头的方式。采用学委或者好学生带头的方式,学生自己录屏,以学治学,比学赶帮的方法。教师通过指导班里的一个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外受益。这样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能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3)采用100个范例完成之后奖励的方式。授课初始,给学生下发一个100个Pro/E范例的习题手册。其中的电子档让他们存放在自己的手机中,方便随时随地学习Pro/E软件。学生们在“抄画“模型的过程中,慢慢地也将软件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理念中。
3.2 考试内容的创新
之前考试,是采用统一模板的方式进行出题。试卷以草绘、实体建模、装配(给定零件)、曲面、出已知三视图零件的工程图。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足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创造性。
创新一:曲面中涉及到阵列和投影。之前的曲面考核侧重点在于考核简单的曲面,考虑到实体与曲面命令相通,故加入曲面阵列的考核。又因为投影命令可以作为logo制作的工具,故考核曲面投影特征。
创新二:出装配体的工程图。创新二的启发来源于学生的毕业设计。从很多教师的带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工程图的设计部分,从三维导二维的过程中,发现了好多问题。通过这个教学反馈给予三维软件授课教师以教学启发及新的教学任务,通过对装配体工程图的考核,让学生提早进入毕业设计的状态。
4 毕业生就业反馈指导软件教学
通过已毕业上班的学生反馈的信息,Pro/E主要运用的是拉伸命令,还有我校的毕业生毕业时候普遍存在于建模的速度得不到保障。
针对这一就业反馈,让笔者在软件教学过程中有了更为清晰的授课目标。对于拉伸命令,采取了增加课时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对该命令的综合运用。对于学生制图速度跟不上的问题,笔者从多个方向来提升学生的制图速度。
(1)看不懂图。让学生按自己想的画三维图,然后三维指导二维进行反复修复式建模。(2)不敢动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扬“只有不敢画没有画不出”的精神。(3)看图方法问题。教学中,强迫学生养成多记尺寸的习惯,每次一眼看两到三个尺寸。经过反复的练习,通过提高速度来增强学生学习软件的自信心。(4)操作手法问题。画图的过程中,强调左右手共用的习惯——左手键盘,右手鼠标。(5)不会使用快捷键。利用Pro/E最为强大的映射键录制功能,可以一键式快捷操作。
5 结束语
Pro/E是机械行业运用非常广泛的一个软件,与学生的毕业设计及就业是密切相关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课堂课外,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通过教学反馈和就业反馈来不断优化软件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指导Pro/E软件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蕊,雷康.Pro/E 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8):253-254.
[2] 彭广威.以数字化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的《Pro/E机械建模》课程改革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37-438.
[3] 吴迪.《Pro/E》课程考试改革与教学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2).
[4] 辛顺强,陈亮,秦飞.高职院校Pro/E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机械工程师,2014(8):151-152.
[5] 翟芳芳,孟英奎,刘薇.高职Pro/E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3):113-114.
[6] 张义俊,姬素云.基于企业需求的 Pro/E 教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6):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