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改革中如何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效果

2016-05-30吴喜军

亚太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大学物理改革

吴喜军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受到了教育行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学物理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教学实践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1]。

关键词:大学物理;改革;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92-01

物理学科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关系的应用学科,是现代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的理论基础,在科学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实践应用渗透在各行各业之中,是一门实用的工具学科,物理学是一门集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实验能力为一体的基础课,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抽象能力,然而,由于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形式的单一,实践环节不足,许多学生多大学物理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此,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学改革中的关键。

一、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诸多挑战,目前物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由于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以往的教学形式不能体现出课程内容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之间产生了不断升级的矛盾[2]。

首先,教学内容忽视了其专业性的教学特征。不能体现出物理学科的综合特征,在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之外,还应该兼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对大学物理没有全面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学生逐渐产生抵触的情绪,使教学计划更难执行;最后,学生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无从下手,没有自学能力,找不到适当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摆脱不了对教师的依赖,课后不能及时的巩固,极大降低了教学效果,甚至陷入了恶性循环,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物理课堂效果甚微的重要因素是教学大纲的编排,由于现在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较感兴趣,传统的教材不能刺激学生的感知,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特征,选择符合现代大学生心理需求的题材,逐步的引入理论知识,学生能更好的接受和吸收。

傳统的教学大纲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几个部分,其中经典物理部分占了整个教学内容的80%,剩下的20%也大多是理论化、专业性的概念,经典物理部分专业性很高,完整的定律、公式推导过程体系庞大,理论性也很强,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与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生脱节[3],因此,从这方面着手,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附加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题材取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生活之中,比如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总结出声速的测量方法,另外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思考二极管反向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让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二、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调整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调整教学方式,采用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出动态的物理变化过程,删掉冗余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劈尖干涉现象时,可以制作成FLASHS的动画效果演示出整个干涉过程及改变条件时外界条纹的动态变化,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将知识表达的更加生动、有趣;在狭义相对论及波动光的课时中,利用计算机,将高度的物理变化过程缓慢的展示出来,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更加深刻的解释了自然现象,使学生充满好奇,加深记忆。

(二)增加课堂考核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大学的课堂中普遍采用的是笔试形式对学到的内容进行检测,这种方式对于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过于单一,不能全面的衡量学生的综合水平,完全达不到素质教育的标准,难以真实的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建议采用结构式的考核体系,体现出公平和效率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考核内容分为:最终成绩=课堂表现15%+平时成绩30%+实验成绩10%+笔试成绩45%,带领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的方向上转变,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信心[4]。

(三)开展实践活动,注重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课题研讨过程中,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情况分编成小组,每组布置不同的课堂,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及查阅资料的方法去动手操作完成,最后总结实践报告,在课堂上讲述实践过程及遇到的问题,相互之间交流经验,分享实践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及补充,另外,鼓励学生多去参加挑战杯,与高年级的学生交流探讨,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注重团队的力量,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让学生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教育改革这条路上的探索和总结,学生的大学物理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升,然而,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改革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调整的过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认真教学分析变化趋势,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

参考文献:

[1]包秀丽,刘国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策略[J].教育评论,2013,03:117-119.

[2]姜涛.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张茹,吴高建.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4,21:200-201.

[4]王卓,田光.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4,08:113+115.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大学物理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到十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