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6-05-30黄凌志
黄凌志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学习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切身的体会,才算对高中化学学习内容有良好的掌握。然而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思维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必须培养的技能。倘若学生采用单独学习的模式,那么学生的化学学习之路将会非常艰辛。因此,合作学习就成为了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一、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加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合作学习是以其独特的分工合作分享成果的独特学习方式,对于减轻学生的化学学习负担有着较好的作用。教师可将课堂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对班上学生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消化。小组内思维活跃、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学习内容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负责基础知识以及定理定论的整合。等到学生学习结束之后再将各自所理解的内容向处于合作关系的其他成员分享讲解。例如,在有机化学乙醇和乙酸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将该学习内容分成多个层次,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自主学习对应层次的内容。教师可以将乙醇和乙酸的物理性质、生活应用、结构式与结构简式划分为第一层次,让学习理解能力稍微逊色的学生理解该层次的内容;将其各类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划分成为第二层次,将其交给学习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处理。然后让小组成员之间对各自的学习成果进行分享以及整合,讓每一个学生都能较快地对课堂内容有深刻的理解。
二、让学生合作参与实验,增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实验是对化学课堂讲学内容的一种实践,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对课堂所学知识有更深程度的理解。而高中化学的实验大多都不能依靠一个人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来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实验的方式对试验所涉及的课堂知识点有更深的体会。例如,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研究的实验操作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处于合作关系的几位学生分配不同的实验任务,两位学生负责碳酸钠的实验操作,两位学生则负责碳酸氢钠,其余学生则负责记录实验现象,观察反应速率,并让学生讨论造成两种反应现象不同的原因,理解两种物质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让实验在学生心中产生更加深远的印象。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降低学生的化学学习压力,同时也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能更深更快地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完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郑苏平.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