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初探

2016-05-30龚丽清

中国经贸 2016年13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

龚丽清

【摘 要】近年来,平衡计分卡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作为绩效考核工具进行推广,全面预算管理也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如何整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系统与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将成为下一步高等院校凾待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高等院校;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全面预算;预算绩效管理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系统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全面管理也引入了绩效管理的理念,但受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很多高校仍对绩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如何对高等院校的管理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动态、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笔者认为可以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作为绩效管理工具,因为平衡计分卡在高校传统财务指标这个层面的基础上,又兼顾了客户(如学生家长)、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3个重要层面,以上四个层面从高校的物质保证、无形资产、智力资产、学科学术水平、院系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的评价了学校的管理质量。

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具体内容大致如下: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按权重百分制设定,每个维度下设定关键考核指标(KPI),各高校可结合学校历史情况、其他类似高校情况与高教行业情况综合确定KPI值,每个KPI均确定3个目标值:预警值、目标值与挑战值,以便最终计算出考核分数。KPI值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应根据每学期管理工作重点的不同不断调整选用的指标和指标的权重。

1.财务管理维度60%—学校总支出占总收入比率;

2.顾客服务维度15%—学生家长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

3.内部流程维度20%—博士学历占教师比率;

4.学习与成长维度5%—教职工人均发表论文数、院校科研水平评估中SSCI论文被引入次数。

平衡计分卡的关键考核指标(KPI的)制定,首先由学校领导层及各院系负责人讨论制定初步的学校管理目标,然后从上到下将目标初步分解;其次各院系根据学校目标制定本院系的战略目标,再从下(各院系)到上(学校)由各分院系领导与院领导互动讨论的基础上来确定。在平衡计分卡中应慎重选择具有代表性及可量化的KPI指标,如上述院校科研水平评估中SSCI论文被引入次数等。指标的选择可慢慢趋于合理化和规范化。可以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指标不必一定要量化。

绩效考核系统正式运行后,学校应对下属院系的考核结果公布,这样各院系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例如,学校财务处以及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对财务考核标准有所认知外,教师等其他人员对学校的财务指标考核标准不是很清楚,建议把考核标准做一书面形式,方便教师及其他人员知晓考核标准,以便在对其考核时使其没有疑惑,从而为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更多的方便,也可以促使教师及其他被考核人员针对自己的扣分指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

在高校的绩效管理中引入平衡计分卡是非常慎重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将高校长期的战略目标与短期的行为联系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

1.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学校应以正式文件下发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编制虽然由财务部门的负责,但财务预算是全校各部门业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安排的货币化体现,涉及全校所有科室,因此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全校各部门负责人。

2.每年11月份向全校各部门发出下一年度财务预算工作的通知。包括人员需求计划、收支预算、重点学院建设及科研经费预算、外宣预算、采购预算、其他预算等。部门预算以本部门为单位,经部门会议研究讨论,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财务部门。

3.审议预算,形成预算委员会会议纪要。财务部门编制预算后,上报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通过对各部门的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并和相关科室进一步协调、沟通,根据学校下一年的资金能力综合平衡后编制下一年财务收支费用预算,于本年度前完成预算草案并报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及校长办公会通过后上报主管部门。

三、预算绩效相结合管理制度

最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预算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为此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预算安排时就要确定绩效目标,例如:

设定财务指标这一维度的考核指标时,针对预算管理的考核,可设定预算管理指标、财务风险管理指标、支出结构指标、财务发展能力等指标。其中预算管理指标包括预算执行率、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指标。其中预算执行率指标主要包括预算收入执行率=本期实际收入总额/本期预算收入总额×l00%和预算支出执行率=本期实际支出总额/本期预算支出总额×l00%;财务风险管理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支出结构指标包括人员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人均基本支出;财务发展能力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等指标,指标中具体内容设定可参考《高等学校财务分析指标》,这样设定指标既与国家对高等学校财务分析指标的管理规定相吻合,又能比较全面的对高校预算管理进行考核控制。各高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预警值、目标值与挑战值,计算出相应分数,给予奖惩,然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监控,预算年度终了后形成绩效评价报告,并反馈应用到下一年度预算安排中。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财务分析指标》.

[2]林新奇.中国式绩效管理及其前途[J].企业管理,2014(10).

[3]尹德磊.211院校绩效考核体系研究-基于在平衡计分卡的视角[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7).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