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下的实施

2016-05-30陈军

中国经贸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实施事业单位

陈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诸多管理环节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赋予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的内涵,使得财务管理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主要针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会计制度;实施

新会计制度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不仅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全面,还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及服务能力较之前得到了较大提升。近年来,通过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办公设施购建及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购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软、硬件实力实现了质的提升。但综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管理环节薄弱、核算不规范等诸多现象。这些情况严重阻碍和抑制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序推进,并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一大隐患。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1.缺乏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家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政府部门的关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影响国家管理的成果。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主要职责是服务于社会,不以营利为目的,其绝大部分经费都来源于财政预算内拨款,渠道相对单一,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管理工作很容易受到管理层忽视,从而导致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中出现一些资金安全问题,给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调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注重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忽视资金使用效率。这些现情况都是缺乏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

2.缺乏财务预测及控制管理

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或财政补助。然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相对严密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能对经费进行准确的预算,从而导致事业经费在使用结构及用途方面失去控制。因此,就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做好经费预算和相应的费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

3.不够严谨的资金管理体系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政府职能改制及历史革沿等原因,其资金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与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体现在没有建立有效的资金循环机制,导致大额资金长期沉淀,影响事业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体现在资金管理机构的统筹能力不足,资金结构配置不合理,经常有资金在行业、部门间畸多畸少的情况发生。再者,擅自调控资金支出项目及结构,轻事业经费、重人员经费支出的局面尚未彻底扭转,违反“三公经费”开支规定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4.不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受利益及业绩驱动的影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挤占专项资金,擅自改变用途、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不能做到专款专用。二是专项资金核算不够准确,一些单位专项资金未单独核算,日常公共支出和专项支出相混淆,不能正确反映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

5.不到位的财政监督

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事业经费支出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其工作效果往往受到时间、空间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资金流量、流向及流动效果作为财政监督的基本内容,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还不够及时。

6.固定资产存量规模庞大,使用效率低下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业体制改革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国家财政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其代表国家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但同时出现了单位内部固定资产规模膨胀,闲置及弃用等使用效率低下的情况,尤其是随着行业、部门间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加剧,单从国家层面看,资产重复配置的情况更为严重。

二、新会计制度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

1.树立新会计制度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

就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新的《会计法》以及相对应的规章制度来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一个明确,并确定其相关的责任主体地位。按照相关的规定使相应的负责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树立起一定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认识,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

2.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严谨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为了能够确保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资金的收支和审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资金的使用和核算等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那么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严谨性是非常重要的。应按照相关的跨级要求,要个执行相关的会计制度,使不同岗位、不同环节的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加强一定的岗位制度,提高单位会计专业化的程度,才能够使现有的财务管理现状得到一定的改善。

3.对资金管理进行规范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国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专项资金使用不够规范的问题,从而导致才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多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一个明确的划分,明确其使用的范围,并制定一个严格的规定。在进行专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相关的管理,这样能够更加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资金管理的透明化。

4.强化财务预算管理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较为简单,在财务的预算方面也比较重视。但是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缺陷。当前的会计制度下,应对财务的预算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并对其相应的控制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管理,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预算和控制体系,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5.加强资产管理及财政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程序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做好财政监督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行政事业对财务监督的工作仍然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在检查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一些问题,最终导致类似于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的发生。而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主要是在事后进行监督,而做好事中的监督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根据单位内部的规模大小,制定一个合适的监督制度,并严格执行,最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以及其规范化。

6.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利用率

对于企业暂时不用的闲置资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并制定一套奖励政策激励各单位、各部门搞好闲置资产的盘活工作,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现金收益;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行有偿租赁的经营形式。同时,对于财务管理体系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加强现金流量表以及资产负债表的数据统计,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全面的降低,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其各种投资的风险也能大幅度的降低。从而达到相应的控制效果。

三、结语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下的实施十分重要。其能够有效地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结合实际的情况作出全面的评估。加强资产的管理以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只有这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的管理中才能更加科学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媛.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投资.2013(S1).15-22.

[2]曾卓瑜.新会计制度实施下事业单位财务核算问题的探讨[J].会计师.2013(14).119-121.

[3]谢新景.新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56-58.

[4]李晶.新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07).49-51.

[5]汪峰.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政监督.2012(35).12-15.

猜你喜欢

新会计制度实施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