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坏情绪的主人

2016-05-30江海云

家教世界·V家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公物生气云南

江海云

3岁以后,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渴望进行更多尝试;可是因为能力有限,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时,沮丧、焦虑、愤怒便一涌而出。

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家长该怎么办呢?

有些家长第一时间就告诫孩子:要控制情绪,不要气、不准哭。我的看法却是:不要急于否定坏情绪——先接受,承认它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然后表达出来,释放出来。只有这样,最后才能习得情绪的掌控能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委屈要哭,生气要骂,这些都是孩子常见的发泄途径。但其实,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发泄,叫做“表达”,就是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好的坏的,屈辱的愤怒的,全部说出来;述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疏导。

小小年纪的孩子,话都说不利索,怎么表达复杂的情绪矛盾呢?秘诀就在于,家长要懂得倾听和引导。

我的孩子曾因为情绪堆积而拼命踢打公园的玩偶模型。我没有发怒,而是第一时间抱住他,安抚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因为想多玩两个游戏,但时间却不够了,公园要关门了,对吗?妈妈允许你哭,或者大声喊出来,但唯独不允许的,就是动手破坏公物和打人,哪怕是在很生气很生气的情况下,也不能。”

听我这么说,孩子大哭着抱住我,用力攥紧小拳头。我知道,他的失望没那么轻易化解掉,于是接着说:“来,告诉妈妈,你有多生气呢?我们用吸气呼气来表示一下程度。”孩子听完,立马做了几个大喘气的动作,这就表明他听进了我的话,正在尝试向我表达,和我沟通。

“我们不能破坏公物,但是可以用別的方法表达,你想选哪种?像风一样快步跑到前面那条灯柱,还是用力跺脚,或者由妈妈抱着哭一会儿?”我尝试给他更多选择。孩子犹豫了一下,抽泣着爬到了我身上,那意思应该是:好吧,我选择最后的一种。

慢慢地,他的哭声减弱了。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我也没有抓住他讲大道理,但在一来一往的沟通中,他表达了自己的难过,我接纳了他的情绪,这就是一次积极的互动。

不信?那我们做个实验吧

我也曾遇到与开篇案例一模一样的问题,但我没有去做那些口头上的安慰,诸如说些“别怕了”“不痛的”“妈妈向你保证,绝对没问题”之类的话。因为在孩子来看,这都是废话,正在切切实实经历着煎熬的是他,又不是你。你这样讲,岂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没有去安慰,但我有开导。

“现在你肚子里的小火车太多了,都挤成一团,所以堵在小屁股那儿,一塞车就开不出来了。你要多喝点水,才能把它们重新分开。”我这样说完,孩子哭得没那么凶了(便秘时哭也是一种用力,也会痛)。

趁他冷静下来,我接着说:“不相信的话,我们来做个实验吧。”所谓的实验,就是拿一碗水,扔进一小块结成块的盐,让他观察盐块在水里是不是慢慢地就变小了。当孩子亲眼看到盐块变小甚至变没时,终于开始相信我;而这信任也让他内心的恐惧真正开始减少。他开始愿意大口大口地喝牛奶——之前他一直认为再吃东西,哪怕是一杯水,都会让臭臭变得更多,更拉不出来了。

喝下去的牛奶带动了他的肠胃蠕动,我又带着他在屋子里走了走、动了动,便便问题,最后很自然就解决了。

看看游戏里你生气的模样

儿子喜欢跟我玩角色互换游戏,有时我就会故意学他平时发脾气、耍赖、害怕的样子给他看。

比如我说要吃面,儿子好脾气地说:“好,爸爸带你去吃面吧。”我就说:“不,我要吃云南的面,我要去云南吃!”儿子好声好气地劝我:“宝贝,北京的面也一样很好吃的!”我开始在床上打滚,活脱脱就像他平时耍赖一样:“就不就不,我只吃云南的面!”儿子已经乐不可支了,但他心知肚明,这些话都是他自己耍赖时曾经说过的。只见他最后叹了口气,手一摊,说:“现在去不了云南,你可以先冷静冷静,等你不闹了,爸爸就带你去吃面,否则,连北京的面都吃不上了哦!”

看,尽管当时在哭闹,但他把我劝过他的话记得一清二楚呢!

差不多该收尾了,我开始装哭,喊道:“爸爸肯定不爱我了!”

儿子又好气又好笑,无奈地说:“哎呀,这孩子太难带了,总是不讲道理怎么行!这样吧,爸爸抱抱你,你听到我的心跳,就知道我永远爱你了呀!”最后,一个大大的拥抱,结束了我们的角色游戏。

这样几次以后,每逢孩子哭泣或发怒时,只要我说:“那要不妈妈抱抱,让我们彼此听听心跳吧!”他一般都能妥协,慢慢冷静下来。

情绪谁都有,妈妈和孩子都不例外,这些无处不在的情绪,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态度和生活。既然逃避不了,不如坦然面对;比起强忍着不哭、不闹、不生气,痛快地表达出来才更勇敢,也更有益。

猜你喜欢

公物生气云南
行政法视野下农村公物的利用与管理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公物私物都要爱护
云南邀您来“吸氧”
爱公物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论开放封闭小区的法律路径选择——以公物所有权性质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