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考的化学试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6-05-30尚德善种苹莉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化学试题解题能力高考

尚德善 种苹莉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高考试题特点,以实例分析如何在化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考 化学试题 解题能力 培养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的比重也较大。因为高中所学内容较多,在高考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复习学习。所以在此期间,教师除了将化学知识点进行串联教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化学试题解题能力。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高考试题特点

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本文通过对历届高考化学试题进行探查,发现试题除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解题技能外,更重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与问题的解析,让学生更快速地找出有效的解题方法解答问题,考察学生对不同题型的解题能力。

(一)结合热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于解题技能

对上海市2013年化学高考试题进行观察,发现此次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化学反应原理上,比如常见的金属氧化后还原反应、化学热效反应、元素周期规律和电离平衡等。

例如在试卷选择题的第三小题中,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而232Th可以转化为232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232Th转化为232U是化学变化 C·230Th和232Th化学性质相同

这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原子结构和原子量之间的概念,难度并不大。此外本次高考,还将社会的热点和化学的知识结构结合一体,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增强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飞行试验,考察学生对经过加工的餐饮废气有和汽油、煤油等的检验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探究和体验的考察

试卷中还考察了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阶段的方案设计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观察、逻辑推导、整理、和创新能力。如在选择题的第八小题中,此题以点心的包装中的脱氧剂问题为背景,将氧化还原、热效应和原电池原理风有机结合为一体,考察学生综合知识与解题的能力。在四十二题中,将实验室中的二氧化硫尾气吸收和工业废气的脱硫排放等原理相融合,通过对石灰粉,将石膏和石碱的化学反应流程图进行分析,对比两者的化学反应指标,从而找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将石灰和石膏对工业废气与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的化学中和过滤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对,让学生设计一个更为方便且有效的,能够实现物料循环利用的烟气脱硫方案。由此可以看到,学生在化学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化学实验探究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解题能力在化学高考复习中的培养

(一)整体解题法

所谓的解题的整体解题法,是从题型的全局上观察,充分挖掘题目的有效信息,快速准确地找到切入点,将复杂的题型简单化,达到精准解题的目的。如在2013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选择题第五小题中:374℃、22.1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

A·显中性,PH等于7 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特性 C·显酸性,PH小于7 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

分析:这道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信息量的掌握,要把握整体信息量,就需要从“含有较多的H+和OH-”这一化学性质出发,由题中所述可知,水质呈现中性,所以当PH值小于7时,超临界水灰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特性,所以正确答案选择B。

(二)逆向解题法

逆向思维解题能力又称反向思考,就是不按常规的顺序,而是由果到因。通过特定的思维性将题目简化后,进行解答。这一方式的使用需要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性,懂得打破常规且对基础知识较为熟练,在使用此方式解题也需要特定的题型。比如在试卷中的第二小题: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A·都是共价化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结构 D·互为同素异形体。

分析:单冲题目无法找出有效的信息,那么就需要从答案中寻找突破点。此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和物,氰酸铵在加热后会转变为尿素,两者的分子结构并不属于离子或共价化合物,也不为同素异形体,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三)极端解题法

极端解题能力是通过对试题进行假设,设置理想状态下的变化或者比较容易解题的值,然后把求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作对比,通过比较后获取正确结论,长应用于选择题的解题中。字试卷二十二题中: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态),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Cu2+和SO42-)加入足量的NaOH,产生蓝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A·9L B·13.5L C·15.7L D·16.8L

分析:此题主要是运用极端解题法,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可以得知,铜元素的原子数量为64,氧元素的原子数为16,根据化学中学习到的物质的质量公式有12g,得出0.15mdCuS和0.075Cu2S时,那么电子转移的数为0.15×8=1.2md;0.075×10=0.75md,由于两者之间的体积比例为1:1,则假设NO为Xmd,则公式为3X+X=1.2,最终得出X=0.3,那么气体的体积就为0.6×22.4=13.44L,设4X=0.75,得出X=0.1875,气体的体积为0.375×22.4=8.4L,采用排除法,正确答案为A选项。

(四)规律解题法

规律解题法就是按照化学变化的正确形式和状态,逐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累积,把握化学变化规律,如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规律、金属可燃性、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等。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试卷解题的规律,培养解题的能力,是保证在化学高考中获得较高分数的保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评价课题组,肖小明,周学良.2013年湖南省高考化学学科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建议[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02:48-64.

[2]郑海燕.化学高考复习策略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63-164.

[3]顾玉.例析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68-269.

猜你喜欢

化学试题解题能力高考
高考化学试题解答有效争分策略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0年高考化学备考建议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