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吕氏春秋》、《周礼》中的乐教思想研究

2016-05-30李中静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吕氏春秋乐教周礼

李中静

摘 要:《荀子》、《吕氏春秋》、《周礼》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乐教思想,它们虽然论述乐教思想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均突出了音乐与德行品质的关系、音乐的“和同”审美思想等,不但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对研究当今的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荀子;吕氏春秋;周礼;乐教;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11-02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荀子》一书中,此书总结和概括了荀子的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等,其中的《乐论》篇主要针对墨子的“非乐”思想,阐述了礼乐结合对稳定治国的重要性。《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主要论述了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也集中体现了作者吕不韦以德治国的思想,闡述了教育和音乐对治国的重要性。《周礼》汇集了人们对早期国家体制的设想与各类典制,论述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习礼乐对万民教化的重要性,突出了音乐在道德教化中的感化作用。这三篇古代典籍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礼乐结合的重要性和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从而达到稳定治国的目的。

一、《荀子》、《吕氏春秋》、《周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其乐教思想

《荀子》[1]中的《乐论》篇主要针对墨子的“非乐”思想的批判,阐述了音乐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性。它首先从音乐起源于人的情感出发,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音乐是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也就是说,人高兴时通过嗟叹歌咏等声音和手舞足蹈的动作表达其内心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够使人产生善心,远离邪恶之气。然后又进一步论述了欣赏雅颂之乐对于调节人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雅颂之乐用于宗庙中可以培养人的礼让的情感,用于战争中可以鼓舞士兵杀敌的士气,不论是在宗庙、家庭、乡里族党中,雅颂之乐都能使人之间和睦相处,所以“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最后通过论述中正平和之乐和妖艳淫邪之乐的区别,得出中正平和的严肃音乐,才能使百姓和睦,安居乐业,军队力量强大,国家安定发展。而妖艳淫邪的音乐使人放纵散漫、鄙陋低贱,国家混乱不堪,导致国家败亡,“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由此提出推崇礼乐制度的重要性,肯定了先王制礼作乐的原则,否定墨子的“非乐”思想。

《吕氏春秋》[2]首先从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天道观”出发,来论述音乐的起源问题,从而肯定乐教的重要性的。它认为“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也就是说音乐起源于“太一”,“太一”就是“道”,“太一”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太一产生天地,天地产生阴阳的变化,“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先王制定音乐也是从这个原则出发的。从音乐和“道”的关系来阐述“道”对于从事音乐的人的重要性。即“务乐有术,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也就是说一切完美的音乐都是欢快的音乐,而欢快的音乐都是由最精妙的、无法用语言描绘的“道”生成平和的境界而产生的。“道”在处理政事、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知远近,说黔首,合宗亲;能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能以一治其国者,奸邪去,贤者至,成大化;能以一治天下者,寒暑适,风雨时,为圣人”。然后从音乐的“适中”角度论述音乐的审美标准,作者认为和谐完美的音乐应该“以适听适则和也。乐无太,平和者是也”。最后论述音乐与政治、道德的相互依附关系,“凡音乐,通乎政而遗风平俗者也”、“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也就是说音乐与政治是相通的,它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也不只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而是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

《周礼》[3]中的乐教思想主要围绕周王制礼作乐的原则来展开论述的,突出了“礼”的重要性,主要阐述了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大师、小师、瞽矇、视瞭、典同、磬师、钟师、笙师、镈师等乐官的职责,他们分工精细,各司其职,分别在大学、小学教学以及祭祀、宴飨仪式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其中大司乐是掌管大学的教学法规,他是职位最高的乐官,选拔有道艺和德行的乐官到大学执教。以乐德教国子“中、和、袛、庸、孝、友”六种德行,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六代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乐德、乐语、乐舞分别代表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从课程的设置上来看,当时的音乐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把乐德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乐语和乐舞分别培养的是国子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专业表演技能,也就是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大师掌管审定六律、六吕分别和五声、八音配合是否和谐。他教瞽矇掌握“风、雅、颂、赋、比、兴”六种诗的表现形式,使受教育者把六德作为立身之本。在大祭祀、大宴飨时他率领乐队按照一定的秩序和礼仪演奏乐器。

二、《荀子》、《吕氏春秋》、《周礼》中的乐教思想均体现了“和”的审美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讲中庸之道,“和”的概念在史伯之前早已出现,且已蕴涵一与多的关系,有和谐、协调之义。季礼赞美“五声和,八风平”,医和强调“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晏婴要求音乐能使人“心平德和”,伶州鸠强调“乐从和,和从平”、“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他们都以“和平”、“平和”为审美准则,推崇“平和”的古乐、“德音”,而贬斥不平和的新声、“淫声。”[4]史伯对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可以理解为“和“是促进事物不断发展的对立因素的统一,“同”则是相同事物的简单相加,而事物的生成发展,正是在不同东西的组合、配合中才能获得继续发展的动力。[5]孔子赞美《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是从表现情感的角度来体现他的“和”的审美观念。《荀子》、《吕氏春秋》、《周礼》这三篇典籍从不同角度论述乐教思想,均体现了“和”的审美思想,肯定了礼乐结合的重要性,也阐述了和谐的音乐对于稳定国家统治,民众团结和睦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荀子》首先从音乐表达情感的角度来论述它的“和”审美思想,音乐能培养人和顺的性情,从而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也就是说只有中正平和的音乐才能使百姓和睦相处,安居乐业,不至于流离失所。然后从礼和乐的功能不同来论述和谐的音乐能使人心和谐,“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最后从音乐演奏的角度论述乐音和谐的重要性,“声乐之象:鼓大丽,钟统实,磬廉制,竽笙肃和,筦籥发猛,埙篪翁博,瑟易良,琴妇好,歌清尽,舞意天道兼”、“尽筋骨之力以要钟鼓俯会之节,而靡有悖逆者,众积意謘謘乎”,真正体现出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音乐形式的完美结合,和谐程度达到了好像有人谆谆教导过一样,这样的音乐才是神圣之乐、绝妙之乐。

《吕氏春秋》首先从音乐起源于“太一”这个观点来论述它的“和”审美思想的,它认为音乐来源于“太一”,而“太一”产生了阴阳的变化,由此产生了和谐的声音。也就是说音乐是天地和谐、阴阳调和的产物,“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大乐的欢欣产生于平和的“道”境界中,“大乐,君臣、父子、长少之所以欢欣而说也。欢欣生于平,平生于道”,这个不可名状的“道”在治理国家中处于支配的地位,能够使君臣快乐、和睦、修身养性,一统天下。然后围绕“适音”进行论述,它认为心情愉快的前提是心情平和,要想心情平和就必须有合适宜的行为,就是要以遵循事物发展的情理来修身养性,“心必和平然后乐。心必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音乐的声音也要以适中为标准,“夫音亦有适”,声音过大、过小、过清、过浊都不合适宜,以平和的心情欣赏适中的音乐就是和谐的音乐,音乐以追求平正和谐的艺术境界为标准。

《周礼》首先从音乐本体的角度来阐述音乐的“和谐”之美。强调了“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对塑造和谐音乐及安邦定国的重要性,如“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六代乐舞在进行大规模的联合演奏时,分别用不同的调式,都要用五声、八音相协调,乐官中的小师掌管六代乐舞声音的节奏,并使其相互谐和,乐官中的典同掌管六律、六同的谐和,所有乐器的声音要符合十二律标准,不合标准的,要调整乐器的声音以达到和谐。然后从音乐的内容上,对于建国后制定的音乐也有规定的标准,如“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也就是说对于淫乱之声、亡国之声、哀乐过度之声、惰慢不恭之声一律禁止,要制定哀乐适度的音乐,这和孔子提出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

三、《荀子》、《吕氏春秋》、《周礼》的乐教思想中突出了“德行品质”的重要性

《荀子》首先从提倡礼乐反对淫乐的角度来加强道德修养的。它认为只有礼乐才是正道之乐,能够感人至深,具有移风易俗之功能,能够使百姓和睦,天下太平,而郑卫之音的淫乐会使天下大乱,先王要通过修养德行来订正音乐,才能使天下和顺,“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故乐行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然后从君子和小人欣赏音乐的不同目的来阐述乐教思想的,它认为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最后通过礼和乐的不同功能来论述君子提倡乐教,正是他自守道德的表现,即“君子明乐,乃其德也”。

《吕氏春秋》首先从礼乐的政治教化功能来阐述道德的重要性,“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然后从音乐的起源和音乐的表现功能来论证音乐与德行的关系,音乐由人心生,人心中的感受是通过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音乐的内涵表现出来的,君子和小人的志趣、君臣的贤明都可以在音乐中表现出来的,“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最后通过郑卫之音对国家的危害来阐述君子修养德行、端正品德作为制定音乐的前提和根本,如“郑卫之音、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故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

《周礼》中非常重视乐德教育,把音乐中的“德行品质”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把有道艺和有德行作为选拔乐官的重要标准,死后还可以尊为乐祖,“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在国学教育中,把乐德课作为一门首要的课程,把培养贵族子弟的德行品质作为重要的目标。乐德课的内容包括“中、和、袛、庸、孝、友”,其中“中”通“忠”,就是忠诚,“和”就是刚柔适中,“袛”就是恭敬,“庸”就是有原则,“孝”就是孝顺,善事父母,“友”和睦兄弟,也就是通过乐德课的学习,培养贵族子弟忠诚、刚柔适中、恭敬、有原则、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六种德行品质,把六德作为立身之本。

结论

《荀子》、《吕氏春秋》、《周礼》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乐教思想,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德行品质的关系、礼乐的关系、音乐的“和”的审美思想等,不但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对研究当今的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项目来源:本文系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成果,课题名称:《周礼》中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编号:2014B216)

参考文獻:

[1]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5-210.

[2]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译注.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47-61.

[3]徐正英,常佩雨译注.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2014:477-510.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54-55.

[5]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16.

猜你喜欢

吕氏春秋乐教周礼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朱载堉<六代小舞谱>学术复原与“乐教”》(插图)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吕氏春秋》养生之道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周礼》大宰九式研究
叶适门人孙之宏及其《周礼说》考述
韶乐· 乐教与美育——《韶乐》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