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常态下基层财政之困
2016-05-30刘民玲
刘民玲
【摘 要】作为一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又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阵痛,体现在政府财政上便是财力紧张,负债过大,流动性不足,严重拖累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造成财政困局的原因以及如何走出当下财政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财政困境;增幅放缓;需求增加;開源;节流
近两年来,很多地方财政是“钱荒”一片,出现了寅吃卯粮,相互拆借,赊欠度日的局面。本人相信这不是个例,在很多落后的县乡都存。新常态下如何使政府财政成功脱困,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着实拷量当地执政者的艺术水平。
造成当下困境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收入增幅放缓
1.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我国广大的县镇经济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表现在地方财政上就是收入增幅放缓甚至减少,尤其是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地区。
2.受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来使经济提质增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比如降税免费、淘汰落后产能等,这对一些优质税源还没有培植起来的欠发达地区经济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3.“营改增”全面实施。今年5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这对于一些主要依靠地税过日子的地方,依据现行的收入分成政策,地方收入临时势必会减少。
二、刚性支出需求持续增加
1.近几年来民生保障支出持续增加。如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近几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扩面、提标。这些政策性支出一般都是由各级财政分成负担的,这些支出的增加势必加重当地财政负担。
2.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增加。针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国家相继启动了一系列的民生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上级一般只拨付建设资金,配套资金一般由当地财政负担。
面对既已形成的财政压力,如何化解当下困局,是每位财务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是开源,增加税收及各项财政收入。
首先要培植优质税源,从转方式,调结构入手。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数量取胜的粗放的增长模式。对于已落户的企业,支持设备改造升级,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增大规模企业对财政的贡献力度。同时要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效发挥优势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培育起具有内生发展动力的优势资源企业。
其次把握政策优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国家这些年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以帮助地方经济自身造血,增强发展后劲。对这些政策措施,地方应该积极应对把握,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
二是节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
首先要节约日常经费开支。一是要减少“三公”经费开支。制定严格的财经管理制度和机关办公制度,规范经费管理,严格审批。二是要整合办公资源,合并相关的职能机构,减少人员和费用开支。
其次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严格管控。一是形成正确的政策决策和形式机制,杜绝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二是严把投资评审关口,加大项目投资评审力度,严格执行项目“开工、验收”双审机制。三是善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适度引入BOT、PPP建设模式,以缓解政府当前的财政压力。
从开源与节流入手,多措并举,各地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之路,化解当下财政之困
是税收收入增长乏力。主要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新的增长点不多,出口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二是预算收入不确定性加大,土地财政依赖症严重;三是财政支出压力加重,收支矛盾加剧。
作为一名欠发达地区的基层财务人员,近两年来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困难多、压力大、财力吃紧,靠举债过日子的现象。基本工资保障困难的现象。这种感觉更为明显从2015年年底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县、乡级财政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吃紧,甚至有些地方连最基本的工资发放也出现了问题。归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一是前些年一些地方大搞的土地置换项目,而没有科学的政策规划和及时跟进建设,后期拆迁安置成本大量上升,造成了预算的严重超支;二是近几年来,连续几次提高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这也造成了财政支出的一大部分支出;三是近来受世界经济遇冷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税源减少;四是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一定的减税政策也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两个方面,一是形不成优质税源,没有固定的税收入财政;二是形不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一个好的企业,能够对当地经济产生有效的带动效应。但是如果是引进因此,增加财政收入的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改变招商引资的方式入手,引进、培植一批优质的税源企业。
参考文献:
[1]胡颐新,建立乡级财政促进开源节流,理论月刊, 1992(02):46-47.
[2]羊怀芝,朱同球.求平衡重在开源节流,中国财政, 1992 .
[3]徐保成,对乡镇财政体制的思考,浙江财税与会计,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