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背景下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5-30程桂花
程桂花
【摘要】在高中教育中,数学这门学科不仅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且特别需要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当前全人教育背景之下研究探讨可行途径来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全人教育;创新能力
在当前倡导全人教育的时代背景之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探索和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学会创造,学会学习,进而满足将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全人教育内涵
全人教育是对以往“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两种教育观点的整合,进而形成了一种既重视人的价值又重视社会价值的一种全新教育新理念.全人教育既是一种新的哲学思想,又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全人教育就是培养“完人”或“全人”的教育.就其教育目的来讲,全人教育将教育目标定义为:以健全人的人格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名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全面、和谐、持续、自由、充分发展.简而言之,全人教育其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的“全人”.
二、全人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可行途径
(一)更新传统教学观念
在全人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必须首先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应当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着力于改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其次,数学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建构新意义、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只有学生经过自身主动参与操作活动,其学习才有可能是有效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交流讨论、探索思考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在促进学生建构新意义、同化新知识过程里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最后,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坚持教学研究,从理论高度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并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情感
课堂教学不但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与知识传递的双向过程,同时也是彼此思想共鸣和情感交融的双向过程.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情感能够以热情、愿望、爱好、兴趣等形式建构学习动机.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能够在其中发挥着调节、诱导、驱动学生学习行为的作用,并对其认知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问难质疑,启发学生创造想象,引导学生求异思维,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们是否能够勇于创新,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教师对其的情感激发.
(三)诱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数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高中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这个过程是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源泉.诱发高中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于教学起点的确定应当以高中学生当前认知结构作为出发点,以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点作为突破口,以高中学生其思维最近发展区来确定教学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教学材料和教学事例应当尽可能贴近高中学生生活实际.其次,构建生动的问题情境.情境构建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常常有意识地创设有一定智力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展开猜想、探索、分析,而这个猜想、探索、分析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过程.最后,引发认知冲突.由于数学知识是由许多问题构成的,数学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充分利用知识的整体与局部之间,新旧之间存在的差异来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自觉主动完成数学知识结构的建构.
(四)建构创新型教学模式
所谓创新型教学模式就是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摒弃过去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多种有效、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互补,从而建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博采众长,从而更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努力跳出教材与课本的限制,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大胆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育.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全人教育背景下,通过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积极探索,共同努力.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全人教育的内涵,然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具体可行途径,希望借此给予其他高中数学教师一定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苏宝梅.全人教育及其伦理意义[J].唐都学刊,2015(05):59-63.
[2]孙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才智,2014(02):168.
[3]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2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