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6-05-30卢斌
卢斌
【摘要】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受到当前各种环境的冲击,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基于此,研究从概念出发,探析了影响投入度的四个因素,分别是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互动因素和管理因素。同时,针对四个因素,提出了对策措施。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投入度 影响因素 对策
如今信息化技术发达,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广泛,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专注力有所下降,进而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高校的教育是体系化的,能够培养出知识结构较完整的学生,但是现今外界干扰较多,学生略微呈现出浮躁、不专心现象,对高校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 概念界定
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参与度,从字面意义上看,有所区别,但Alexander Astin 和George Kuh认为它们之间区别不大。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对学习投入度的理解差别很大,存在的争议也较多,因此学者提出对学习投入度进行定义。Shaun Harper等认为学习投入度除了指一种学习参与的行动外,还包括知觉和情感。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也提出了学习投入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另外,在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学习投入度展开了研究。王娟娟、李华结合投入度调查研究,发现了学生在课堂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有学校对课堂的监督不力、教师指导不够、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王纾从学习收获的角度对学习投入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投入度的各维度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有所不同。何旭明和陈向明研究了学习投入与兴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兴趣越高、投入越大。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在对学习投入度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其概念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因此,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学习投入度进行了概念界定。
学习投入度指的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投入程度。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越高,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越完整,对大学学习认识越深刻,进而能够较好运用知识为社会做贡献。
二、因素分析
学习的专心程度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知识的用处、老师的教学方法、同伴的上课状态、对学习是否感兴趣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的投入。因此,综合了各类情况,分析到影响投入度的因素有认知因素、互动因素、情感因素、管理因素。
认知因素。它包括对社会、学校、学院、专业等方面的认知。在进校之前,学生是经过千辛万苦才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但是随着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有可能让学生怀疑大学生的存在价值,因此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985”、“211”、一般高校等对学生的校园认同感有一定影响,进而会影响学生进校后的学习态度;学院在高校中受重视情况,在高校中的排名等也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专业就业情况、专业的知识结构情况等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互动因素。在大学里,与任课老师见面时间可能就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课后学习遇到困难,教师没有较好渠道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话,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任课老师上课的教学方式如果不多种多样,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的话,也会消减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学习的时候,同伴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如果在学习一种新知识,主动学习的学生人数不多,也会极大影响主动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因素。在此主要指的是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上一定要投入激情,才能较好的对知识进行学习,才不会认为学习无趣。的确,学习有时是枯燥的,但是获取到知识候,乐趣是无穷的。激励自己学习的前提就是想尽办法找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培养学习热情。
管理因素。学校、学院、年级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投入有一定的影响。管理有方、有度,对学生的成长才会更大。大学生基本上都成年了,有自己的思想,如果管理过于严格,对让学生非常反感,影响学生学习;如果管理过于松散,再加上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学习,进而不能达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效果。
三、对策分析
强化认知。在学生入校第一学年,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强化各类认知。开展社会、学校、学院、专业等“四个认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学校、学院及专业,强化对以上四方面的认同感,进而促使学生较好学习。
加强互动。在教学方式上,鼓励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倡创新形式的教室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举办“教学风采大赛”等活动,促使教师间互相学习。另外,创建平台,开拓更多比赛,强化学生间互动、分享,多鼓励团队形式参与各类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将互动的习惯运用到学习上。
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不断激发,让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学生才会保持学习的激情。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比赛,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将学习知识运用到比赛上,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感觉。另外,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思考,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持续保持。
柔性管理。不断探究管理新模式、新方法,在原有的管理方式上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现有管理方式的看法,结合学校总体发展目标,适当实时调整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柔性管理,促使学生学习。
四、结束语
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要不断研究当前学生特点,了解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采取办法措施,提升学习投入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Axelson R D,Flick A.Defining student engagement. Change: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 . 2011
[2]James Appletion.Student Engagement with School.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 2008
[3]Shaun Harper.Student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2009
[4]Vicki Trowler.student engagement literature review. .2010
[5]王娟娟,李华. 大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研究[J]. 高教论坛,2010,07:22-25.
[6]王纾. 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2009年“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的数据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4:24-32.
[7]何旭明,陈向明. 学生的学习投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08,03:46-51.
[8]陈静,张其敏. 学习投入度与本科教学质量标准[J]. 教育评论,2014,05:27-29.
[9]汪雅霜,汪霞. 学习投入度调查: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新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15,05:50-57+73.
[10]汪玉侠,黄忠东. “参与式教学”: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有效途径[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9: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