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教育的另一种美德
2016-05-30何孙秦
何孙秦
作为教师,难免有过这样的困惑:我们精心设计和用心打造的教育有时收获甚少,甚至背道而驰。林格先生用平白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卓越的思想在《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一书中,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另一种美德 —— “柔弱”。
老子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意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浑身是软的,死了才硬邦邦;草木活着的时候,非常细腻,死了才干枯。所以说,坚硬的东西往往是死了的东西,活着的,反而是柔弱的东西。同样教育也是如此,有生命力的,有活力的教育,应该是“柔弱”的。
正如林格先生在书中所说:“要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教育者应有一个美德——让自己变得柔弱起来。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才能缩短孩子的心灵与你的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这里的“柔弱”有两层含义,一是柔软,即作为教育者,放下自我,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柔软,让孩子的心灵愿意靠近;二是示弱,敢于“装傻”,勇于做“后知后觉者”,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非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校长时,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上前及时制止,同时让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于是,陶行知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这时,陶行知掏出了第四颗糖,说道:“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陶先生正是以柔软的胸怀,轻而易举地感化了学生的心,圆满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让每一个教育者都受益匪浅:想要教育一个人,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心态,宽容的胸怀。凌驾他人之上,对立斥责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成效,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柔和的气息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
诸如用酒精消毒,浓度太高,反而会形成屏障阻止后续的酒精渗入,消毒效果不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使之渗透进去,方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教育也是如此,对待孩子的错误,不妨柔和处理,也许效果会更佳。
不仅如此,适时的示弱有时也会使教育事半功倍。一次研讨活动,两位老师执教同一篇课文,教学思路大致相同。
第一个上课的是位语言素养极高的年轻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辞藻华美,文采飞扬,尤其那抑扬顿挫的配乐朗读,更是赢得听课师生的掌声一片,可是课堂上学生却表现平平,主动参与极少。智者形象的老师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让我们始料未及。
另一位老师稍许年长,普通话里夹杂些地方方言,课堂上惜字如金,遇到难点,就把问题推给学生。学生读文、提问、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看似愚钝却十分智慧的引导,极大地凸显了学习的主体,整节课该老师言简意赅,四两拨千斤,却能极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纵观这两位老师,第一位老师过多的自我表现无情地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权利;第二位老師说得少,却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嘴巴的品质是耳朵培养出来的。教育专家兰海曾说过:“当孩子面对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的时候,他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学习这个无所不能的人,追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另一个选择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这个人什么都能做!”
因此,课堂中的师者形象不宜过于凸显放大,而应适度柔弱,适时退隐,不与学生“抢风头”,不与学生“争镜头”,把“舞台”留给学生,把焕发精彩的机会让给学生。而事实也往往证明,适度示弱,低调地与学生合作探讨,不仅不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反而能赢得孩子的尊重,把话真正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林格先生认为:“要让孩子敞开心灵,教育者自己必须变得柔弱起来。”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打开教育的另一种视野——以柔软的胸怀、示弱的美德,传递尊重与信任,彼此感应心灵,让教育真正地发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