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负债管理

2016-05-30沈放斌

中国经贸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负债公立医院

沈放斌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不断改革,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市场竞争逐年提高,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举债不失为公立医院获取资金、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负债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积极促进医院的扩张与发展,又可能因其不当管理而使医院承担巨大的资金成本,面临着资金链断裂风险。由此可见,负债管理对公立医院的重要性。笔者以此为立足点,针对公立医院负债管理现状和医院举债原因展开论述,提出了医院负债管理的优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公立医院;负债;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原因;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无论何种单位类型,在运营中都难免需要通过借助财务杠杆扩充资金。而举债,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实施财务杠杆的主要方式。公立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改革,公立医院所面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大。而扩大医院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无一不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通过举债实施财务杠杆,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然而,负债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能给公立医院带来大量所需资金,医院可利用这些资金购入固定资产、进行规模扩充;另一方面,举债尤其是不当举债会大大增加公立医院的资金成本,使其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一旦运营不善,可能会导致公立医院的资金链断裂。因此,公立医院需在运营中,对负债进行有效管理,将财务风险限制在公立医院的可控范围之内。

二、我国公立医院负债管理的当前现状

在我国,公立医院是一种特殊的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改革,公立医院由于体制问题、内部管理不善,以及国情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公立医院都是负债经营的状况。负债经营给公立医院带来大量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如何有效管理负债,降低资金断裂等财务风险,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公立医院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成为求生存、求发展的主要模式。然而,在扩大规模的背后,是大量的负债经营现状。根据卫生部所披露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逾九成的县级医院呈负债经营的状况,部分公立医院的负债率也逾五成以上,个别超过100%。对公立医院而言,负债经营是一种可取途径,但也并非完全可取。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助于公立医院加快医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但巨额负债也会带来医院的经营不稳定和资金链断裂,危及公立医院的长期发展和建设。因此,在寻求突破和发展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对负债经营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平衡好负债经营风险和潜在收益的关系,确保公立医院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公立医院负债经营的原因分析

1.政府补偿难以支撑公立医院的运营与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营中,需按照市场价格支付水电、固定资产、医疗辅助材料等成本开支。药品收入一直都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药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往往需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医院不具有自主定价权,难以实现企业经营所能产生的盈利。公立医院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由于其特殊性质,可以享受部分政府补偿。但是,这部分政府补偿往往只限于专项补助。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财政部门需要根据当年的财政预算和完成情况对补助进行调整。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公立医院承担了政府的部分公益性职能,但是运营开支难以完全依靠有限的财政补助。资金不足,经营困难,再加之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内忧外患,导致我国公立医院选取负债经营的方式。

2.负债经营已成为我国公立医院的一种“主流模式”

当前,负债经营已成为我国医院的一种“主流模式”。我国公立医院的负债来源主要是由于购买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形成的采购赊购。采购结束直至付款完结,通常需要一个月或者数个月。当前,我国财政补助不足,再加之医保结算等方式的影响,使得我国公立医院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医院拖欠设备款、货款等情况在所难免。但是长期积累之后,还款期越拖越长,最终使医院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其次,人们去医院看病需要住院时,往往需要交纳住院预交金,是医院防止病人拖欠医疗款的方式。这类预交金对医院而言,实际也是一种负债。

3.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投资需求旺盛

2011年12月29日,我国取消了外商投資医疗机构的限制。随着禁令的取消,我国医疗卫生市场上外资和私人投资的份额逐步加大,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加剧。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公立医院需要在设备、设施、规模等方面加大投入。尤其在竞争环境日益加剧的当前,这种投资需求更加旺盛。

四、针对我国公立医院负债管理的优化建议

1.合理控制公立医院银行借贷行为

当前,我国尤其是山东省内资产负债率逾五成的公立医院数量较多。截至2015年,我省公立医院五百余家。其中,长期负债超过两千万的近百家;超过五千万的逾四十家。高负债率,已成为影响我国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负债主要来源于银行借贷。而形成高举债的原因主要为,部分公立医院迫于竞争压力,盲目购买大型医疗设备,搞建设、上项目;有些公立医院追求经济利益,极速扩张规模。这一行为造成我国很多公立医院还款压力大,面对巨额资金成本,资金链面临着断裂风险。鉴于此,笔者建议,我国公立医院应合理控制资本结构,根据医院发展需求,结合自身还款能力,实施借贷行为。尤其是那些资不抵债的公立医院更应严格控制借贷额,不能因“背后有政府”而不顾现实情况大肆举债。

2.我国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应进一步落实

截至目前,我省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在其总收入中占比不足一成。公立医院的发展与运营实际主要依靠自身的业务收入。而市场竞争的加大和医疗卫生市场的改革,公立医院的竞争压力加大。单薄的业务收入和有限的财政补贴难以其日常运营。这是我国公立医院负债经营的主要根源。若要有效解决这一现状,除了要求公立医院提高自身能力之外,还应进一步加大与落实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早在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对外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医疗设施、设备的投入和重点医学科学的发展;同时,应对公立医院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意见》发布至今,我国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助的落实始终不到位。建议我国政府进一步理顺财政投入体制,适度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补贴机制。

3.公立医院应加强对风险与收益的评估

除上述措施之外,笔者认为,我国公立医院海英加强对风险与收益的评估,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理智投资,合理负债。重点要做到严格控制负债规模,保证合理的资本结构。根据资产负债率控制举债规模,既不能使资产负债率过低(财务融资杠杆运用效果不佳);又不能使其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过大),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实现最恰当的举债规模。此外,笔者认为我国公立医院还应在内部管理中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债务风险并非单一的风险因素,其影响多方面,涉及多个财务指标。因此,对债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也应从多角度进行。合理分析医院的成本费用开支情况,盈利情况,公益性质,行政职能等,多方面考虑,综合为医院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五、小结

前文已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不断改革,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市场竞争逐年提高,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举债成为公立医院获取资金、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负债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积极促进医院的扩张与发展,又可能因其不当管理而使医院承担巨大的资金成本,面临着资金链断裂风险。鉴于此,笔者提出,我国公立医院应合理控制借贷行为;同时,我国财政应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的补助政策;再者,我国公立医院应加强对风险与收益的评估,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理智投资,合理负债。希望我国公立医院的负债管理能够得以优化。

参考文献:

[1] 敖检根,万贻平. 公立医院负债经营的风险规制[J]. 中國卫生经济. 2012(01) .

[2] 王昕,郑绥乾. 我国公立医院内部经营管理改革举措的前沿观察[J]. 管理现代化. 2014(04) .

[3] 张爱芬. 医院负债经营政策前提与风险控制[J]. 财会通讯. 2015(35) .

[4] 王宪卿. 浅谈公立医院负债经营的风险与预警体系建设[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24) .

[5] 任彦孔,孟学峰,姚杰. 关于医院负债运行的理性思考:衡水市县级综合医院负债情况的调查[J]. 中国卫生经济. 2015(03) .

[6] 谢明均,谢钢,雷鸣. 医院负债经营的风险控制[J]. 现代医院. 2013(11) .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负债公立医院
你的负债重吗?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加强公立医院负债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