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张国正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课件信息技术语文

张国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13-01

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1.要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主。有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容量更大,在一节课中学生接受的知识更多了。例如,教学《香港夜色》一课时,我从计算机中找到与本课有关的大量图片,又通过网络下载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在教授这课时,学生通过老师用课件的演示见到了以前从没见到过的内容,了解了从来没接触过的知识,从学生的表现看学生很感兴趣。

2.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作用是辅助教学,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揭示知识的形成及来龙去脉,让人感到生动、形象、真实,便于学生接受。不是信息技术用得越多越好,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要用得恰到好处,要与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交相辉映。

3.注意教学中的动静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自然是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度过。但课堂毕竟不是娱乐场所,不能被过份的活跃冲昏了头,重视华丽课件的吸引而忽略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动的同时要让同学们合理的静,要动中有静,让同学们静下心来开展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让他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去领悟,给学生提供创造灵感的机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灵感的环境。

二、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强、生动形象、图文结合、语言优美等特点,它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

三、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育从单纯的师教生听的教学方式变成了师生互动的格局,加入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行列。它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优化组合,使课文中的人、事、物栩栩如生,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对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现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还需要在使用中不断摸索。我相信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会更好地利用高科技,让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而不是让它牵着鼻子走。我们也会在不断的实际应用中挖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潜力,扬长避短,让高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猜你喜欢

课件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