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导师制管理的改革与调查分析

2016-05-30胡红辉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导师制本科生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对学院实施导师制以后对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总结了导师制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就如何改革导师制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改革;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82-02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中22条明确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导师制是高校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人才培养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各高校都在深入探索如何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讨学分制下如何构建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学校自2011级开始实施学分制教学计划,也颁布了本科生导师管理实施意见。为了探索学院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院自2011级开始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院的导师制是以实施“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生教育理论素养与师范实践技能的“双导师制”,即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校内理论导师与一名校外实践导师。校内理论导师侧重于对学生在教育理论学习及成长等方面的引领与点拨,校外实践导师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专業实践技能上的示范与指导,旨在提高我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近四年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以来的实施,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也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导师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师的指导内容还比较单一,教学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重视不够,协调不够,职责明确但落实不够,教师指导管理与教务管理脱节,对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的动态管理不够等。

为了加强与配合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通过对现有导师制管理情况的调查,考察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学院导师制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探索。

二、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改革的基础

学院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初即制定了《学院“导师制”基本内容》,确定了总体目标:一是实施“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夯实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与师范实践技能。内容还确定了导师资格规定:1.理论导师须由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与讲师以上职称的高校教师担任。2.实践导师须由区教坛新秀以上的小学优秀。四年来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对2012级、2013级164位同学就“导师制”实施后的收获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收集了导师制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一百多条。学生普遍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帮助学生很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导师能给予学生人生指导,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做事目的性更强。2.能了解很多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搭建了学长与学弟学妹们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形成了老生带新生、同伴互教的良好风气。3.促进阅读大量有意义的书籍,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学会了收集文献、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和撰写论文。4.给予学生一定的思想指导、就业、专业和生活指导,在解决问题方面也逐渐学会主动完善。5.提供了珍贵的教学观摩机会,并受到家长的认可。学生能力有极大提高。

三、导师制管理实施的调查分析①

(一)问卷基本情况描述

针对学院导师制的实施,我们对学院导师制实施与管理做了深入的问卷调查。问卷分三个部分共18个问题,包括17个封闭性问题,1个开放性问题。第一部分是涉及学生自己的背景信息和个人态度偏好;第二部分是针对导师制的管理相关问题;第三部分是学生对导师制管理提出的建议。我们同时对部分学生就学院导师制的管理问题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了学院小学教育(含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方向)二年级学生37名、三年级的学生85名,总共122名,包括男生3名,女生119名,由于专业的性质,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都是女生,男生凤毛麟角。由于问卷过程有研究人员进行指导填写,指导填写注意事项,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122份,经过核查所有全部有效。下面就问卷的具体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导师制管理调查分析

下面对有关导师制问卷的问题进行逐一描述和分析。首先对大学本科阶段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方面,有118名学生认为有必要,占967%,只有4名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不到5%,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是赞同实施导师制的,认为在大学实施导师制很有必要。关于对学院导师制了解的程度方面,有88名同学对学院的导师制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占学生总数的721%,如下表所示,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学院的导师制比较了解。这也说明学生对导师制的实施抱有很大的期望,对导师制的实施比较关心。

问到导师可以指导几名学生合适时,有79名同学认为,指导教师带1-3名同学合适,39名同学认为指导教师指导4-6名学生合适,两项占学生总数的875%,指导超过7名学生被认为太多,指导效果受到影响。学生在访谈中认为,指导教师每届不应带超过4-5名学生。指导教师本来在教学科研就非常繁忙,指导学生过多会对指导效果产生影响。学生希望指导老师带适量的学生,师生交流时间有保障。

学生在选择指导教师方面有什么倾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在选择导师时,比较注重教师的性格,有53名同学认为,教师的性格是他们选择首要考虑的标准。有一部分学生对科研成就及教学成果比较看重,分别占总数的213%和246%,学生对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考虑不多。对学生的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对指导教师并不了解,而且指导教师大多由学院指定安排,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小。学生对上过课的教师有所了解,但对不了解的老师有点惶恐。经过交流,学生发现自己的指导教师的个性对指导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关注教师的学术与教学成就,这部分学生学习比较努力自觉,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

问到学生与指导教师一个学期交流频率时,有45名学生一学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1-2次,56名学生每学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到3-4次,奇怪的是竟然有3名学生一个学期一次也没有与指导教师交流,这与学院的要求相违背。

学生与导师联系的实际情况怎样?有46名学生认为是导师主动找学生进行指导,占比为377%,还不到一半。学生主动找导师很少,只有18名學生,占比不到15%,认为双方主动联系的有34名学生,认为双方都不主动的学生有24名,它们分别占比为279%,197%。

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电子邮件、电话短信、qq微博微信以及面对面交流等。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方式主要还是面对面交流,占比近70%,其次是qq微博微信,20%的学生选择这种方式进行交流,采用电子邮件和电话短信交流的一共不到10%。

本研究还就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93名学生选择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占总数的763%。有8个学生表示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还要21个学生表示一般。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学院的导师实施比较满意。

学院在导师制管理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促进导师制实施的顺利进行。如何让导师制实施更有效果?调查结果看,选择最多的分别为丰富师生交流的形式,增加师生交流的频率,减少导师指导学生的数目,均超过半数以上学生选择这三项,这说明学生渴望与教师有更多的交流时间,更丰富的交流方式。

影响学生与导师交流最多的三个因素依次是:1.老师大忙了,没有时间;2.跟老师的时间不吻合,总约不到一起去;3.不知道找老师说什么。第一个因素的问题比较普遍,说明有相对部分指导老师对导师制重视不够,忙于自己的科研与教学,对学生指导等育人工作心存敷衍。第二个因素方面,学生应该尽量以老师的时间来安排,学生只有与指导教师紧密联系,找出合适的时间与导师见面。第三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关,教师没有布置一定的任务给学生,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也就提不出问题。

学生在实施导师制后收获最多的三个方面依次是:1.学会学习,指导学习方法;2.获得学术、科研活动经验;3.对本专业考研,就业相关情况有所了解等,其中学生第1项的最多,达74名,占总数的607%。通过实施导师制,学生可以学会学习和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一部分学生认为能从教师那里获得一些科研活动经验,也能了解到本专业考研就业的相关信息。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2.导师制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3.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等三个方面。问题的关键还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为了导师制实施的顺利进行,学院定期对导师考评,如选出年度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等方面。对教师评价的必要性的调查可以看出,认为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达96名,占学生总数近80%,从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有必要。但也有20%强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或无所谓对指导教师进行考评。

问卷调查了学生从导师制的实施后在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调查发现,学生在导师制实施后,自学能力提高的占566%,其次是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提高占238%,在创新能力方面提高的学生最少,不到10%。

导师指导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进行定期见面指导,并对学生进行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或项目,让学生在自学和教师指导下完成。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和作业并不令人满意。30%的指导教师较少或从来没有给学生布置指导学习任务或作业。一般情况占到60%,布置较多任务或作业的老师不到20%。

四、讨论

从上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导师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获得学术科研经历等方面收获较大,对导师的满意度还比较满意。但是导师制的实施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师生交流、指导质量、师生参与程度、导师重要性认识等方面还需要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1.规章制度建设与完善:如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导师制培养协议;专业论文写作要求,科研训练等。2.档案管理、信息跟踪与反馈:从本科生导师选拔,确定指导开始,启动全程师生互动反馈机制,如设置学生小组长负责反馈学生信息,包括教师指导信息,学生活动信息等等。3.辅助决策,注意协调:导师制管理可以从局部开始,抓具体环节落实,也要站在导师指导过程的开局出发,抓住关键环节。在导师制管理过程中,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配制,让学院领导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院资源组合最优方案,发挥指导的最高效益。4.服务保障,严格程序,监察督促:在导师制管理环节中,严格执行各管理环节,坚持原则,把好质量关,积极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

通过以上导师制管理的改革与完善,学院将形成一套符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健全的导师制管理体系与机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结论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高校管理与育人的好形式。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能反映高校对人才培养重视的程度及管理水平。本文就二级学院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导师制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学生对导师制提出的各种建议,作者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由于学校和学院体制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落实,考核不到位所致,真正落实本科生导师制需要学校、学院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注解:

①胡红辉,女,助理研究员,湖南衡山人,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钿,宋捷,拜根兴.“2+ 2”人才培养模式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分析—以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基础部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9月专辑:88-91.

[2]苏益南.完全学分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1):68-70.

[3]左军,杨碧瑜.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J].教育研究,2009(10):194-195.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导师制本科生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