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改革

2016-05-30赵斌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赵斌

摘 要:不同的高职院校应有其独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而办学特色与优势需要通过教学创新与改革实现。高职院校的项目制教学改革,具有可操作性与现实意义。文章对整合应用课程知识、校企共建和实践教学三方面进行阐述,探求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43-01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区别较大,其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职教育更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职业技能的学习高仿真性。随着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矛盾加深,我国高职院校掀起了改革浪潮。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作为教学载体,把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的中心,将行为导向作为教学方法,依据职业培养需要,联系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掌握教学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一、整合、应用课程知识

高职院校进行课程的项目制改革时,要依照一定的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加以应用,而不是简单的增加项目课程。在设计课程项目前,高职院校应组成专门的团队进行项目开发,该团队可由“双师型”教师与企业的各类专家构成。

双师型教师是指“上得讲台,下得车间,既是有经验的能工巧匠,又是掌握深厚理论知识的专家学者”。双师型教师作为项目制教学的根本,高职院校应予以重视,积极创新机制,一方面从企业聘请、引进相关人才扩充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让专业教师进入企业锻炼,使其提高实践能力。专家团队设计课程项目时,必须先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容体系,并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解构,遵循相关原则进行项目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重构知识[1]。该课程项目应源于工程的实际应用,且必须是经过专家的精心选择和改造的,如此才能形成与学生相适应的工作任务。在进行课程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要求学生立刻学会某一项目中的所有知识,而是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逐个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慢慢掌握所学知识。与此同时,课程设置专家组应注意,每一个课程项目设置要合理,不宜过大,避免支撑项目的理论知识过多,导致组织教学困难,而且,不同的项目要有各自培养的侧重点。课程项目的学习既要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而且要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在进行项目系统化设计的时候,专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层层递进,使学生能逐步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是校企共建。校企共建有利于高职院校进行课程项目的开发设置,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企业中有大量具备丰富经验的能工巧匠,他们十分熟悉工艺流程,能帮助理清工艺制造中的重要节点,从而使项目课程的设计符合实际岗位需求。课程项目内容要体现出职业性,要确保课程体系和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就必须有企业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征求并论证企业专家的意见[2]。如,进行模具制造工艺课程项目开发时,高职院校可聘请当地模具制造工厂中的生产主管与工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该工厂的生产主管与技术人员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能帮助理顺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从而开发设置符合实际的课程项目。

三、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实践教学环节是项目制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训练平台。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育既要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又要满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课程项目设置前,课程项目设计团队要充分结合现实情况,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使高职教育培养体现出自身的优越性[3]。目前,许多学校现有的实训条件无法满足课程项目的教学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校园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提供必要基础设施。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积极开发、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促进课程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同时,实现企业、学校、师生多方共赢。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学士相比,在职業技能上更胜一筹。例如,设计团队在进行模具制造工艺的课程项目开发时,为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具有前瞻性,除去体现现代工厂所涉及的一些工艺手段,还可以设置快速制模技术这一模块,使学生能近距离感受将高新技术应用到模具制造中的震撼,同时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最新科研技术成果在模具制造中的广阔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项目制教学模式的开展,既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有助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教育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进行项目制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潘越,刘亚妮.新形势下高职项目制教学改革探析[J].时代教育,2014,22:75.

[2]毛乐琦.高职院校基于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4,09:20-21.

[3]邓祖禄,李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6:121-122.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