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阅读
2016-05-30罗鹤军
罗鹤军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耳畔响起熟悉的旋律,我的思绪又飞向遥远的童年,在那里,有两件事让我在心底埋下了阅读的种子。
上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老师给我们每人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这是我最早阅读的报纸,半年订价三角六分。从此我眼巴巴期盼着每周周四,那是报纸到来的日子,我盼望着从老师手中领到油墨飘香的报纸。每一期报纸从头至尾包括中缝,我一字不落读了一遍又一遍,《小刺猬》与《知心姐姐》这两个栏目最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读报纸,看天下,那时我感到无比幸福,为自己感到自豪。报纸读完后,我用心地压平,把它整齐地夹在父亲亲手为我制作的简易报夹上。
放暑假了,我还惦记着我的报纸。星期四一大早,踏着草地上的露水,翻山越岭来到学校取报纸。住在学校的周校长刚刚起床,他在自来水池前洗漱,见我来了,笑着说:“邮递员叔叔九点钟才来,你先玩一会儿。”于是我便坐在棗树下,听画眉在绿树丛中歌唱。报纸取回了,我带着喜悦与兴奋踏上了回家的路,边走边读,不知不觉家就在眼前了。
有一次,我正沉浸在读报的喜悦中,一阵狂风卷走了我心爱的报纸,我跟在后面追,报纸像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低,最后落到一条垄沟里,我小心翼翼地抓住岸旁的野草,费了千辛万苦总算把湿漉漉的报纸给捞了上来。我小心地把报纸收好,把它当作宝贝一样拿回家展平,放在阳光下看着它晒干,对自己的不小心懊悔不已。
童年远去了,我的那份报纸在哪儿呢?
还有一件事记忆犹新,上五年级时,语文老师杨先生要求同学们买课外书,读课外书。回家后,我惴惴不安地向父亲转达了老师的要求。父亲眉头一皱,我理解他的难处,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人的肩上,一个月的工资才35.6元,他迟疑了一下说:“买什么书,学校里的书还不够你读?”我委屈地把父亲的话告诉杨老师,杨老师为我写了张条子,上面有这样一句话:“罗师傅,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恳请您为您的儿子买上几本课外书……”看了杨老师的亲笔字条,父亲二话没说,给了我3元钱,让我自己去书店买书。而且以后每个月都给我3元钱,专门用于买书。那是1985年的事了,我用这钱买了《给少年们的小说》《365夜故事》《外国童话故事选》《武松》等,这些书被我读破了读烂了,它们是我童年生活的良师益友,是我宝贵的精神食粮。
童年远去了,我的书在哪儿?
是的,阅读是一颗种子,尤其童年的阅读,它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显示力量,我并不知道,但总有一天,它会悄悄绽放,绽放出它无比强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城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