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创业教育创新的实践和探索

2016-05-30李晚晴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李晚晴

摘 要:文章通过对温州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分别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和机构设置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75-02

自“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出现至今,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研究,便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广受推崇。我国的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国内对创业教育也日益重视。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业类课程或培训,兴建了创业实践园,但在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良好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发现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理论教育不完善、教师指导不到位、教育流程不系统等。因此,创业教育在模式上还需要反思和探索。

为此,我们对温州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三所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与之就创新创业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调研方法及样本选择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典型调查、实地观察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江苏、浙江地区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较早,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教育流程和体系,因此本次调研选取温州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为调研对象。在每所学校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实地观察和访问调查。在调查人员的选择中,主要是这三所高校的创业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创业教育指导老师和部分在校生。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创业课程开设情况

此次调研的三所学校均开设了一定量的创业课程,并且均为区分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两门课程单独开设,主要有创业必修课、创业选修课和创业培训精英课程。其中温州大学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还成立了创业学院,专门负责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

温州大学的创业学院负责了涵盖全校所有与创业有关的工作事项,如创业课程、创业园、重创空间、创业赛事等等。其中温州大学的创业课程体系比较成熟,开设了“创业管理双专业双学位班”,针对这类学生,创业开设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创业实践三个大模块共14门必修课程,共计512个课时。除此之外,温大还开设了创业先锋班(辅修专业)、经理成长班(校企合作培养)、企业接班人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创业班、奥康电子商务创业班等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等,针对不同的班级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报名参加不同的班型学习。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学院则主要负责创业培训、讲座和基地建设。该校的创业课程开设与温大有相似之处,都是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校招生,开设各类型的创业培训班。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课程的开设则是归口于招生就业处、团委、学生处三个部门,三个部门各有侧重的开设创业培训班,招就处侧重于创业实践的培训、团委侧重于创新科技、学生处侧重于创业理论教育。另外,南京工业职院的创业教育还同学校的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在工商管理学院开设必修课,面向全校开设选修课。

(二)创业师资配备情况

温州大学创业学院现有专职人员10人,人员配备到位;校内外兼职专家、教授、教师70多人,其中企业家、创业指导师32人,KAB、SYB项目师资42人,创业师资充足。

浙江工贸职院创业学院配备有8名专职人员,其中管理人员3人,专职教师5人,人员配备比较合理,明确分工,专人专岗。

南京工业职院的创业管理人员同样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归口于招就处、团委和学生处,招就处负责基地和实践教育的管理、團委负责创新和赛事等事项的管理、学生处负责创业理论教育的管理,三个部门分别有一名专职人员进行创业管理工作。另外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则主要依赖于学校的工商管理学院的专职教师。

(三)创业教育机构设置情况

在此次调研的三所高校中,有两所院校成立了创业学院,创业学院设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教研室。温州大学的创业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教育管理科和创业发展研究所三个科室。综合办公室负责创业社团、创业文化活动、创业园区管理等事宜;教育管理科负责创业师资管理、创业课程管理、创业培训等教务管理等工作;创业发展研究室负责创业教学、创业理论研究、创业指导、会议等学术工作。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职业学院的创业学院的工作则主要是日常管理和教学两个方面。日常管理主要是对创业园、师资队伍、课程安排的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则是完成全校的创业选修课程、创业班、创业讲座、培训等。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则是成立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招生就业处处长兼任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主任,负责学校的创业培训、讲座、创业基地建设、创业项目的遴选等工作。

三、改进创业教育工作的措施

目前众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是在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如创业课程如何设置、创业教育如果归口、创业师资力量如何将强等。笔者认为,改进创业教育的根本性方式是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一)提高认识,强化对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

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第一步是要坚持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跳出“就业观”和“学科观”的局限性,充分认识到了创业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校要逐步完善创业教育的制度,将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并且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并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由主管校领导挂帅,成立由就业创业工作部门牵头,创业教育教师、创业指导专家参加的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整合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指导工作;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设立创业教育发展研究专项资金,配备充足的创业教育师资,切实推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二)设立专门机构,具体推动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

目前许多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大多数是归口到招生就业处或者团委,责任不明确,这样的话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工作难以推动实施的情况。所以如果要從根本上改善创业教育的管理工作就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这个机构需要兼顾有行政管理部门和一般二级学院的职能,切实推动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另外创业教育课程是实施创业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要将创业教育与学校专业特色相结合,与人才培养质量相结合,着力打造具有美院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具体负责制定创业教育教学计划,修订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确保创业教育课程顺利开展。通过创业教学的开展,在广大学生中普及创业知识,树立创业理念,提高创新能力。

(三)构建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

创业教育的深入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既有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又有相应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我校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高校校可以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面向学校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打造一支创业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创业教师队伍;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弥补教师创业、从业经历的不足,提高创业教育实践指导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聘请企业界人士任兼职教师,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创业教师考核标准和激励措施,引导更多的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积极投身创业教育教学工作。

同时,高校还应该多吸纳工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学等经济管理方面的高学历人才,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管理注入新血液。

(四)进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校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许多高校没有单独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必修课,而是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这门课程之中或者举行相关的创业培训和讲座,整体来说创业教育的课程不成体系。

虽然创业课程和培训在对于创业教育有一定作用,但从长远看,若要提高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准、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就必须要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应该在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创造自己的职业,而非仅仅是的“创办企业”,因此开设系统化的创业课程十分必要。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先开设1-2门的创业基础必修课后,增设几门创业选修课,如:公司法、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同时将创业课程和创业培训、创业讲座相结合,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艳,闰国栋,孟威,权宇彤,逯家辉,滕利荣,盂庆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2]李慧清.创业环境约束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GEM和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协同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83-87.

[3]张婷.蒂蒙斯创业教育思想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7(6):5l一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