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通过金融学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016-05-30李安荣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

李安荣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金融学教学改革实践已经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实现方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迅速提升。本次研究则是从金融学教学改革入手,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丰富我国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储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金融学科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新速度已经能够推动各方面文化内涵的提升,高等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已经逐渐突出,金融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如何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做好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摆在金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全新课题。

1 金融学教学改革必要性及迫切需求

1.1 金融学教学改革必要性

金融学教学的重点是基于开放视角去探究金融市场中金融运行状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金融的基本性质已经发生明显变化,金融活动也开始倾向于市场性,金融交易则迈入到国际化的范畴当中。其中保险、证券等各种基本的融资性质的交易逐渐走向国际化,涵盖范畴与内涵外延得到全面拓展,国境限制功能已经逐渐弱化。至此,我国金融发展已经逐渐走向以全球化为经济核心,发展空间逐渐广阔。为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丰富我国金融市场当中的人才储备,金融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金融领域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最终去参与到全球金融竞争之中[1]。

1.2 金融学教学改革是金融学教育的迫切需求

金融学自研究初期已经经历了全新的发展,由传统的宏观抽象概念演变成为一种具体的市场化研究内容。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学已经逐渐走向市场化、工程化、技术化、具体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当前金融学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核心之所在。现代高等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学生对学科的掌握程度。如在金融学教学改革实践当中融入财务学、信息学、会计学、计算机学与数学等多学科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更多掌握金融学领域的内容拓展与延伸,更好地适应未来金融学的发展与变化,成为一名综合素养较高的金融学应用人才。因此,可以说金融学教学改革是金融学教育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2 金融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途径

金融学教学改革在高校当中的实践探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作用显著。国际金融课程作为一门国际金融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阐述的重点学科,对学生了解与掌握金融发展动态,实现国际金融活动的相关操作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教学资源更新

传统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数以传统的多媒体演示为基础教学资源,以金融学教材为主线,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也以教材内容为主,导致教学资源枯燥乏味,教学时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在金融学教学改革中首先要做好教学资源的更新,革新传统多媒体文稿演示方式,适当的引入教学实例。在文稿制作与资源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对当前金融领域的最新趋势作为授课主要材料,并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引入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在最新的金融事件中了解金融学,拓展对知识信息的储备量,增强理论性与实践性[2]。

2.2 教学方式更新

教学资源是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基础,而教学方式的更新则是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其个人学习状况必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不同专业学生对于金融学教学需求程度有所差异,想要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的,则应该结合具体需求做好教学方式的更新。例如,对于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国际金融学最重要的是理论基础课程,在进行金融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基本理论的解读与阐述,引导金融实事在课堂教学之中,丰富与拓展学生基础理论的掌握状况。而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国际金融学的学习则是使其具备金融操作与实践内容,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则应该注重具体实践课程的教授,引入外汇市场的具体操作做好教学及教学准备工作。可见,教学方式的更新应该尊重学生对于金融学的主体需求,确保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同时,还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在日常金融学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则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让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在充分接受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能够了解国内、国外金融领域的相关案例,增强自身的求知欲,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3]。

2.3 教学评价创新

金融学教学改革时效性需要依据教学评价做好衡量。在开展教学评价过程中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要保证评价内容设计符合该专业目标,让学生最终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与定位。

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金融环境的改变需要大量的国际金融应用型人才,我国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丰富国际金融人才储备能够持续发挥出金融优势,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因此,金融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金融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严佳佳,黄文彬.试论如何通过金融学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J].科技展望,2014,09:10.

[2]罗丹程,张婷,战玉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引导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17:82-83.

[3]黄丽,罗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5,07:210-211.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