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6-05-30王景玲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数感课堂效率有效性

王景玲

【提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让数学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让现实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效率 生活 数感 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们都普遍有一个烦恼,那就是学生不爱学数学。数学本来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是贴近生活、有趣的一门学科,可是我们将数学课上得无趣而枯燥,这是我们数学教师的失职。我们的教学更多地侧重于快速地寻求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靠的是记忆。数学教学过早地要求学生套用前人总结出的法则,时间久了,学生失去了质疑的意识和探究的欲望。

如何让数学课变得有趣,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我个人认为可以从几点做起: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

在数学教学中,每节新授课的引入环节都很重要。一个好的情景设置,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让下面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象我们常说的:一个好的开头,决定着一半的成功。在设置新课导入时,我一般这样要求自己:

1. 如果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那么尽量将生活中的情景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如:在教学《元、角、分》的时候,我把讲台布置成了一个小柜台,上面摆满了学习文具,在每种物品上我又标好了价钱,让学生拿着自己准备好的钱,按照标签上的价钱进行买卖。这时,学生一个个都跃跃欲试,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其实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已经买过东西了,不需要老师讲太多,设置好这个情景,让他们感觉和在生活中买东西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只要注意适时引导,维持好课堂纪律,那么,这节课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 不能完全还原生活,就尽量用课件辅助创设情境。如果例如:教学《千米和米》的时候,我带了一根一米长的绳子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一米有多长。可是1千米怎么办,总不能拿一根一千米长的绳子到课堂上去吧,太不现实了。于是,我想到了多媒体。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用一小段线段表示一米的长度,一千个这样的小线段就组成了一千米。学生看完以后就有了一个很直观的感受,一米已经有这么长了,一千米是1000个这样的一米,一千米真长啊!同样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在《升和毫升》的教学中。

3. 能够在户外完成的教学,决不在教室里完成。

很多老师怕影响纪律不愿带学生到户外去学习,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只有还原数学产生的情境,学生才更容易掌握。在教学认识方位的时候,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操场,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方位;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讲解完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后,我就带着学生来到校园里,让学生在建筑,植物身上寻找轴对称的身影。

二、训练学生的数学感觉,培养学生敏锐的数感。

数学课程改革第一次明确地把培养学生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数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理解数和运用数进行有效运算的能力,是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为了培养学生敏锐的数感,我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训练的:

1.重视计算方面的数感培养。

我们在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时,忽视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特别是在计算教学中,过多地关注与强调学生计算方法与技能训练,缺少培养学生用估算及其它策略对结果作预测与验证的能力。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总是容易出错。如:计算12×16时,学生出现了各种答案,有的学生等于168,有的学生等于183,还有的等于89,答案错得千奇百怪,让人无法理解,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对学生说:“计算题有时候并不是完全考你的计算能力,有时候也是在考你的数感。”象这一题,数感好会分析的学生在检查的时候肯定会进行估算:12接近10,就把它看作10,16接近20,就把它看作20,那么这一题就可以想成是10×20,等于200,那么答案应该在200左右,所以象答案是89,肯定是错的;因为2×6等于12,所以这一题的结果个位肯定是2,答案是168也是错的。我希望我的学生,无论是谁拿到这种题,都会有这种敏锐的数感。但这种数感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培养训练。

2.在解决问题时,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数感。

比如这题:敬老院原来有五位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82岁,后来又来了四位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83岁、74岁,81岁、79岁,敬老院现在九位老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有的学生算出来现在敬老院的平均年龄是35岁。我就启发学生,你算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龄。我又问学生,有35岁的老人吗?学生愣住了,仔细想了想,笑了,回过头来想想,知道自己求平均数的方法出现了问题。这里学生为什么能够立即发现错误,就是因为他联系了生活实际,想到了生活中老人的概念,这也是一种数感。

3.在单位教学方面,多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感。

让学生做填空题:妈妈的体重56( ),身高161( )时,几乎很少出错,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对这方面的知识很敏感。但是如果让学生填写:我们的操场面积是400( )的时候,答案就是五花八门的了,有填400平方厘米的,400平方分米,也有填400平方千米的。面积单位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因为这一方面的知识我们用的很少,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数感,我经常带学生到课堂外去感受数学知识。拿到一本书,我会鼓励学生先估计一下这本书的面积,然后再实际测量计算。来到一间教室,第一件事就是问学生,你们估计这间教室的面积是多少?一开始学生估计的错误很多,可是慢慢得正确率就高起来了,因为学生渐渐有了这方面的感觉。

总之把握新课程的精髓,提高课堂效率,让数学课堂贴近生活,充满活力,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数感课堂效率有效性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