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羊皮鼓舞文化探究

2016-05-30梅永刚高攀

艺术评鉴 2016年14期

梅永刚 高攀

摘要:羌族人口主要聚集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等地。羌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传统舞蹈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羊皮鼓舞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但至今对其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从民俗学、人类学、舞蹈解剖学的角度对羌族舞蹈文化进行研究,主要对羌族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羌族文化 释比文化 羊皮鼓舞文化

羌族自称为“尔玛”或“日麦”,意为本地人。羌族是一个生活在云朵上的民族。羌族人民以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为主,羌族人对白石的崇拜是流传最广泛的,一般在房顶上都会供奉白石。羌族信仰的神灵还有火神、地界神、门神、仓神等。古代许多羌族支系中仅存的一支,形成了现存的羌族。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羌”字,羌字是唯一一个至今还在沿用的民族称号。古文中的“羌”是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而不是单指一个民族。羌族是炎帝的后人,“周”朝时期是羌族艺术创作时代的主体,具有强大的音乐机构,空前活跃。秦汉时期,羌族的歌舞盛行,西凉是羌族文化艺术的交流中心。西夏是党项羌为主体建立的国家。

羌族人口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绵羊市北川羌族自治州平武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其余散居在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甘肃南部、陕西西南及云南部分地区。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难中,羌族人民遭到了巨大的危害。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保护和支持下,羌族文化的拯救与保护一直在稳步进行中。

一、羌族舞蹈文化概况

舞蹈主要分为祭祀性和自娱性:

祭祀性的舞蹈:“卡思达温”又叫铠甲舞,是古老的军舞,武者手持刀、弓、箭、牛角等。舞蹈中有祭祀活动,目的在于展现羌族人民骁勇善战的气魄。“巴绒”是羌族妇女节中的礼仪歌舞,目的是为了祭天,舞蹈时围成圆,用小拇指扣住旁边人的腰带,左脚踮步,动律是胯部的摆动为主,腰带随之摆动,其动作是女性为了炫耀胯部之美。“哈日”又称大莽舞,是一种军事舞。此外还有羊皮鼓,是极为有特色的一种祭祀性舞蹈。

自娱性的舞蹈:“萨朗”是岷江上游地区的称呼,北部方言是歌舞之意,主要动作是上身轴转,小腿画圆。“席步蹉”流传于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舞者边唱边舞,歌曲有一百多种,可以即兴加唱词,舞蹈动作只有几套。北部茂县等地区舞姿高,南部汶川、理县等地舞姿低,动作幅度较大,主要动律是胯的柔动,对萨朗舞影响深远。羌族女性舞蹈的特点是含蓄,秀美、端庄。

二、羊皮鼓舞文化

羌族羊皮鼓羌语称为“布兹拉”或“切热突”,“切热别惹母”是释比做法事仪式的的工具,鼓边约宽15厘米,但是各地区也有所不同,茂县表演的鼓一般是38公分,是木质单面鼓,鼓面是羊皮做成,一般是左手拿鼓,右手拿鼓棒,鼓棒有两种:一种是弓形,一种是直的鼓棒。鼓柄在背面,一般是边唱边敲边舞。其舞蹈动作粗犷古朴,是鼓点和唱腔及动作的有机结合。羊皮鼓一般多在晴天敲打,因为雨天鼓声不响,比较沉闷。2006年汶川县申报非遗成功,被纳入民间舞蹈类。羊皮鼓多是家族传承或是本村寨的人,羊皮鼓舞一般只有男子参加,过去的鼓点与动作比现在更为统一,队形是直线和方形为主,还有圆形和Z字形,Z字形大多是因为走山路的习惯。

每个地区的道具大同小异,鼓面的圆象征着太阳,侧面许多大小相同的三角形花纹象征着太阳的光,鼓里面的花纹也相同。里面与侧面的花纹象征着太阳和光芒,这是羌民对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在“文革”期间禁止跳羊皮鼓,将其视为牛鬼蛇神,但作为羌族人民的精神寄托,有时也会偷偷请释比去做法事,一般都是晚上召集举行。

现在大多数传承人为了不违背祖师之意,防止外来文化的冲击对羊皮鼓造成影响,仍然保留着原始的鼓点与古朴的舞蹈动作。2012年在茂县古羌城修建了羊皮鼓传承地,让15名在当地有名的羊皮鼓老师向前去学习的人教学。

(一)表现形式

打羊皮鼓的人数,多是单数,少则1人,平时是 7人或9人、11人,多则七十几人,上坛经祈福的时候一般是3人,一个师傅带两个徒弟。在丧事时根据主人的经济能力而定人数,从古至今一直是围成半圆逆时针转动。

动作主要有:蹲跳、横摆、蹉跳步、山羊腿,其中摆胯、转身最为特殊。其动作特点是顺边顺鼓,重心向上,脚下松弛,自然脚位。有专家学者提出山羊腿与古代禹步有着重要的关系。

打鼓的节奏变化丰富,把握其节奏难度较大,要靠平时的积累,才能稳、准的敲出来。边敲鼓的同时要边跳舞,有时还要边唱,所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成,需要靠长年累月的练习。情绪也是区分羊皮鼓舞打得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以情带舞。

(二)释比

“释比”,又称为“许”“阿爸锡”,也就是汉语俗称的“端公”。释比一般不打羊皮鼓,他是羊皮鼓舞的领队,他左手持神棍,右手拿响盘,有的响盘下面还用狐狸尾巴做装饰。释比一般在开坛仪式和舞蹈间隙时念唱经,有固定的唱词,但大多是古羌语,都是靠前辈的口传身教,多是死记硬背传承下去,很多唱词连释比也不知其意。

释比被称为羌族百科全书,涉及到羌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是羌族最具有权威的人。一般情况下,每个寨子只有一个释比,他们大多是寨子里有文化的人,祭祀時释比最常见的服装是:身穿羊皮褂子,脚穿云云鞋,头戴金丝猴帽(是用首领猴子的皮毛做成的),帽子上有四个贝壳,中间有一个乾隆通宝的铜钱。这也是有讲究的,贝壳必须是双数,有辟邪的作用,铜钱里面缝了一个符。手持的神棍的尖是为了方便插地下,棍的中间有许多的刺,棍的最上面有一个黑圆盘,被称为公的,紧挨下面的一个两层的圆盘被称为母的,羌语称“木比达布”意为男人是天上的锤,“木”的意思是天,“比”的意思是爷爷,“达布”的意思是锤。

喜庆节日时,先由释比用羌语唱经,来祭神祭祖,并送上赞美与祝福的话,举行开坛仪式。然后是喝“砸酒”,又叫“转转酒”。一般只有喜庆场合才喝砸酒,是为了迎接贵宾。饮砸酒结束后,跳羊皮鼓就此开始。是由一个大酒坛装酒用竹竿插入坛子里,围成圆圈站好,每个人吸完之后用手擦拭再递给下一个人。在生活中羌族人民一直是男尊女卑,在喝砸酒时男的长辈喝完之后女的长辈都要等在小男孩的后面享用。

在挑选候选人的时候很是严格,他们大多是从小耳濡目染,从小就要开始跟着长辈学习唱经、做法事的程序、不同场合的要求与禁忌,还要学习踩铧头、下油锅、打钎等绝技,其内容多,涉及面广,要有责任心,有同情心,具有为大众奉献服务的精神,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验,还要聪明好学。释比唱经极其复杂需要长期的学习,才能在各种场合中将繁琐的仪式运用自如,不同场合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禁忌。

(三)不同地区羊皮鼓的差异

1.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蒲溪乡

蒲溪乡是羌族羊皮鼓舞文化与释比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在这里羊皮鼓是人与神对话的渠道和工具。每个鼓点都是在与神对话,鼓点有含义的,敲鼓更像是一种暗号,懂的人可以用羌语解释出来。鼓的节奏与唱经是世代相传的,不能随意更改,唱经也要全部唱完才能休息。跳羊皮鼓多是围圆逆时针转,一般是三圈起。三是羌族的幸运数,具有吉祥的含义,如结婚一般是三天,神也称为三等等。

蒲溪乡的羊皮鼓已经形成了舞蹈,动作较小,步伐是哟搓步,鼓点节奏比较好把握,每个节奏有固定的点,一般是神丈和盘铃同握,服装类似于藏族的裙装,因离藏区近,从而受到影响。在活动中常用的羊皮鼓只有六首,首尾两首相同。

(1)请神(首)

(2)过路、送魂。是在出殡,抬着遗体送灵的休息时跳。

(3)“次儿米布”意思是招魂,“次”意为招,“米布”意思是魂。

(4)“色释拐日步” 意思是请神,“色” 意为山,一般是指是在男性老人去世后的丧事上跳的。

(5)超度,是在女性老人死后的丧事上跳的,因为羌族女人是最辛苦的,為了祈祷在死后可以享福,鼓点比男性丧事上的更为丰富。

(6)结束。

2.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龙溪乡

龙溪乡又称“羌人谷”,是因为此地的“释比”较多。龙溪的羊皮鼓舞极具特色,动作粗犷古朴,且没有经过改编,无固定节奏点,类似于一种跳神,动作自由幅度较大,步伐类似于古代的禹步,常用的舞段就是两个。其他地区是没有下坛鼓的,只有在龙溪乡才有。下坛鼓主要是葬礼上用,鼓边用的装饰是白旗或彩旗,象征着吉利。下坛鼓时,释比须佩戴特殊的帽子,是用棕树的皮做成的,上面镶有野猪獠牙。释比左手拿盘铃右手拿神丈,服装也较为生活化。

三、结语

羊皮鼓是羌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一定的教化意义,是祭祀中通神的法器,在节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羊皮鼓的舞蹈文化说明其古老性,具有民俗学、历史学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2]罗雄岩.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3).

[3]杨莉.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原生形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3).

[4]陈安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述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5]吴毅,谭欣宜,徐婵娟.论羌族羊皮鼓舞进入校园实践应用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

[6]魏青.古老羌族羊皮鼓舞的现代价值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