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谱写《歌唱祖国》
2016-05-30舒先兵
舒先兵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传唱祖国大江南北的《歌唱祖国》,至今仍然令人心潮澎湃、昂扬上进。对词曲作者、我国著名音乐家王莘来说,他不仅用音符和旋律谱写了《歌唱祖国》,而且在坚定不移追求入党的道路上,他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用心灵谱写了“歌唱祖国”。
王莘1918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镇子上的人们经常凑到一起,演奏江南丝竹,琴韵柔美、笛声悠扬,常常把王莘吸引过去,久久不肯离去。10岁时,王莘学会了吹笛子,并能独立吹奏《老六板》《梅花三弄》等曲子。1932年秋,王莘到上海一家百货公司当练习生。那时,上海的闸北区、吴淞区因抗战到处是断墙残壁、瓦砾废墟。而租界里却仍灯红酒绿,到处播放着醉生梦死的靡靡之音。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爆发后,上海掀起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创作的抗日歌曲把那些靡靡之音冲击得无影无踪。王莘参加了一次群众歌咏大会,听到慷慨激昂的抗日歌声,非常激动,他立即参加了民众歌咏组织。在歌咏活动中,他认识了音乐家吕骥、冼星海等同志,并参加了他们举办的教歌指挥训练班,学会了许多抗日救亡歌曲,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8年冬天,王莘来到延安鲁艺音乐系学习,吕骥、冼星海又成为王莘的老师。在这里,他不仅学习音乐,更重要的是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令他每天都处于亢奋之中。1939年,根据革命需要,吕骥带着王莘等人渡过黄河,深入到敌后。临别时分,冼星海把自己从法国带回的一支珍贵的钢笔送给王莘,对他说:“王莘同志,希望你能用这支笔写出传世之作。”接过这支笔,王莘热泪盈眶,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1939年冬天,王莘来到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员,并开始从事革命歌曲的创作。一天夜间,轮到王莘值班站岗,他荷枪站在村边一个小山头上,皎洁的月光照着白雪覆盖的村庄和山川,宁静明亮。情景交融,一首歌曲从他的脑海中涌现出来——《晋察冀》。这首歌一经传唱,就成为当时的热门歌曲。此后,他相继创作了《日头上山岗》《战斗生产》《边区儿童团》《永远跟着共产党》等数百首歌曲,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日热情。
1943年春天,有一天,华北联大文艺部音樂系的老师、党员卢肃把他拉到山上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悄悄地问:“王莘同志,你创作了很多革命歌曲,鼓舞了群众的革命斗志,我们认为你是一个好同志。你愿意加入共产党这个伟大的组织吗?”“愿意,愿意,”王莘连忙答道。“那你害怕吗,现在全国还没解放,我们共产党员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不怕,”王莘坚定地回答。“好,那你写一个申请书吧。”王莘立即在一张桦树皮上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不久,在鲜红党旗下,王莘高举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这样,王莘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由于当时当地组织还处于地下状态,王莘只好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深埋在心中,表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1945年5月1日,王莘根据组织的安排,将要和王惠芬结为革命伴侣。起初,王惠芬和他约法三章:不打败日本不结婚;白头偕老,至死不渝;婚后在北方生活。对于前两条王莘满口答应,唯独第三条,王莘说:“这点我坚决不答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听从组织安排,党让我在哪里,我就要去哪里。”
王莘心里始终装着“爱”,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王莘是北京游行队伍中的一员,所见所闻让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经历了苦难的他看到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终于扬眉吐气了,他开始构思将心中的感受用音乐表达出来。连夜赶回天津后,他创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首歌曲,但因写得不太好,没有被传唱开。从这时起,他就立志要写一首歌曲,把千百万人民热爱新中国的情感表达出来,但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词句和表现形式。
1950年9月,国庆前夕,王莘来北京购买乐器,再次到天安门广场。这时,人们正在准备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城楼上,工人在试挂大红灯笼;广场上,少先队员打着腰鼓,喊着口号,演练节目。
刹那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等歌词涌入他的脑海中。他匆匆赶向火车站,在火车上迫不及待作起曲来。“上来一个疯子”,车上的人对他的“怪异”行为感到不解。回到家里已是深夜,他又立即地把即将分娩的妻子叫起来,“你听听,我写了一首歌。”王莘兴奋得手舞足蹈。
就这样,《歌唱祖国》开始唱遍大江南北。1951年9月15日正式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它展示了新中国独立、自由、充满朝气的面貌,抒发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怀。
1982年,王莘突发脑血栓,半身不遂。但他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讴歌时代精神的作品,如《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真理的旗帜》《党啊,我们离不开你》《信仰》《好时代》等。王莘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名党员,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要把我的毕生精力和心血投入到歌曲创作中去,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时代,这样才不愧人民的培养。”
1994年,王莘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成立了王莘歌曲创作奖励基金会,鼓励广大音乐工作者投身爱国主义歌曲创作。2001年,他获得了象征中国音乐界最高荣誉的“金钟奖”。2003年,王莘率先写了歌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与40余位作曲家组成“王莘抗击非典新歌创作组”,自费将19首歌曲制成光盘送到抗击非典第一线。
2000年7月,王莘在自己的专辑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今年80多岁了,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我一生虽然写了很多作品,但我认为只写了两首歌曲,一首是用音符谱写的《歌唱祖国》,另一首是我至今仍然在用心灵谱写的《歌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