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文化理念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016-05-30韩畅乔剑

科教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大学

韩畅 乔剑

摘 要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命题,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分析《大学》“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内涵入手,指出其蕴含的深刻文化理念以及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整治教育的指导意义,找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部分,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到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去,这将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 文化理念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3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s an eternal new proposition, how effectively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research work.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and eight connotation, it contains profound cultural philosophy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and regulation of education pointed out that find useful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which will produce far-reaching influence t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cultural concept; moral education

1 《大学》“三纲领”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首篇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至善”是朱熹在注释中所称的“大学之纲领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德育为本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延续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承继着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市场融合的改革开放足迹。因此,“明德”“修身”教育十分必要。

1.1 “明明德”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定位、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中“明明德”所做的就是给人以“明明德”的政治-道德设定,来恢复人的善良本性。在当代,对大学生所开展的教育也应是恢复他们自身本性的教育,对他们的社会角色定位及理想信念教育都要以此来设定。“大学生”一词最早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它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大学生的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不会变化,他们根本性的理想信念教育也不会改变。

大学生应学习大学文化理念沉淀的精髓,对大学灵魂的崇高境界进行追求。大学教育的灵魂和教育目的不可分离,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性的完善与和谐,它教育青年学子:求真,学会尊重科学,追求科学,热爱科学;求善,追求公平、和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求美,享受前人的成果,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从而完成《大学》“明德”之修己思想的重归。

1.2 “亲民”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性教育

“亲民”在于:它由个体性的善扩充至天下万民,这也是孟子从“修心”、“养性”到“仁政”思想的归纳。这一思想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潮,它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共同的求知目标,相似的兴趣爱好,相同阶段的年龄特征等这样社会群体集合的统称。因此, “大学生”教育,不是单独个体的教育,它是面向这个社会性群体的教育。其中,社会责任性教育尤为重要。而“亲民”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性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大学是青年学生成才道路上的一个新阶梯、新环境、新生活、新的教育模式理念,是大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转折关键。大学生要想在大学里被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则就必须把握好自身的认识关、心理关、生活关和学习关,这是他们由一个受动的理想个体转变为主动的社会责任性教育群体的观念性变革。

其次,社会责任性教育把握大学生新人生的要义。大学生面向挑战激烈的社会,伟大知识经济、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们也需要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作他们社会责任性教育的座右铭。他们肩负着“自我更新”的社会责任。在大学教育中实现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知识才能的不断推陈出新。

再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性体现在他们肩负着历史的神圣使命。他们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崛起与腾飞的历史使命,他们同样肩负着时代的“其命维新”的历史重任。

1.3 “止于至善”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

“止于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思想的最终归宿。这是“大学之道”的最终目标。“止至善”这种最高道德修为的准则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密切相关。高校教育需要重视他们的道德、理想、思想素质和情操的教育。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崇高的理想人格、伟大胸怀,志怀高远的至高境界的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有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思想还不成熟,需要在正确的教育和帮助下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道德水平,完善自身人格,逐步达到“善”。

2 《大学》“八条目”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1 “格物、致知”与大学生的实践性能力教育、社会认知能力培养

格物、致知被看作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一般把它看作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就是说,求真知是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的目的,因人们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的关系,不能一开始就可以对事物把握得十分准确、深刻,需要在读书、社会认知和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与总结积累经验知识,当实践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到足够全面、深刻认知事物的时候,原本对事物模糊不明的理解也会随之明辨清晰。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性能力教育和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他们更广泛意义和更丰富内涵上学习能力的教育,这种教育应放在以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能,教会他们怎样学习上。首先学会认知,也就是获取理解的方法,其次学会做事,可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再次学会共同生活,能够和他人共同参加所有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能够进行合作,同时学会生存,能够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这几方面的教育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需要大学生在教育和学习实践中达到由“格物”到“致知”的通明状态。

2.2 “诚意、正心”与大学生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

“诚意、正心”与“格物、致知”在《大学》中都是作为“修身”的重要方式出现的,而“格物、致知”是从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丰富并限定了人们认识的视野,“诚意、正心”则不同,它是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所实施的行为步骤。

由“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体现了主体道德修养由外入内的递进层次,一般地说,“诚意、正心”是主体内心修养的过程,它是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形成因素,它是正确人生态度的一种涵养与修为的体现。

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要努力培养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摒弃、克服消极的人生态度,做一名人格健康的人。首先,要努力愉快地接受现实,并报以极大的热情去实现。其次,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和生活,不要用阴暗的心理看待社会和人生。再次,要有强烈的进取心,要勇于开拓创新,不要胸无大志,没有激情,不求上进。还有,对自己,对他人、国家都要有强烈的人生、社会责任感。最后,要对未来有信心,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人生是幸福的。

2.3 “内圣外王”模式对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借鉴意义

“内圣外王”思想是贯穿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活的灵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内圣外王”模式的精义所在。所谓“内圣”,就是“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所谓“外王”,就是表示“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通篇所阐释的这种“内圣外王”模式就是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把“修身”看作是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修身”这个逻辑起点的外在目的。长期以来,“内圣”被视为我国民族文化之精神和国民内在修为的境界,“外王”则是表现在外的社会风气、国民士气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内圣外王”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仕途追求的理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它也是我国大学生成才教育的一枚方向指针。

杜喜荣在他的《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论文中谈到四点启示,第一,他认为通过儒家的“仁爱”教育,使当今市场经济和外来思潮影响下变得自私、狭隘的部分大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宽容、信赖他人。第二,尊崇儒家“修身”观,强调主体道德教育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他认为每个人通过主体自身自觉追求自我素质的提高,做到“内圣”,那样天下治理会十分轻松地达到安定有序的理想状态。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思想上树立起严格律己的风范,变外在的“你应如何……”的要求为内在的“我要如何……”的律令。加强修身教育,增强他们抵制拜金、享乐和个人主义的侵蚀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和非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第三,他认为“内圣外王”有着重要的示范影响作用。教育当代大学生具备极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的榜样示范作用,感染、教育、激发他人内心的道德意识,而使周围更多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效法,从而改善社会风气。第四,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学习儒家理想人格的忧患意识和奉献精神,让他们主动地把自我与社会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在思想人格上忧患国民,行动上重归新世纪的奉献精神,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品德兼优的国之栋梁。 由此可将“内圣外王”模式对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借鉴意义归结如下:

(1)“内求于己”的“修身”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大学生应修炼自身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等多重丰富内涵,只有具备这样的修身理念和人才实力才能立于人才强国的不败之地。

(2)“外用于世”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伟大目标和崇高理想是大学生终身学习与实践不竭的动力。在大学生们内在修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他们因伟大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前行,达到“至善”之境。

我们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积,是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总结与深化,我们要真正认识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民族,要以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为依托,辩证地传承民族优良传统,有机地融合现代理念和手段,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林久贵评析.《大学》《中庸》[M].武汉:崇文书局,2003.

[2]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3.

[3] 杜喜荣.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1):46-47.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