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比较研究

2016-05-30孙百林

科技风 2016年12期
关键词:运动训练中专体育教学

摘 要:随着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体育锻炼不仅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而且也是各大高校关注的热点。即便如此,外界对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这两大板块还存在着争论,多数教师一直把两者看为对立的关系,这不仅会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还会让学生的素质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本文就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之间的关系做以异同比较,希望可以借此探究加深教师对其二者的理解,让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得到共同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异同比较;中专

从身体素质而言,体育锻炼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从专业角度而言,体育专业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

其中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是在中专高校中比较受重视的科目。但同时,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而运动训练则是竞技体育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人们总是习惯于关注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而忽视了对学校体育的关注。其实,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出现无非是人们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的还不够深刻。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虽各从其主,但是其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体质,同根同源的相似性使得我们更应该摒弃原有的偏见,重新加深对其二者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专高校中体育教学的更好发展。

1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相同点

从年龄阶段来看,中专学生大致都处于高中和初中之间的年龄层中,由于青少年时期的叛逆心理作祟,他们对于竞技体育中刺激的运动训练都抱有极大的兴趣,而对于学校体育中的体育教学环节则会产生倦怠心理。

针对如此矛盾的心理状态,教师有必要对其二者的共同点做出分析。

1.1 两者都是以培养人和塑造人为目的

众所周知,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他们的意义除了体现在增强身体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还体现于磨炼学生心智,提高运动水平,拓展自身潜能等方面,总而言之,塑造人和培养人才是二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1.2 两者都受到学生心理、身体素质的影响

由于各大中专高校的学生年龄尚小,因此,无论从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而言,他们还不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而这些特质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课程中却被淋漓尽致的显现了出来。

倘若在教学中少部分的学生因身体不适而不能安排体育活动,则整个体育教学以及运动训练的教学进程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1.3 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不仅拥有相同的人文理念,而且从运用教学器械等方面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比如中专高校的学生都会学习训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二者利用体育项目既作为教学内容又促进竞技训练的技巧。

2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比较分析

2.1 实施内容的比较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专的体育课程不断地在受到重视,学校不仅希望能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而且教育部也希望通过体育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进步。

通过适当的体育教学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释放学业压力,久而久之,也会使中专的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顾名思义,运动训练指的是为了在竞技体育中拿到优异的名次,而采取的高强度、高压力的训练方式。

它的实施内容不仅仅包括了大量的体育训练,还涵盖有心理素质调适、战术布局安排、意志磨练和专项训练等内容[ 1 ]。

其中教师还需要对每个参赛学生的身体素质,擅长的竞技项目和近期的训练状态来进行完整的评估,如此才能使学生以最良好的姿态应对比赛。

2.2 实施的指导思想比较

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简单明了,即根据教育部的文件指示,通过教授适当的体育锻炼项目来加强中专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培养一定的体育项目为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缓解学业竞争中的压力。换句话说,体育教学就是完全以学生自身意志为主的体育锻炼教学。

运动训练则恰恰相反,虽然也是以增强体质,培养兴趣为前提,但是,在竞技项目中,运动训练更强调最终的结果,也更能折射出一个学生的意志力,它有时甚至代表着某个中专学校的体育水平。

因此,运动训练是完全以竞技比赛为主的教学方式。

2.3 对学习者的影响比较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体育梦想,而最终能够实现梦想的却寥寥无几。这句话就是在间接地阐述着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对学生的不同影响。

首先,从体育教学来看,由于体育教学从属于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因此,其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引导”上而已。

中专高校的体育教学都是从接触、了解某个体育项目开始,以掌握基础技巧为结束的教学模式。其對学生而言,是希望他们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即“一专多”,这样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是不必精益求精,只需懂得基本运用即可。

其次,从运动训练来看,由于需要代表个人、班级甚至中专学校参加竞技比赛,因此,运动训练会赋予学生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竞争压力。其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了解,更是一种技术、运用上的完美苛求。

因此,运动训练对于学习者的影响不仅是技术的纯熟,更是心理、意志上的强大坚毅。

3 结语

经过以上的异同比较不难发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是整个中专体育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它们既拥有共性,又存在着差异,它们肩负的责任不一,但却相互渗透。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教学者对其两者的关系有重新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中国运动训练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作者简介:

孙百林(1976-),男,汉族,辽宁人,本科,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运动训练中专体育教学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人在篮球运动中是否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