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音乐情趣性感受音乐艺术
2016-05-30卢彩霞
卢彩霞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随着初中音乐教材的改版,迫切要求音乐教师弄清、吃透新课本的编写目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新教材中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进一步感受音乐学科的艺术魅力。
一、挖掘音乐的感受性,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
音乐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特征的学科。因此,人们很难用语言描述其具体特征。初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对音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完全处于音乐氛围中,充分体验音乐表达出来的情感。例如:学生比较熟悉的《长江之歌》这首乐曲,如何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其中雄壮的旋律?怎样才能感受那气势宏伟的场面?为了让学生得到真切的感受,笔者从网络中搜出这首歌的MV并通过多媒体播放。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把其中旋律线划出。1=F 4/4 3 4| 5315|6- -23| 45 54 · 3|3 - -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首歌中旋律线走向,从而直观地感受到那高亢的旋律,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接着,我们采用轮唱的办法,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另一组跟着学唱,相互之间交换进行;再让一组唱曲谱另一组加歌词,也互相交换地进行。从而调动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二、挖掘音乐的人文因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如果从广义的音乐教育划分,那么初中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义务阶段的音乐教育具有特定的涵义。这是因为基础音乐教育比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教育都更能体现其本质。音乐教育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品格塑造,有着明显的育人功能与特征。因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中小学开展音乐教育并不是要培养什么音乐家,而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并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是要通过音乐教学培养音乐家。其直接的根本目标是育人。因此,我国的音乐教育目标揭示了初中音乐教育的本质,清晰地阐释了义务阶段音乐教育的目的。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弄清一个重要观念:义务阶段的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以体现学生获得审美能力为目的。例如:作品《春天的脚步》、《希望的田野》、《故乡的云》等。所以,初中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的过程,让学生初步获得审美能力。
三、挖掘音乐艺术的表现性,构建互动音乐课堂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因而,音乐艺术具有一定的表现性。音乐艺术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初步获得审美能力,加快学生高尚人格的发展。优秀的音乐作品为什么总能深深地感染我们,就是因为它有着和谐的节奏与优美的旋律。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练习,而需要给学生参与与表现的空间,获得享受音乐审美的乐趣。所以,教师应该把教材看做一个着眼点,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之美。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这首优美的乐曲时,按照这首乐曲中的各段音乐节奏重新编排几组简单的舞蹈动作与击掌拍节奏以开展课堂互动。如根据第一乐段中的“5 53 i i6 5i 63 5-|| ”,编排一段蒙古族舞蹈“拉马扬鞭“。然后是“5 · 6i · 62 · 3265- ||”,这是东北秧歌中的“秧歌识字步”。最后,根据高潮部分中的节奏,采用三种不同的击掌拍节奏的形式完成。通过这样的音乐欣赏,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挖掘教材中的情趣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并不只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乐趣。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旋律填空。例如:11| ( ) | 5 5|5-| 44 | ( ) |23|1-||。当学生思考后,能把它正确填起来,共同演唱。基本会唱后,开始讨论这样的创作是否悦耳?哪些地方好听?那些地方不好?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这样,开始的时候设置两个空,然后逐渐增加到三个、四个……然后开始填歌词。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实践与创造能力得到培养。1=D 2/4 11| 34|55|5- | 4 4|3 1|2 3|1-||。教材中的情趣性得到了挖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应该说,进行简谱教学是所有音乐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问题。因为学生认为简谱是最乏味的知识,参与率非常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让简谱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五、挖掘音乐题材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
新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但是,这样的情境中往往包含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挖掘课本中编者在情境中设置的问题。问题的设置总存在一定的目的性与适应性,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要提出具体问题。而目标是问题的方向与依据。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太难或太易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为了培养学生对问题思维的感知能力,就要找出悬而未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对乐器的兴趣,笔者从网络中搜集了很多当今非常流行的通俗歌曲,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学着演唱。然后,把准备好的乐器拿出来要求学生把这些流行的通俗歌曲吹奏出来。学生听说要让自己吹奏,立即来了兴趣。于是各显神通,随即熟悉的旋律便在耳边响起。因此,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指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初中音乐新教材体现了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新编教材的使用还在探索阶段,可能很多老师感觉不太适应。但是,只要一线音乐教师多探索、多挖掘,就一定会挖掘出新教材的编排特色,从而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