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精煤产销灰分的举措
2016-05-30马静
摘 要:1)针对临涣选煤厂产销灰分波动较大情况,从采制化及洗选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通过一系列举措,使灰分差始终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保证外销精煤质量的稳定,实现效益。2)分析导致精煤产销灰分偏差不稳定的原因,从管理、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把关,制定有效措施,缩小误差,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和稳定。
关键词:分析原因;灰分偏差;措施
选煤厂通过技术检查指导洗煤生产,了解生产现状,评定生产效果的好坏。生产精煤灰分与销售精煤灰分反映同一产品的质量,应是一致的。
但是由于檢测手段不同,导致两者间存在偏差,间接反应了采制化工作质量。如过程灰分不能准确反应出选煤实际生产状况,误导选煤操作,更不利于外运装车的配装和管理。
一、临选厂质检车间技术检查现状
受经济下滑影响,煤炭市场近几年处于疲软状态,导致职工队伍不稳定,离、退休人员较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人员短缺,工艺和技术不够先进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制化工作质量,不能准确地指导选煤生产,导致精煤产销灰分存在偏差。
2014年精煤合格率为98.47%,按规定产销精煤灰分误差应控制在0.2以内,2014年临选厂生产精煤与销售精煤灰分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2个月中,有3个月不合格,合格率为75%,个别月差值较大。容易造成销售煤样灰分超标,产品质量不合格,不仅对销售煤极为不利,还影响企业的信誉及效益。
二、原因分析
1)生产精煤由块精煤和末精煤组成,采样过程中,皮带上的物料分布不均,人工采样很难做到截取断面煤样;销售煤样采用5点循环法,在放煤斗放煤样时,导致中间小颗粒多,灰分低,靠近车边的大颗粒煤样多,粒度组成和质量不均匀。
2)制样过程为人工掺合、缩分、破碎至<3mm后用电热板烘干,再粉碎至<0.2mm。在此过程中,人工操作难免存在误差。
3)生产煤样化验采用快速灰化法,销售煤样采用慢速灰化法,快速灰化法急于要结果,故整个过程较为粗糙,慢速灰化法较严格,按照国标作业,结果必然存在误差。
4)临选厂多采用配装煤,洗选之后煤样首先堆积在仓里,再通过仓里煤样灰分及仓位高低进行配装,煤样进仓前成斗状下降,煤样灰分分配不均匀,导致配装存在误差,造成产销灰分差别。
三、制定对策,采取措施
1)加强采制化管理,加大上岗检查力度,是否按照采制化工作标准操作,同时监督当班及交接班期间的采样情况,避免漏点、漏采及顾量不顾质的现象发生。
2)加强职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技能操作水平及业务素质,并制定相关考核制度,严格培训管理。对于新进职工,或者技能水平薄弱的职工,采用“师带徒”形式,为其安排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一对一”专项培训,确保理论及实操水平都达到要求。
3)制定产销差考核制度,跟绩效考核相挂钩。具体考核办法:
1)当生产过程灰分与外运精煤灰分差的绝对值在0.2范围之内(包含0.2),对所属生产班及外运采制样班分别加分(按批次)。
2)当生产过程灰分与外运精煤灰分差的绝对值在误差范围以外,则对所属生产班及外运采制样班分别扣分(按批次)。
3)此考核办法分焦煤、肥煤、瘦煤、1/3焦煤的分别统计。
4)每月把总批次统计出来,然后分别计算绝对差值在0.1、0.1~0.2以及≥0.2以外的批次及比例,通过对比分析查找原因,从而更好的控制生产过程。
5)班长是现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建立班组长业绩考核标准,充分发挥班组长的管理职能,使班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
6)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对于每月完成考核指标较好的班组,给予奖励,并做到当月考核当月兑现。
四、取得的效果
1)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15年各月产销差值全在规定范围内,合格率为100%,较2014年产销差有了很大提高,很好的保证了装车的准确性。
2015年精煤合格率平均为99.20%, 2014年同比增长了0.73%。外运精煤灰分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其中2015年12月份外运精煤合格率为100%。
通过与宝钢、马钢、芜湖新兴铸管等五家用户沟通,对临选精煤的指标稳定可靠极为满意。
2)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灰分,有利的指导了选煤生产,使洗煤操作更加稳定和真实,符合临选厂提出的“多洗煤、洗好煤”重点思路之一,在“精心操作,努力提高精煤产率”这一指导思想下,在洗煤与质检车间的配合下,完成了集团公司考核指标,2015年精煤产率超集团考核2.20%,取得了较好成绩。
3)通过一系列奖惩机制的建立,调动了职工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了职工的责任心。培训力度的加强,规范了职工的操作,提升了职工的操作技能水平,保证了工作质量,为我厂效益的实现提供了有利保障。
作者简介:
马静(1987-),女,汉族,安徽淮北人。现在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工作,助理工程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煤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