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河北省域传统村镇现代化发展与多元价值开发

2016-05-30王淑兰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现代化

王淑兰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农村现代化发展已成为河北省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支撑。立足河北省传统村镇的特点以及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借鉴已有经验和成功实践,对河北省地区传统村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多元价值开发对传统村镇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可行的多元价值开发实践途径和指导思想,希望对有关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传统村镇;现代化;多元价值

一.前言

过去一个时期,经济高速发展带动的城市化进程深刻的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环境,“城市病”、“农村病”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严重,乡镇发展与城市差距不断加大、日益凋敝的情况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忧虑与警惕。

目前,经济粗犷式增长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常态下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人口、土地、资源以及政策红利已无法继续支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先后出台,标志着农村已成为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突破口,村镇创新性、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万千农户的生活,也是下一个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决定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

乡村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是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取代传统农业发展道路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乡村产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其中,传统村镇蕴含丰富文化遗产,发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前景广阔,具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传统村镇的发展具有广泛性、连续性和带头示范效应,可以极大的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传统文化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协调统一发展也有助于传统村镇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农村发展的多元化也是京津冀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河北省传统村镇发展现状,开展传统村镇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路径的研究,借鉴已有成功经验,探索具有代表性,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和方法,提出了关于“开展多元价值开发,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和建议。

二.传统村镇现代化发展现状

河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省内传统村镇历史久远,特色鲜明,数量众多,分布广阔。传统村镇凝聚先人们几百、上千年的生产和生活智慧,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创造性和生命力。当前,重点发展传统村镇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延续发展脉络,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风貌、人文特色的城镇和乡村”的原则。同时,传统村镇的创新、可持续发展也是传统文化延续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具有强大的生命动力和人文魅力,是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主要内容。

实地调研表明,当前传统村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旅游开发建设,以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吸引外地游客驻足消费。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力量不断的投入和支持,传统村镇旅游开发已具有一定规模并带动相关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研究表明,适当的旅游开发和保护对传统村镇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掘和利用已经在当地形成共识,传统村镇的价值已深入人心。但是,過度商业化的发展、专业人才的缺失、管理權责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改变、迁居,外来租户经商等都会造成传统文化延续受到破坏,同时,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商品同质化以及发展后继乏力等现象也阻碍了传统村镇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的传统村镇除了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列入国家名录的有39项,河北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曲艺以及民间手工技艺占了很大一部分。多年来,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缓慢,原生态保护与新技艺、新观念的融合以及专项人才缺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滞后于时代的需求,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

同时,一些传统村镇地处偏远,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又导致大量劳力远离家乡,这些传统村镇正慢慢被人们遗忘,面临绝迹消失的危险。

三.传统村镇多元价值开发

研究表明,物质生产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互相促进。传统村镇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经济发展多元化潜力巨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是多元化经济健康绿色发展的重要保证,也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依托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现代化发展,挖掘并进行传统村镇多元价值开发,告别过去的单一农业生产模式,创造农村的多元经济健康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当地生活水平。同时,传统村镇多元经济健康发展会形成人口、资源、技术的聚拢效应,带动相邻村镇形成多元经济的不同分工、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产业链发展模式,既能留得住乡愁,也能创造出财富。

借鉴东亚发达国家农村建设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等国家非常注重传统村镇发展中的多元价值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在日本,以当地居民为主导,国家和社会力量辅助,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建设,充分利用当地区域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一村一品并不局限于某个乡村,可以扩展为一个区域的建设,“一品”也不限于农产品,可以是地方工艺品、民俗文化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曾指出“一招鲜,吃遍天,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受益于此”。

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传统农耕文化、戏剧、曲艺和民间手工技艺等都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产业开发符合“一村一品”建设理念和绿色环保发展原则,可以得到国家和社会有关力量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传统文化在农村具有最大程度的认同,它的传承发展也会保证和推动一村一品更快更好发展。

可以预计,随着传统村镇多元价值开发的不断深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进行,传统村镇的作用将逐渐发生转变,从人口居住场所慢慢转变为各种产业园区并辐射周边,当地农民在城镇生活,在传统村镇开展劳动,生活品质和劳动收入都将得到极大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传统村镇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特点鲜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底蕴;2)传统村镇多元价值开发,改变原有农业单一化发展模式。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增强乡镇发展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以传统村镇为发展中心和龙头,产生人口、资金、技术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可以有效带动周边村镇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3)传统村镇的特色化、现代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新型城镇化也是农村人口定居城镇的过程,大量乡村逐渐合并消失。政府部门应优先支持传统村镇的延续和发展,制定短期和长期规划,发掘传统村镇蕴含的发展潜力和创新动力;4)当前,传统村镇发展不平衡,政府应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高校人文资源和科研力量的投入,在京津冀一体化大框架下整体布局,整合传统村镇资源,特色突出,定位适当,合理开展一村一品建设;5)传统村镇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基础,开发是手段,目的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的协调统一发展,农村经济和生活的可持续性、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国恩,杨康等.展现乡村价值的社区营造[J]. 城市发展研究,2016.1.

[2] 孙白露,朱启臻.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

[3] 翟建宏.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和发展[J].调研世界,2009.7.

[4] 张庆辉,包红霏.我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5.12.

[5] 刘平.日本的创意农业与新农村建设[J].现代日本经济,2009.3.

[6] 黄立华.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现代化之路:共和国70年特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在各种现代化方案中选择我们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