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音乐史的实践教学现状
2016-05-30孙颖
孙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在高校音乐院系中,中国音乐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向学生讲解了音乐整个发展历史、风格乃至体系构架。由于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国音乐史实践教学存在各种问题,必须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构建高效课堂,改变实践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 实践教学 现状
通过学习中国音乐史,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音乐、近现代新音乐具体发展脉络,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各音乐流派,关键性的音乐事件,也是他们全方位了解我国音乐的重要渠道。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鸭填式”“放羊式”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化,中国音乐史实践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必须综合分析中国音乐史课程特点,全方位分析该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优化实践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该课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一、中国音乐史实践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就中国音乐史而言,该课程中包含了各个阶段的音乐发展历史,比如,中国古代、当代,“信息量大、内容多”是其显著特点。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都以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为主,教师已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角色颠倒,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极少,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客观规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与质量极其低下。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并没有根据课程章节内容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大都是向学生介绍中国音乐发展史与相关的历史人物,欣赏某些乐曲,但他们对于海量理论知识、文献资料并不感兴趣,不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客观掌握新的知识点,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考核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科学
在中国音乐史教学过程中,考试仍然是衡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标准,大都采用期中+期末卷面考核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呈现出当下学生掌握中国音乐史理论知识具体情况,但并不能客观呈现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其评价结果并不客观、公正。很多高校压缩了中国音乐史教学周期,学时大大缩短,中国音乐史、音乐鉴赏被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门课程,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鉴赏”, 理论与实践课比例失衡。在整合、改革作用下,该课程教学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并不多,不利于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中国音乐史实践教学优化措施
(一)适当延长教学时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就中国音乐史而言,教学内容极其复杂,教学任务繁重,经过压缩之后,欣赏教学流于形式。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学校需要和该课程教师沟通、交流,根据课程内容,已有的课时,定期开展关于中国音乐史的课外专题讲座,进一步研讨、扩充延展该课程中重要历史阶段、名家名作,引导学生巩固已经学的章节内容,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把零散的知识点融合起来,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框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整个发展历程,不同时期音乐特色,更好地学习、传承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此外,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生本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协作者等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显现他们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学科前沿知识更新
中国音乐史属于一门人文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将人文、美学、历史等元素巧妙地融合,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时期各民族音乐特色。简单来说,中国音乐史就是关于中国音乐的整个历史发展。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定位,要知道不论哪门学科都处于持续发展、日益更新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是广大音乐专家、音乐学者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探究、探索的结果,不要把所有的重心都放课本内容上,要不断获取中国音乐史前沿知识,要随时掌握社会市场动态变化情况,多关注新时期音乐史学最新研究成果,将其巧妙地融合到该课程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也能随时了解音乐史学研究进展,清楚当下社会市场动态变化,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此外,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其具有的音乐理论启蒙作用,要多角度引导学生了解、掌握音乐文化所具有的内涵思想,充分感受该课程魅力所在。
(三)优化教学方法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运用发展眼光,围绕素质教育具体要求,多角度、多层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地思考,将中国音乐史理论知识有效输送给学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校音乐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全方位了解班级学生,认真备课,注重音乐作品欣赏的完整性,引导学生以整首音乐作品为媒介,去分析作曲家的创作思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章节内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借助其图文并茂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刺激学生感官,对新课题知识留下直观印象,迅速融入到新课题学习中,并巧妙地融入一些授课技巧,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故事的形式来讲解章节知识点以及相关的问题,但讲解之前,教师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合理调整讲授的先后顺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题,再逐一导入章节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唐代音乐史”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唐玄宗的兴趣爱好、个人成就为切入点,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作用下,巧妙地引出唐代音乐的发展,确保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而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素养,能够准确把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二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将零散而看似毫无关联的知识点融合起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框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重视因材施教方法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中国音乐史课程内容客观呈现了中国几千年音乐文明,涉及的方面较多,加上课时有限,教师很难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各章节内容,明确其教学重点、难点,采用专题的形式来研究中国音乐史大部分内容,要坚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原则,一定要详略恰当、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其中的重点知识,而不是不分主次的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传统单一教学模式,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讨论法、实训法,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声乐专业学生授课“为例,教师便可以灵活应用实训法,以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名曲为媒介展开实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在真实的情景中去诠释不同的角色,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以“汉族歌舞”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该章节内容,班级学生已有水平,挑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歌曲展开实训,比如,《槐花几时开》《走西口》《黄河船夫曲》。如果课程内容中涉及到古诗词歌曲,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巧妙地引入一些典型的中国风歌曲,比如,《木兰辞》《关山月》《满江红》,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章节内容。
(四)构建创新型考核机制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要过分重视期末考试成绩,不要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尺,要把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全面地评价班级中每位学生。这样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优化调整教学内容,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构建创新型考核机制,适当调整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比重,适当降低期末成绩占总成绩比例,平时成绩比重要适当提高。在评定平时成绩的时候,教师要全面、多元进行考核,要适当降低书面作业占据的比例,更加注重学生平时实训情况等的考核,调动他们参与课程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做好铺垫。而在期末考试方面,一定要注意出题的质量,试题必须涉及多方面内容,要明确各章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加注重对学生已有音乐素养考核。换句话说,在考核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础上,还要适当设置一些主观题,考核学生已有的音乐素养,“全方位、立体”考核班级中每位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们。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改革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有效突破传统“放羊式、鸭填式”教学模式,采用实训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合理调整平时与期末成绩比重,全面、客观考核班级中每位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也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以此,促使高校教学事业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永.中国音乐史学的近代转型[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张艺帆.浅探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J].音乐时空,2015,(08).
[3]王丰.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杨丹.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王达.中国音乐史实践教学现状分析[J].黄河之声,2015,(04).
[6]张奕峥.《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J].音乐时空,2015,(22).
[7]马河泉,习淑颖.《中国音乐史》教学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