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朴艺留真 绘淡俗天成
2016-05-30彭小荣
彭小荣
摘要:当代中国国画界,李守真先生的艺术,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具守真淡雅,独特天成的艺术风貌。他的淡雅不是简单色彩上的视觉淡雅,而是抽真存善、去伪朴素;他的独特,不是指他具有固定的画风而令人易于识别,而是指他在中西两种文化中自由出入,半工半意,熟练表现国画艺术语言,表达当代花鸟艺术真情。
关键词:中国画界 艺术 影响
早在1935年,其师高剑父见其作品《澄渊鱼影》,推崇备至,还亲自动手把画作移到光线较暗处,细加品味,说道:“放在光线阴暗处,其艺术效果更好、更突出”。“月下的金鱼虽然隐隐若若,但却栩栩如生,有动感,此画当称得上‘金鱼王,实为佳作!”守真此作品融合中西艺术,“半工半意”。此作当时引起画坛的震动,声名大振,而被人将之与汪亚尘并列,称“南李北汪金鱼王”。确实,李守真先生的国画体现了内在质量和价值理想在东西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画风注重线条的力度和弹性,形象鲜活生动,极富岭南的恬静、优雅和西方写实的细腻和质感,画面充满西画中的柔情细致表现和传统国画中的率真情趣,色彩绚丽而有张力,朴素而淡雅,充满人文关怀。
一、生平和艺术经历
李守真(1909-2002),字浩良、之望,斋号:喜雨楼、百楼,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原增城县荔城镇)李屋村人。曾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中国画会顾问等;当代岭南画坛巨匠、艺术大师。个人简介刊入《世界名人录》《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和《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等。
1.李守真出身贫苦,天资聪慧。纯净的增江水培育了他坚韧不拔的个性;梦幻的增城山水、榕影荔香,陶冶了他心智;在增江河边涂鸦、嬉戏,成为他日后追求艺术的肥沃土壤。年轻时曾在番禺县执教乡立小学,期间喜好舞文弄墨,并蓄志于丹青艺术,终日不倦。但深感自学孤陋寡闻,没得艺法,思虑非名师传授,难有造诣,不久辞去教职。1930年守真求学于广州岭南艺苑,师从赵少昂,研习绘画;同时得高剑父、高奇峰等人悉心指导、教诲和赏识,亦师亦友。由于他勤学苦练,艺技大进,深悟岭南画派艺术精髓;并活跃于艺坛、名噪一时、享誉海内外。又潜修古诗词、文学、书法等,使诗书画三结合以配上画面,练就“诗、书、画”三绝。
2.1936年,守真先生迁居香港,开设岭梅画院,兼任国画系主任、教授、国民大学美学教授,并创办大风画社,广收学生,培养大量艺术人才;1938年他与徐悲鸿、赵少昂等七人一起被聘为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其间与杨善深交善,拓宽了艺术视野。1941年,迁居澳门,得高剑父指授,又与邓芬、司徒奇等画家一起研讨画艺,技艺益进。抗战结束后,守真先生返粤,1946年来到恩平独醒中学任教导主任兼美术老师,期间免费培养了大量学生,也曾拿起画笔,宣传救国。恩平解放后,他与学生在县图书馆举办“庆祝恩平解放画展”,深受各界好评。
3.1953年初返回广州,被聘为广州中国画会顾问、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8年,由于长期伏案作画,他右眼患上绝对性青光眼,视力下降至0.2,他带上深度眼镜,凭着超凡毅力,创作大批佳作。1963年,李守真先生曾被广东省美协提名为广东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兼教授。“文革”期间老家被抄,家藏历代名书画、自作精品100多张、岭南大师的遗作等,让红卫兵付之一炬、洗劫一空,对其身心打击太大,一夜白发,大病一场,从此低调,很少在画坛见其身影。
4.1980年携子、弟子登黄山,游历大江南北;行蜀道、上峨眉,游嘉陵江、长江,过三峡,踏遍巴山蜀水,领略祖国山河,创作大量真山真水画作。他先后在广州、南京、香港、湛江(原名广州湾)、增城等地举办个展、联展和合作展,深受各界赞誉。晚年居住广州,守真先生的一生就是一部创作史。
二、艺术特色
李守真学艺起步虽晚,但天资聪颖,进步神速,并独树一帜;他早期投赵少昂门下苦学,娴熟地运用撞水、撞粉等传统技法的同时,借鉴了大量西洋画与日本画的创作手法;喜用阔笔营造磅礴气势,结合写实技法,力求完美地体现出对象的细微变化、空间感和真实感。中期,他广泛吸收高剑父、高奇峰等岭南画家之长,融会贯通,其画作技艺精湛、沉稳厚重、淡泊朴实、洁净雅致;代表作《百花图卷》,被恩师赵少昂先生称之为“完美的精品之作”。6旬之后,大师笔调渐趋老辣苍劲,多以平中见奇。总之,守真先生艺术具有淡雅存真、风格独特、色彩明丽、兼工带写、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
1.淡雅存真、鲜雅不俗
守真先生成名较早,在海内外获奖无数,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宣传。但他一生淡泊名利,艺术上求真追善、守淡留真,保持文人画的儒雅恬淡、清秀绝俗之气。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之笔墨赋予时代气息,作品色墨之处理秀丽中具有清气,有鲜雅不俗之境。他的花鸟画阔笔淋漓、酣畅爽快、精微写细、状物传神。作品不但注重表达形态、笔墨、色彩诸般描绘技法,还可见画者的感悟生活、时代之春夏秋冬、阴晴圆缺、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澄渊鱼影》于1935年入选英国伦敦美展并获优秀奖。高剑父见此画高度评价:“月下的金鱼虽然隐隐若若,但却栩栩如生,有动感,此画当称得上‘金鱼王,实为佳作!”该画色彩夺目,却自然素雅,超凡脱俗。
2.深厚朴茂、潇洒清新
李守真作品率真求善,清新淡雅。他尤其擅花鸟鱼虫题材,造型准确,尤善绘金鱼,雅称“金鱼王”。其墨彩交融所绘的花鸟虫鱼,笔下的游鱼淡静悠然,禽鸟生动逼肖,常与烟柳落花一起构成如诗般的画境。代表作品《木棉连景》《草泽雄风》等。
3.岭南风格,独树一帜
“嶺南画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重要绘画流派之一。“二高一陈”提出“折衷中外,融会古今”的中国绘画革新思潮。“岭南画派”的形成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追随者持有相近的艺术观点而将之发扬光大。李守真吸收岭南艺术营养,把艺术革新、艺术观念融于自己的作品中,他根植于“岭南派”而又博采众长,具有个人面貌的独特画风,逐渐成为岭南画派第三代艺术代表人物。
4.淡泊名利,高风亮节
李守真作画,不为名利、不媚俗、不趋炎附势,安贫乐道,处处表现崇高的品格。先生作品继承岭南风骨,又独创艺风,创新中国花鸟的表现形式,特别对杨柳、鸟虫等表现,笔法匠心,艺术天成,获得同行赞誉。他的作品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有八幅作品入选英、法、比利时、前苏联等国世界性的美展,并获大獎,被中国博物馆收藏。其心爱之作,无论出价多高、求画者地位如何显要,自己的生活又如何艰难,他都不肯出售,并遗言将获奖的作品赠送给博物馆收藏。“愿随鸥与鹭,烟雨卧江滨”,这是李守真的两句诗,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传统美德与境界。
三、主要作品和影响
李守真从艺七十多年,一直活跃于岭南画坛。广育英才,弟子遍布海内外,为岭南画派的传承与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柳、木棉、金鱼三绝
大师作品独特,但以柳树、木棉和金鱼最擅长。先生画柳堪称一绝,画坛亦有专门评论守真先生画柳的七种技法和形式,称先生写出不同时令、不同地方生长的杨柳之姿。在作品《漓江春晓》中,描绘桂林象鼻山江面繁忙的捕鱼情景,补景写宋柳。作品赴加拿大、日本、朝鲜等八国巡展,也是广东省入选四幅作品之一。预展中,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先生即兴对该画的岭南画派的写柳特技,并极力称赞守真先生的宋柳写法。
(二)多幅作品入选世界性展览及获奖
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有八幅作品入选世界性展览并获奖,属难得精品和最高荣誉,先生一直把它们视作生命加以呵护。八幅作品历经抗战和“文革”,五幅作品已经散失(两幅在解放前丢失,画名、内容均无法介绍),现仅存《草泽雄风》和《澄渊鱼影》。
1.《草泽雄风》,1944年入选英国伦敦美展并获金奖。作品以横批的形式精心刻画出走动于山坡的老虎,虎纹勾画自然,与其骨骼相合。其虎神情凶猛,衬景的草丛以长锋细线勾出草干,加上因风吹而向画面的左方摇摆,颇能与虎的姿态保持同一趋势。整幅画面布局稳妥又富动感。
2.《杏林孔翠》获英国伦敦美展金奖。作品在伦敦美展后,影响太大,被一美国商人看中,非要购买,可是先生一直列为非卖品。这位美国商人就以欣赏该画为由,强行抢走后,留下部分现金和名酒。
3.《澄渊鱼影》于1935年入选英国伦敦美展并获优等奖。画中月影浮动,守真摆脱了细腻的写实主义画风,致力于“半工意”之中表露自己的情感。技法娴熟、色彩夺目,却自然素雅,令人回味再三。该作在“文革”“清四旧”时,由于画面阴沉,红卫兵难以辨其艺术价值,觉是“劣作”被退回才得以存世,实属不幸中的万幸。
4.《丹心白鹇》入选法国展并获奖。赵少昂老师称赞此画布局新颖,小鸡传神,西红柿的补景笔笔娴熟、见功夫,很有折中派的味道和特色,现存中国美术馆。
5.《自得》1933年获比利时万国博览会金奖。当时展览档次极高,《自得》作为艺术珍品展出,一个小房间只挂此画,特别布置酸枝桌椅,焚上一炉檀香,极其雅致。作品描绘垂柳间枝干上一只欲飞的麻雀,麻雀有神、垂柳潇洒,“文革”时被清走,后守真凭记忆重绘。
6.《野翠》1936年入选德国美展获奖。作品描绘一只草蜢附在一棵寥寥数笔的葵叶中,草蜢描绘格外逼真,生猛而有动感,跃然纸上。高剑父曾多次开玩笑:“快!快!快捉住它,不然走了!”
1937年开始在守真在香港、广州、南京、澳门、恩平、增城举办个人画展,引起颇大震动,并和赵少昂、司徒奇等画友举办联展和合作展等,给后世留下大量宝贵的艺术珍品。2011年10月28日-11月2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李守真个展,共展出李守真不同时期的国画作品108件,主要为李守真亲属收藏的作品。2011年11月底,其子李长风策划在自己的故乡增城区图书馆,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岭南画派名家李守真国画展”。此次画展共展出作品60幅,为故乡文化产业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07年10月3日,李守真纪念馆在恩平市天湖山庄落成,建设面积120平方米,展出了李守真多幅原作及珍贵照片,免费向外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