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快乐的童年
2016-05-30田锦梅
田锦梅
【摘 要】笔者记忆中的童年虽然清苦但很快乐。当今时代的孩子们的童年失去了快乐,无尽的忧愁显露在小脸上,让人心痛。保卫童年,为着孩子们的快乐,我们需要崇尚法律,遵守纪律;我们需要无私奉献,付出真爱;我们需要“以人为本”,遵循成长规律。
【关键词】为着 快乐 童年
做为一名已过不惑之年的幼儿教师,回想自己的童年时光,总觉得非常美好。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在7周岁之前绝无上学这一说法,没有“幼儿园”这一词语印在小脑袋里,当今时代众多门类的幼儿兴趣培训班、早教班就更没有了。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大多数生活在广阔的农村天地,7周岁之前享受着大自然给与的乐趣,自由自在,完完整整的保留了那份“孩子气”。而当今的孩子,大多数进入城市,生活在有着高楼大厦的空间里,望着那不甚湛蓝的“四角天空”,那份童真早已被城市拥挤不堪的车流、人流所吞噬。
众所周知,和童年如影随行的幼儿时光是儿童生命成长的起始阶段。为每一个孩子在童年伊始守住快乐,守住自由,守住幸福,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需要践行的教育理想。捍卫童年,为着快乐的童年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一、为着快乐的童年,我们需要奉法守纪
近年来,见诸报端与网络的“伤童事件”举不胜举。如:多所幼儿园给孩子服用处方药“病毒灵”,变成了人人唾弃的“药儿园”;有极少数幼儿教师恐吓、威胁、殴打孩子,更为令人发指的是用针扎孩子;多次幼儿园老师和幼儿食品中毒事件和幼儿园校舍坍塌事件;频频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
恶性“伤童”事件的多发态势,充分说明当下幼儿教育办学者、工作者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意识还很淡薄。人们所看重的往往是关系网、权力、金钱,认为拥有权与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依然低于权和钱。颁布多年的《未成年保护法》在实施过程中的苍白无力,同样也说明了权力、金钱大于法紀的现实存在。这样的观念与意识,直接给我们的幼儿带来了无尽的伤害,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没有安全保障,生命都不保,何谈童年的快乐?所以,快乐童年的根本应当基于对生命的关注与保护。做为幼教工作者,要顺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从加强法律学习入手,提高自身法律知识水平,自觉做到奉法守纪,并以自我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幼儿家长遵纪守法。如果我们每个幼儿教育举办者、管理者和工作者等能严格按照法纪规定办事,那么幼儿园的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就会有更加牢固的安全屏障,那些“伤童事件”的发生一定会减少很多。
二、为着快乐的童年,我们需要爱心付出
有一句名言说的好:“师德就是爱”。爱心是给予孩子快乐童年的真核。比如: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有许多时候因为陌生、紧张、恐惧等原因哭闹不停,更为严重的可能是全班“哄堂大哭”,很显然孩子们是不快乐的。这种境况下,如果没有爱心做润滑剂,很长时间班级活动都会不能顺利开展,造成很多幼儿教育者可能会烦躁不安、愁眉不展,心理容易失衡,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当教育者有足够的爱心,释放足够的善意,他(她)就不会烦恼,不会忧愁,更不会做出恐吓、威胁、殴打孩子等违反师德的事情,反之一定会具有阳光的心态,积极的行动去引导孩子。或者给孩子们讲有趣的故事,或者组织孩子们玩可笑的游戏,或者轻轻抚摸哭闹孩子的脑袋,或者做一些滑稽可笑的动作,哭闹的孩子破涕为笑,甚至“哄堂大哭”的孩子们变为哄堂大笑,让快乐洋溢于孩子们的小脸。想想要得到这样的转变,没有耐心细致的付出,会有吗?而若没有爱孩子的真心,谁又会去不辞劳苦付出汗水呢?
幼儿一日生活当中发生大小事情势必很多,做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真诚的态度,包括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乃至具体行动都要达到恰如其分。这样,孩子从教师的身上体会到了快乐,定将快乐迁移到自己的身上。如:每天清晨孩子到幼儿园,教师轻声细语的问候,摸一摸每个孩子的额头,握一握每个小孩子的小手,在关注每个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教师对他(她)的喜欢,孩子因此也会一整天的快乐下去,一举多得。
爱心可以突破功利的重围,只有具备爱心的幼儿教师,才会有那份期许、鼓励、赏识与赞美,才会真正的为着快乐的童年。
三、为着快乐的童年,我们需要遵循规律
生命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生命个体之间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去对幼儿进行所谓的“教育培养”,注定会为童年带来不幸。
“台湾幼教之父”陈汉强先生认为:“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会把垃圾分类扔进垃圾桶,用小盆小桶收集洗手水和雨水浇花,上自动扶梯靠一边站立留出一条通道给着急的人等行为都是很好的细节,而细节的背后是教育理念的坚守——幼儿园必须做好儿童的生活教育。”“如果人生有起跑线的话,这才是起跑线”。
当前流行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那个“起跑线”与陈汉强先生所说的“起跑线”是大相径庭的。很多幼儿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小学进名校、进好班,给孩子提前报小学数学学习班、语文学习班,或者其他各种以兴趣培养为名的学习班,这就是所谓的“人生起跑线”。很多幼儿园为了能多收孩子,从幼儿教育这方面抢生源、发大财,迎合家长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违背幼儿成长规律,在幼儿大班或学前班就给孩子教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些学校和幼儿家长的合力“围剿”下早早的丢失了。
幼儿的人生是“游戏”的人生,这就是规律。最近,教育部出台规定,坚持小学教育“零起点”,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中看到幼儿教育绝不可以成为小学的预备教育。尤其是幼儿教师更要以引导孩子们玩好游戏为根本业务,围绕幼儿的生活,抓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然,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陈旧的育儿观念也是全体幼儿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为着快乐的童年,这是我们每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底线。
参考文献
[1]杨辉.儿童的名字是今天[J].班主任之友,2014(6):28-29
[2]白皓.别老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4/1027/c1053-25911362.html,2014-10-27
[3]姚伟,索长清.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难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14-12-21(1)
[4]张文质.保卫童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