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的重要性
2016-05-30马彬
马彬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是一项重点教学科目,由于阅读训练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孩子的理解能力,因此必须要从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语言能力方面做好学生的阅读训练。本文系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教学提出了一定的参考建议,希望能够对同业者引起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训练 重要性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新课标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中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但是,实际中很多学生在接受阅读训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逆反情绪或者不配合的现象,这让很多语文老师异常头痛。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阅读训练的目标
对学生重点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利用抒情性课文,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啄木鸟》、《燕子妈妈笑了》等含对话的课文,读中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引发学生朗读热情,优化朗读训练,重点指导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了各种动物的不同本领。让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尝试合作,营造互动的学习气氛。
二、阅读训练的作用
1.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训练的第一个重要之处就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小学生做阅读训练,让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地提高阅读量,积极参加阅读训练,掌握更多的字词句和语法,加大阅读理解能力。相比较传统课堂教学那种生硬、强制的方式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显然更具合理性,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以阅读兴趣为引导,将正面的、恰当的读物呈献给学生,这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2.提升语文素养,并激发想象力
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则必须以学生理解能力、领悟能力的提高为前提。进行阅读训练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让学生对各类常用的字词句、语法、句式等有更好的理解,对于语文阅读材料的主题思想、内涵意义也会有透彻的了解,这往往会激发学生对读物阐述的故事、情境的联想和思考。比如,灰姑娘的童话故事,孩子们首先要能准确领会故事的内容和意境,然后才会在脑海中产生联想的画面,这就是想象力的激发。小学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就是孩子产生想象力、锻炼联想能力的起点。强化语文阅读训练,激发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有利于让小学生在各科目的学习过程中透彻领悟原理和技巧,掌握学科中心和规律,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3.调节教学节奏,优化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授课节奏容易产生变化。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就是要借此来调节课堂节奏,让学生保持在最佳状态。当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举止不安分、有小动作的时候,不妨安排一个阅读任务,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一段落进行阅读,找到其中的一些语法修辞。比如,在新课文中,让学生找到某一段文字中使用了比喻、排比、顶针或其他的某种语法、修辞,然后鼓励大家发言介绍自己的发现。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放到需要阅读的段落中,去寻找段落中到底有哪些语法和修辞。这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就是阅读锻炼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力的过程,更是让学生专注课本内容、认真听讲、停止小动作或散漫情绪的有效尝试。
三、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1.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张志公先生说过,“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舍弃那些无助于孩子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而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则要坚持训练。在新课程视野下,语文言训练应该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必要学习的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语言训练要融合在新课程生机勃勃的教学中,不着痕迹,同时又扎扎实实。
2.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如《我要的是葫芦 》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教师提问:你觉得小葫芦可爱吗?可爱在什么地方?你能读出它的可爱吗?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理解、 感悟 ,然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想象这棵葫芦的样子,最后让学生结合图,自己组织语言来描述。教师设计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语言训练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
3.引导学生涉猎课外阅读素材
学习课文中 ,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可以引导学生涉猎部分课外教材,通过此种方式来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如《白杨 》一课的教学中,在学习白杨树特点时,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用了“高大挺秀”一词,引导学生看一看白杨树,对作者的描写有什么疑问?让学生体会作者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这个词,是作者夸赞白杨树,告诉我们那普通的白杨树不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丽。通过课外教材辅助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生才会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完整的理解,才能谈得上运用。
四、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语言技巧的基础。小学生语文阅读训练在吸引学生培养语文阅读兴趣,提升语文基础水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思考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灵活设计阅读教学方案,多形式、多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毓秋,张厚粲,李彬,等.中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结构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03).
[2]罗照盛,张厚粲.中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