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梅山谣”
2016-05-30龙星竹
龙星竹
摘要:第一个梅山民间舞蹈文化主题的《梅山谣》在长沙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由此引入中国的民间舞蹈的力量。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岁月的磨砺以及文化的沉淀中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民间舞蹈,针对国内民间舞蹈的概念、民间舞蹈的特性以及民间舞蹈的发展的趋势来进行研究,对舞蹈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传承规律都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梅山谣》 民间舞蹈 特征
一、《梅山谣》首演
第一个梅山民间舞蹈在长沙首演,这是民间舞蹈艺术表演的带头人以及中南大学学院老师们10年的心血所铸就的艺术成果。这一舞蹈是选取了梅山的文化以及莫徭历史的剖面,来进行的精心创作。是将梅山的原始的舞蹈形象进行的变换,用舞蹈的形式,把中华文化的精神傳承极大限度的发挥到舞蹈上面,《梅山谣》不仅反映出真实的生活的场景并且很大程度的保证了舞蹈的艺术本身,把民间舞蹈和现代舞的有机结合,让全场的观众深切的感受到梅山文化。
我国是一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性以及自己民族的独特舞蹈,中国的民间舞蹈也就是中华民族舞蹈的根据。民间舞蹈,众所周知,就是来自于民间的舞蹈,会受到民族文化的约束。但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特性、不同的宗教信仰等,所以在民间舞蹈的变化形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往往民间舞蹈是在耕种以及平时的生活中产生的,所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的现状。用舞蹈来表现人们最贴切、最真实的想法,同时也以此来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望。
二、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
(一)舞蹈、戏剧的合二为一
把舞蹈和戏剧合二为一是民族舞最基本的特征,民间舞蹈是民众自己创造的成果,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生活的社会现状以及文化的特征,而这种根据自身生活的环境、当地习俗、民间故事、歌谣等来汇编成的舞蹈最具有生活原本的气息,所以民间舞蹈很好的把舞蹈和戏剧、生活结合在了一起。
(二)自娱性
民间舞蹈被很多人称之为自娱舞蹈,因为民间舞蹈是由民众本能的冲动和自我的展现来编制的舞蹈,也是广大民众自娱自乐的舞蹈表现形式。同时表达了人们心中最正式的情感,民间舞蹈的本质就是娱乐,也就是舞蹈的最根本的表现特性,所以也就具备了自娱性的特征,这在民间舞蹈中是不可缺少的。
(三)民族性
民间舞蹈分地域性以及民族性,因为民间舞蹈的编制和所在的地域环境以及生活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同时也具备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也就形成了现今民族文化的不同的舞蹈的风格以及不同的舞蹈特点,例如鹰在藏族人民心中是崇拜的神鸟,所以在藏族舞蹈中极大程度的融入了这些,不仅抒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出对宗教的虔诚。
(四)继承性
民族舞蹈中的一些舞蹈被发展成为宫廷舞蹈,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还有一些逐渐沉淀了历史的发展仍然在民间流传下去,也就受到了民间的流传、发展、集成,从古至今,民间舞蹈始终是本着“舞以宜情”的传统,民间舞蹈不断的在民众生活和劳作中产生、发展,也就使得民族舞有着土香淳朴的艺术的气息。
三、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原始的民间舞蹈的创造
民间舞蹈有着浓厚的原生态舞蹈的本质,它在中国舞蹈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历史上有着很多的原因,造成了每个民族的舞蹈只呈现出一个阶段的舞蹈特征,民间舞蹈可能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在一定的意义上能够呈现不同的社会的发展的形态,原始的没有遭到更改的民间舞蹈,很大程度的保存了旧时期民族的民间舞蹈的丰富多彩,这不仅仅是中国民间舞蹈的根本,也是中国民族舞蹈发展的源泉,也是一部可供人欣赏的舞蹈历史文化。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很多地区经济收入的比重逐渐的增强,也就造成各个民族的舞蹈有了经济的含义,同时也为民族的旅游产业增添了色彩。不仅在社会的效益、经济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改变,也能够让民族的原始的舞蹈散发出新的青春力量,使得民间舞蹈重新散发出光芒。在原本的基础上面,民族舞蹈在变换中不断的发展。
(二)重视民间舞蹈技巧的发展
民间舞蹈的技巧多种多样,很多的民间舞蹈风格的不同表现在表情的运用。在舞蹈的表现上,不会受到传统的技巧的束缚,能够把握住观众的心理将舞蹈推向高潮,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观众在视觉上、心理上感受到舞蹈的冲击。
民间舞蹈更多的是注重审美风格的体现,也就是掌握住舞蹈风格,其中的技巧不仅包含道具性的舞蹈技巧,也包含很多舞蹈动作的运用包括跳跃、旋转等,这就形成了各个民族迥异的舞蹈风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技巧,表现出了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族的文化。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舞蹈道具,其中汉族通常使用的道具一般是手绢或者是扇子一类的,藏族舞蹈经常使用的是背鼓,在基本的道具使用以及动作上,维吾尔族的动作相对来说比较干净利索,但是朝鲜族的舞蹈技巧就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优雅。
民间舞蹈通常也是舞者想要表达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也能反映出舞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在民间舞蹈中,即使动作做得再熟悉,技巧运用得再多,感情不投入就没法做到人和舞蹈的结合,这个舞蹈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没有自己的光彩。也有的舞者会把舞蹈的技巧放在舞蹈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舞蹈的核心外面,这就使得舞蹈变得没有艺术的气息,不能恰到好处的感染到观众,只有舞者把技巧运用到舞蹈的情感之中,才能够让自己的舞蹈感染到观众,只有在感情中运用了技巧,不仅能够极大程度的丰富舞者的表现,也能够让舞蹈增加感染的力度。
民间舞蹈在最开始的时候是随时随地跳舞,逐渐向广场和剧场延伸,现今的观众对舞蹈的技巧和表现形式要求也逐渐变高,舞者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舞蹈的人物形象,并且要把握好舞蹈的情感、舞蹈的意境。舞蹈的意境,是艺术化和所表达的事物的进一步加强,形成一个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所以,舞蹈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舞蹈变成艺术形式,让技巧隐藏在舞蹈的表现之中,让观众深陷其中。
四、新形式下的创作发展思路
(一)保护已经展现的原生态舞蹈,侧重保护民间舞蹈的历史发展
不仅要保护已经展现的民族舞蹈而且要在增强原生态舞蹈的基础之上,增强对民族舞蹈的历史过程的保护,要研究分析舞蹈历史发展的变化,并且要找出民间舞蹈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关系,再结合现今的发展过程,来找出我国民间舞蹈的创作过程,以及民间舞蹈的发展走向,让民间舞蹈发展得有理有据,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民族舞蹈有一部分已经被用于商业用途,但是还有很多并没有受到商业经济的影响,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原创,原生态的民间舞蹈是自然地、贴近人的一种民间舞蹈的形态,现今越来越多的民间舞蹈展现在艺术的舞台之中,有这些非凡的表现,让人们越来越喜爱民间舞蹈。
(二)提炼民间舞蹈基本元素
在民间舞蹈的设计基础之上,可以把基本的元素提炼出来,以便于大众学习和传播,但是很多技巧都是复杂的,这就让大众的学习受到了限制,但是相对简单的舞蹈动作,又会显得十分单一和枯燥。所以,如果创作民间舞蹈的舞者可以把民间舞蹈的动作创作得简单并且有吸引力,就更加会受到大众的喜爱,人们会更乐意去交流舞蹈动作,这对于民众来说,才是最有效的舞蹈的宣传方法。由此看出,舞蹈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也是一种运动的方式。所以现今不仅要保持原有的民间舞蹈的元素,还要在已經保存的舞蹈元素的基础之上增加新型的有活力的新元素,但是在舞蹈的风格上依旧是民间的舞蹈风格,但是在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让民间舞蹈更加符合现今人们的视觉要求。让民间舞蹈不仅符合视觉的享受,又增加了运动的元素。
(三)学院派民间舞蹈要真正靠近民间舞蹈
现今的学院派舞蹈要真正的结合民间舞蹈的特征,但还要相对的保证教学的舞蹈特征,并且学习的民间舞蹈的种类要多种多样,要全面的去关注少数民族的舞蹈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舞蹈的氛围,这样才能积极的调动学员的兴致,才能调动学员学习舞蹈的热情,一是想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感受到民间舞蹈所蕴含的舞蹈魅力、文化涵养以及民族的魅力,应该多举行民间舞蹈走进校园的活动,并且特邀民间舞蹈的艺术家进入到学生课堂,学生也可以多进入少数民族,去设身处地的感受民间舞蹈的魅力,要把学习和民间舞蹈相互结合。二是要完善民间舞蹈,让对民间舞蹈的重视程度不再受到人口多少的影响、不再受到民族地区的大小的影响、不再受到民族的发展的影响,让每一个民族现今存在的原生态的动作,在记录的同时,用舞蹈动作来展现民间的生活,主要是在人口少而且地区偏远的少数民族,让他们的民间舞蹈变得有意义,学生要拿来学习、保存、珍惜。
(四)表演类民间舞蹈编创的发展
首先就是作为舞蹈动作的编导,要深入的了解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并且要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并且要对民族的事物持感性方面的思维方式。从很多舞蹈作品看来,优秀的舞蹈编导一般都是文化底蕴丰厚、经验丰富,对艺术元素相对熟悉,舞蹈编导能够赋予一个舞蹈最灵性的灵魂,所以作品的好坏、成功都是来源于编导的创作。第二点就是要引发起对舞蹈创作的思考方式,舞蹈和很多事物不一样,要深入的剖析舞蹈的精髓才可以真正的了解它。还有就是在编创民间舞蹈的时候,要回归到民族文化的本质,要从自热的角度,把人文的文化当作重要的方面,并深层次的去解析,把普及和流传作为最终的要求。
五、结语
民间舞蹈是自然、社会、人类最原始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仅能够反映民族的生活也能够反映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梅山谣》的简评引入民间舞蹈,对民间舞蹈的特征进行了研究,不仅有自娱性、民族性、继承性还有舞蹈和戏剧的合二为一,接着写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趋势,重视原生态的民间舞的创造而且重视民间舞技巧的发展,接着写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编创民间舞蹈的思路,包括要在保护原生态的民间舞蹈的同时,侧重的保护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等,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逐渐的突破并且独立的保持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黄原.中国传统舞蹈与现代舞元素融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罗晶.现代舞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影响[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3]李韵葳.四川少数民族舞蹈在新形势下发展途径的探索[J].音乐时空,2015,(23).
[4]葛月华.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的融合性趋势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5]冯雅静.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校专业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