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
2016-05-30罗传慧
罗传慧
【摘要】水利是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可以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安全用水。然而,在国家大力支持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关系是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措施
一、引言
水利工程是衡量国家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更是关乎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有一系列的大型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引黄入晋工程等。兴修水利工程,可以减少水害和促进水资源循环使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利好效应。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当其冲就是破坏了生态环境,将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充分考虑水利工程修建的位置、效果以及影响,不可盲目地修建水利工程,要尽可能的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相适应,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
二、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传统水利工程讲求对水流的控制,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运输、防洪抗灾以及能源需求,但水资源是无法从生态环境圈中剥离出来的,当人们大兴土木打造水利工程时,必然会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在我国,水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和谐,但在近些年来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进驻以后,城市化速度虽然加快,工程污染对水源的破坏却在不断加深,它不但进一步缩小了区域对水资源的可利用率,同时也使得某些地区的资源匮乏形势更加严峻,所以人们应该明确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关系,实现绿色水利工程建设开发目标。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在倡导生态水利工程,就是要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来开发地区水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向发展两不误。
随着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项目时,各级政府相关机构也不忘评估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连续推出了诸如植物湖泊、植物工程复合护坡与植物混凝土护坡3种生态护坡模式,同时也加强了对河流中水文、鱼类资源与山体地质的调查评估,建立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体系。所以说,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应该依托于对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对水循环、空气净化、自然灾害防御与生态生物资源保护等多个方面。生态环境发展不能从水利建设工程中分离出来,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灵活应用各项水利信贷政策,坚持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攻坚战,也是我国水利事业未来发展时期里所要奋斗实现的目标。
三、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1.积极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在发电、供水,降低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方面起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举例而言,跨流域调水工程会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灾害问题。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国的重大的水利建设工程将会很好地缓解因南涝北旱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例如大型蓄水库--黄河小浪底工程,能防沙除涝,又能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哈萨克的沙漠,由于调入了大量的水,部分地区已变成繁茂的绿洲。对于局部而言,水利工程建设也将改善水质,减少水体污染。修建水利工程,会减缓水库区水流的速度,这就会造成悬浮物沉积,这样水质就会清晰,利于水生物生存。再者,水利工程建设还可以改善局部的地形地势,合理坚固的大坝建设将会减缓水库地震。
2.消极影响
(1)造成植被破坏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当地的植被将首先遭到破坏。森林植被被无情的铲除,为了给水利工程建设留空间。无意中的破坏使当地的植被遭到伤害。然而,植被面积的减少,将破坏整体的生态系统,为其他环境问题埋下隐患。
(2)造成水土流失
在土地开挖的过程中,土层被伏动,加上植被破坏,一旦大雨来袭,失去了植被的保护,水流容易地将表面的泥土带走。水土流失,将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而长久的影响。
(3)产生尘土污染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地表植被的缺失,表面土层失去保护,极易受风力侵蚀,造成大量尘土。水泥粉尘容易漂浮在空中,造成空气污染。
(4)产生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时,大量的人类活动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一旦工程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超过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则会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周围环境污染状况,及时处理。
(5)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活垃圾及生活废料、建筑垃圾等庞大的水利工程,众多的施工人员,他们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废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建设单位没有系统的垃圾处理方案,常常粗暴地就地抛弃,工程废弃物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6)自然河流的连续性遭到破坏
河流上建设的大坝切断了河流廊道的横向联系,造成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大坝将河流拦腰斩断,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阻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淹没了河流原始地貌,引水式电站还造成坝后脱水段,河流的生境被严重地破坏;堤防和防洪工程的建设将河流与其密切相关的漫滩、泡沼、湿地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切断,导致它们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自然河流纵向和纵向连续性的改变和破坏,导致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恶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
四、改善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措施
既然水利建设对生态坏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可以从以下措施进行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1.增强环保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考量,减少对当地生态平衡的影响。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有意识地避免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将环保施工技术和实际施工相结合。因此,施工方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增强大众环保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无论是设计、施工人员,都要树立良好的环保观念。
2.采取水保措施加强
节水措施有平整土地、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等,从而提高土壤肥力间接达到节水的目的。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应用了许多的新工程技术,我们应该倡导改革和创新这些工程技术进行以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
3.建立生态水利工程
建立生态水利工程以保护河流的多样性,同时减少工程占地。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调查河流的现状和河流的地貌情况,建立当地生物数据库研究调查当地的生态规律,在考虑这些因素的前提下,建立生态水利系统。这样建设的生态水利工程能够较好地修复整个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另外,生态水利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治理土壤污染的问题,因为雨水多为酸性,而土壤多为碱性,二者相互中和就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品质,利于作物的生长。
4.建立环保监测系统
建立环保监测系统,借助高科技对生态水利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施工效果评估。在水利工程建设前,监测当地的环境,统计好河流生物的情况及河流周边动植物的分布规律、数量和种类,了解河流的构成和形状、河流水位的变化幅度、河床的稳定性等等,对水利工程规划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实时监测当地环境系统,掌握环境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及时停止对当地环境有巨大破坏的行为,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环保监测系统,知晓工程施工的效果,详细的评价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
五、总结
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大势所趋,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我们应该时时关注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做出相应应对措施,处理好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一个过程无论是规划、设计到施工都要考虑到多方面。在实践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重视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提高工程的环保性,进而达到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和谐,从而维持双方良好的关系。
參考文献:
[1]林海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09(41)
[2]龚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环境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1).
[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建材,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