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中的音乐语言

2016-05-30王菲菲吕乐

艺术评鉴 2016年13期
关键词:迪伦鲍勃

王菲菲 吕乐

摘要: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活跃且动荡,在民权运动与反战运动的抗议声中,一支以中产阶级青年为主体的亚文化群体身体力行地开展了一场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反正统文化运动。本文将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以"语言大师"鲍勃·迪伦为代表的摇滚乐这一特殊音乐形式为例,通过对其含义、优势、源起及代表作的分析与讨论,试图助力于大众对音乐语言在文化运动中深远影响力的关注和理解。

关键词: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 文化语言 音乐语言 鲍勃·迪伦

美国,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却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历史上最为动荡、活跃且混乱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一支青春却叛逆的队伍——嬉皮士,对当时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深感失望,怒斥和拒绝主流文化价值观,并以“创造一个新世界”为目的,从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改变自己,身体力行地开展了一系列反叛正统主流文化的文化运动,期待心中“理想社会”的到来。

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尤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民谣及民谣演化而成的摇滚乐作品,成为嬉皮士们发表“文化声明”的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一定的声音(人声或演奏)辅之一定的载体(语言),来源于生活、传递着人们情感的音乐与语言相结合,在反正统文化的浪潮中展现出其简单强烈却又多元张扬的特质,跨越时空的隔阂,搭建起不同地域嬉皮士们“文化革命”的桥梁。笔者将在肯定音乐语言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影响人类情感及思考,引领革命的基础上,从文化语言的角度对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中的特殊音乐语言展开分析与讨论,从而为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特殊文化运动中的特殊语言加以辅助。

一、文化语言与音乐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生存需要,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具有明确、严格的意义,代表、意指着具体的事物。而文化语言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是凝结着语言、历史、人文因素的融合体,更是一种有声音、有形态的文化,Jenkins与唐玉柱曾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阐释为相互依存、影响,同步发生、发展,在交际中更高效地全方位立体传达着说“话”者的思想情感。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经岁月与实践的沉淀而镌刻着相异的时代、区域特性,具有沟通、传递、对话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心灵的悸动与共鸣,从而影响、改变三观。任爱华更是将音乐比拟为外部客观世界与人类内心世界的拥抱、撞击后产生的至真至美的境界。而音乐语言作为塑造音乐形象的一种必须手段,离不开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调式、曲式织体等,正类似于语言艺术需借助词汇、句节、章节等来抒发一定的激情和内在冲动。音乐在透过声音这一物质外壳的同时,运用经过高度提炼的歌词丰富着音乐语言的表现力,传递着更为真切直接的情感。

在反正统文化运动肆虐美国的20世纪60年代,一种由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演变、融入白人乡村音乐元素的新兴音乐形式——摇滚乐,凭借其旋律刺激、节奏强烈、歌词写实的特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反正统文化者们的生活方式,宣泄着他们对美国主流文化的绝望与愤怒,震撼着美国资本主义以及帝国主义战争政策。作为一种音乐与文化相融合的载体,摇滚乐成为“美国文化的一股解放动力”,也因此成为了“表达反正统文化运动的价值观”的有声工具。其音乐影响力,及引起感官与心灵变革的“摇滚革命”,更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二、特殊音乐语言——摇滚乐的源起

受20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借助文学创作表情达意的影响,嬉皮士们将他们的理想与感受通过“摇滚乐”这一特殊的“传声筒”进行发声。无论是狭义上节奏、曲调昂扬的音乐形式,抑或广义上与现代哲学、文学艺术及生活方式的变革紧密相连的文化现象,Sinclair指出,摇滚乐就是对主流文化的全面进攻。而这一重要的政治、文化反叛武器又缘何会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人所追捧,并在社会与音乐文化交融震荡下的美国社会中拥有颠覆性的意义呢?

从历史背景来看,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渐渐摆脱其三十年代经济颓废的阴霾,生产力大幅提高,经济状态开始趋于稳定。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就业率攀升,美国人民,尤其以白人为主体的中、高产阶层消费意愿强烈,需求多元,家庭消费支出比例也由生活必需品向高档耐用品转变,上述经济学教授John Galbraith描述下的“丰裕社会”从一定程度上见证并影响了美国人民的生活价值观念,民众对物质的追求开始向对知识的渴求扩展。而美国科学家们在物理、航空等科研领域引领的“知识革命”在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美国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平衡性,如:接受高等教育的白人与失学的黑人、亚裔之间的矛盾;从事职业技术与理论工作的群体与失业者之间的矛盾;及“大机器时代”下人们无法发挥自我价值的失落感等均为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动荡埋下隐患的伏笔,也成为摇滚乐产生与创造的源泉。

在这一特殊的“消费者社会”中成长的美国青少年们,无法理解父辈传统的生活价值观念,追求刺激、渴望逆反,在简单而疯狂的摇滚乐中自我追逐,成为摇滚乐的发声者与传播者。从摇滚乐的音乐特征来看,摇滚乐的创作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且多未经专业的音乐训练,更强调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式与贴近生活直抒胸臆的歌唱题材,如:叛逆的青少年们感兴趣的情爱话题,对美国社会的失望情愫等。其次,从大众传媒的助力来说,随着美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形式日趋多元。尽管歌词粗俗的摇滚乐遭遇政府、学校及教会的批判,但旨在盈利的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等机构通过媒介大力传播摇滚乐,扩展与巩固了青少年市场,鼓励美国青年对自我世界的构建。再者,从美国社会矛盾的催化作用来看,60年代年美国国内外两大矛盾的日益激化。对外,打压越南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对内,种族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大量的美国青少年对社会失去信心与希望,而作为嬉皮士反战“利器”的摇滚乐,凭借其激昂的乐调与隐喻意义丰富的歌词而成为了美国反正统文化中唤醒民众意识的“文化语言”。

三、鲍勃·迪伦代表作品赏析

在反正统文化运动过程中,嬉皮士们推崇的摇滚乐并不是单一地为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而存在的大众音乐形式,王恩铭教授指出解读摇滚乐歌词不仅是诠释“摇滚革命”的重要一步,也是理解反正统文化运动的一把关键钥匙。笔者选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盛誉为“激发国家良心作贡献”的美国文化符号鲍勃·迪伦这一摇滚先锋为例,关注其表达自我,“充分利用民歌中常用的讽喻、隐喻和意向,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表现这个杂乱无章充满虚假的世界”的歌唱方式,助力于大众美国特殊时期社会“文化语言”的更好理解。

“我出现在合适的时间,而且我也非常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在20世纪60年代动荡混乱的美国社会,迪伦的歌曲无疑传递着部分美国青年激进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念。尽管其创作的部分作品歌词晦涩,而该吟诵风格却更重视歌词文学意义的体现,因此,迪伦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也是唯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家,他笔下的摇滚歌曲以音乐与歌词并重,传递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苦闷与堕落。笔者在其代表作中选取部分以探究摇滚乐这一“文化声明”媒介的重要作用。

(一) 《答案在风中飘扬》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

才能在沙丘安眠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才能被永远禁止……”

(选自专辑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1963.5)

1961年2月,迪伦来到美国民间音乐之都,纽约格尼威治村开启音乐之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他将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对种族矛盾及战争的困惑与不满通过歌曲进行揭示,预示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这首歌创作于越战时期的美国社会,歌词中连续发问句式激荡了不同地域人民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共识。歌曲选取人、白鸽、炮弹、山丘与风五个意象,运用层递、对比、反复等手法,逐层深入,却不直接指涉美国反战、反正统文化运动与民权运动,引得舒适成长于特殊时代的美国青年不安地凝视世界。

首先,从意象选择的角度,西方文化中“白鸽”与“炮弹”分别为“和平”与“战争”的象征,歌曲的第一小节,迪伦选取象征意义相悖的两个意象进行提问,关注 “白鸽安睡沙滩”与“炮弹被永远禁止”的时间,实则表达出对现实的愤懑无奈与对和平的向往。其次,迪伦将对“人”这一意象的发问贯穿歌曲各小节,从人“走过的路”,“听见的声音”及“看见的事物”三方面表达出他对蔑视现实社会的美国青年能够拒绝冷漠与逃避,充分运用其耳、眼、双脚亲自寻找答案的希望,以及通过他们唤醒更多人民对社会关心的希冀。同时,迪伦将“山融入大海”与“人获得自由”置于前后句进行发问,不仅巧用常理下“山”难撼动、更不易融于水的象征意义隐射美国青年政治抗议任务的艰巨,也类比在20世纪60年代混乱的美国社会实现种族平等,获得政治自由的艰难。

对于歌词中的连续发问,迪伦给出三次重复回应,即,拒斥任何主义给出的具体解答,答案在风中飘,需要困惑的年轻人们自己找寻。承载着答案的“风”,作为全曲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意象,仅从语义角度出发,它便是一个充盈着活力与变化的“文化语言”,隐喻之下,“风”不再是“自然之风”,而为承载着对良心与正义追问的答案的栖身之所。同时,迪伦以“我的朋友”为称谓,无形中与积极投身反正统文化运动的美国青年并肩而行,指引了风该吹向的方向。作为早期传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以口琴与木吉他谱曲缓缓道来,给予参与美国民权与反战运动的青年斗士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

从此,迪伦借助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真实地反映美国社会的活跃与混乱,将民谣引领至摇滚时代。

(二)《像一块滚石》

“有那么个时候, 你曾经衣着光鲜

你那么优越, 给那些要饭的扔钢嘣儿玩儿, 有那么回事儿吧?

人家跟你说, “嘿, 小妞儿, 你早晚会栽跟头的”

你以为他们都是跟你开玩笑……

现在呢, 现在你说话不那么大声了吧?

现在你不再那么傲慢地笑话

那些沿街行乞, 为了下一顿饭挣扎的人们了吧?

没家的滋味

你觉得怎么样?……”

(选自专辑Highway 61 Revisited,1965.8)

作为鲍勃·迪伦摇滚乐事业的里程碑与转折点,不仅为战后流行音乐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也是迪伦本人成为美国摇滚音乐“代言人”的奠基之作。

在这首批判性较强的乐曲中,迪伦对一位女士从养尊处优到穷途末路的生活、心理状态进行对比,采用详尽地叙事性描写,使用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激起成长于美国“丰裕社会”青年的共鸣。歌曲的对比运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享受着上流社会优越感的女士与衣衫褴褛的陌生流浪汉、马戏团小丑的对比,以及脱离了上流社会交际圈的女士与高傲的王子、衣冠楚楚的臣民的对比,与潦倒的拿破仑的类比等。其二,歌曲中上流社会女士生活变化的前后对比。曾经她在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白马王子伴其左右,对乞丐嗤之以鼻,以小丑取乐。而当傲慢贪图享受的女士失去一切,她唯唯诺诺,孤身一人,因一无所有而不再害怕失去。与其说是对这位女士的讽刺,不妨认为是迪伦对时代背景下美国青年未来的预见与担忧。

在每段描写结尾,迪伦向大众发出四次直指人心的问题“你觉得怎样?”,作为全曲核心句,这个设问却由迪伦亲自回答,“你默默无闻,你无家可归,像一块滚石”。而出现在歌名中的“滚石”一词则是全曲出现频次最高的意象。在西方文化中,“滚石”与一句英国谚语(“a rolling stones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紧密相连。笔者将释义总结为三类:1.只有永不停歇地变化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2.一个不能安定下来的人无法取得成功;3.一个常流浪飘荡的人缺乏责任感。结合曲目创作时间——1965年来说,正是传统价值观逐渐被美国青年人抛弃,不同年龄层代沟加剧,民权、反越战斗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每一位在反正统文化运动中跃跃欲试的年轻人都不禁在矛盾中思考。成长于白人文化的精神优越感与丰腴的物质满足感中的青年开始对自我内心拷问,他们是否如歌曲中出现的女士般感知迟钝,一事无成。基于此,“滚石”一词在该曲中更偏向其贬义意义,在美国动荡多事的60年代,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自愿随着反正统文化运动潮流飘荡,“抛家”的流浪情怀成为时代的潮流。

同时,除批判性歌词的运用,这首里程碑式的革命性歌曲结合了吉他、贝斯、风琴、鼓点等音乐元素,辅之迪伦愤世嫉俗的嘶吼,为起“文化语言”作用的摇滚乐注入了灵魂。

四、结语

鲍勃·迪伦的音乐作品作为一种与正统文化相异的音乐形式,也是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中的“文化语言”,尽管它并未带来政治与社会性质的革命性变革,却对美国人民的思想与认知方式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综观这一最有影响力的 “媒体诗人”的众多作品,笔者发现,从歌曲的音乐元素角度来看,他略带沧桑且粗糙的声音伴着歌曲中常常出现的吉他、口琴、贝斯等合奏声,更显孤独与抗争。从歌词角度,鲍勃·迪伦继承了美国“垮掉的一代”和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诗词风格,且最先利用新兴传播媒介将通俗的大众艺术与高品位诗歌创作融合,反映美国现实社会的心声,唱出时代的声音,使听者犹如聆听时代的脉搏。

这位将文学与音乐融为一体,影响美国社会的艺术大师用音乐发出的“文化语言”感召且唤醒了迷惘中的美国青年,表达出他们对和平、民主与平等的渴望,向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发出有力的呐喊。

参考文献:

[1]Matusow, Allen J. The Unraveling of America: A History of Liberalism in the 1960s[M].New York:Harper & Row Puvlishers,1984.

[2]徐莉.音乐语言刍议[J].内蒙古艺术,2011,(01).

[3]任爱华.音乐语言之我见[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4]Jenkins,L,唐玉柱.《生物语言学》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4,(04).

[5]约翰·斯托雷.摇滚霸权:西海岸摇滚乐与美国越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Sinclair,John,Guitar Army[M].New York:Douglas Books,1972.

[7]王恩铭.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嬉皮士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袁铭泽.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摇滚乐[J].文学界,2012,(08).

猜你喜欢

迪伦鲍勃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鲍勃·迪伦
Dr. Skinner and Hungry Pigeon 斯金纳博士与 饥饿的鸽子
火烈鸟鲍勃可忙了
音乐家编年史:鲍勃·迪伦的歌
你好,我是鲍勃
流浪猫鲍勃
鲍勃·迪伦歌词中的社会正义表现
你不知道的鲍勃·迪伦
迟来的春天 ——鲍勃(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