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实践与伙伴教学方法

2016-05-30杨娟

未来英才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伙伴分组教学内容

杨娟

伙伴教学的目的与组织形式伙伴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相互合作的情感、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并使其学业成绩逐渐提高。根据上述训练目的,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我国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初步拟定了伙伴教学的一系列组织方法。

在实施新课程为总体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和发展性,生物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生物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它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那么初中生物课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1、合作学习的分组。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所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恰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在教学中,要按照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和强调的“异质”分组原则,根据事先对学生情况(学习成绩、组织能力、性别、能力等)的摸底,把全班同学每6人分成一组,按“U”型方式排放座位。这样就使每一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而且是互补的,便于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2、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优秀学生“一言堂”、成绩差的学生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或是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在每次合作学习之前,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每组学生明确责任,承担各自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协作,并常常有意识地让性格内向、成绩较差的学生承担适合自己的任务。这样,既使每位同学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实现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合作,培养了他们的相互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3、伙伴教学的目的与组织形式伙伴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相互合作的情感、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并使其学业成绩逐渐提高。根据上述训练目的,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我国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初步拟定了伙伴教学的一系列组织方法。

训练策划: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将知识点分解,确定必要的精讲内容和伙伴教学内容,设计伙伴教学的操作步骤、引导方法、目标检测及偶发事件处理等实施计划。

伙伴结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等特征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每组3~4人,并选出1名有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拟定为小老师。

伙伴同学:根据教师引导的问题由各组内伙伴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内容。

伙伴尝试:提供必要的实验设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组研究实验程度和结果。

伙伴讨论:在教师指定的命题下,组內或组间学生通过各种“语言”进行讨论,相互启发,列举证据以探索正确的答案。

伙伴作业:组内伙伴一起完成教师留下的有一定启迪性的作业,同时由小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伙伴评改:由组内小老师或学生间相互评改教师布置的一些答案简明的作业。

伙伴竞赛:伙伴之间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上述各种操作形式可以独立、穿插或同时进行。其中训练策划是最核心的部分和成功的关键。

猜你喜欢

伙伴分组教学内容
伙伴
新伙伴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