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愿意“动”
2016-05-30黄启芬
黄启芬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交往方式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探索性地学习。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决定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朋友和伙伴。因此在新课程环境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尝试构建互动教学新模式,努力实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交往,形成教学互动、互联、互助、互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索者和主人。要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突破点就是让地理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让地理课走出课堂,让探究式学习走进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的追求。要达到这种教育效果,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辩论,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学习过程。从问题的提出到师生之间的反馈交流过程,都应该是富有激励性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基本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赏赐给学生的,而是“本来应该如此”,即这符合科学的课堂教学规律。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学生,学生才敢自由发表意见,尽情迸发智慧火花。
(一)教会学生问
问题是通向智慧的第一步。告诉同学们,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后面往往隐藏着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并可以随时举手发表看法,不必拘泥于课堂进程。为了让学生爱问、会问,教师可创造机会让他们随便问,并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提问的热情。如在讨论海陆轮廓的形成时,一位较为内向的同学标新立异地提出:“这是小行星撞击的结果”。他的话音一落就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我肯定了他探究的勇气,并婉转地提出这种结果的不可能性,从而保护了学生求知发问的勇气与兴趣。要营造这样的氛围,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民主和谐而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培植探究与创新的沃土。
(二)教会学生思考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思考并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让学生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如,“世界的人口问题”一课中以“大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为题设计了小型辩论会,就大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进行利弊分析,引导学生对一些相关社会现象进行思考。
(三)教会学生“说”
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但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还应该看是否能“外化”,即变成自己的语言来阐述,或能用来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掌握。因此我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机会让学生上讲台,对一些基本的常规和语言进行了培训。现在学生都喜欢到讲台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进步。
(四)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师生本来就是平等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学生敢不敢提问,会不会提问,关键是能否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过去,我们总习惯于“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我们想,如果能形成“学生问,师生议”的课堂格局,会十分有助于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权威挑战,允许他们在任何时候提出任何问题。开始学生似乎不太相信,偶尔只有个别“胆大”的学生试探性地向教师发问,这些开拓者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老师的夸奖。渐渐地,提问的人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出乎教师预料的问题也一个个提出来了。
总之,目标是让学生既能“动”起来,又能“动”得好,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学生发言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条有理;学生做时要边做边思考,关键在于观察、分析、判断。新教材,新教法,让学生“动”起来;确立新理念,实施新标准,落实教学目标;以新的实验教材为突破点,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教学实践中我深有体会:要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科学的教学意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框架内,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总之,教师要把课堂教学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最大限度地追求学习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使地理课堂充满生命力,让地理课堂真正“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