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视频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16-05-30卢献健晏红波
卢献健 晏红波
摘要:研究和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得到了很多高校教师的重视。本文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微课视频引入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课堂授课和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改革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视频;教学改革;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76-02
连续两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微课教学的重视,促进高校教师开展对微课本身以及如何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各种讨论和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创新,也有利于微课的推广应用。
学科知识更新周期短、教学内容广泛、课时压缩等是当前高校教学面临的问题;同时,随着大类招生改革的实施,课程教学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则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不足,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等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探讨和研究基于微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测量学》课程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制作微课视频,并以校级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将微课视频引入课程的教学中,探讨了课堂教学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微课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总结了教学过程的一些问题,对其他课程开展微课教学具有参考意义。
一、《测量学》微课视频的特点
重视理论教学、突出实践能力是《测量学》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设置有1/3的实验课时,同时在课程结束后还安排有相对应的实践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测量学》课程微课视频的开发应能体现课程的教学特点,突出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课堂教学和教材、PPT教案等教学资源而言,微课视频应具备如下的特点。
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将教学内容按章节或教学计划划分为几个大块,每一块再细分为教学知识点,同时明确重点难点内容,针对关键的知识点和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展开微课视频设计与制作,如测量仪器设备的介绍及其观测操作方法等,使抽象烦琐内容变为形象易懂。因此,相对于内容宽泛的传统课堂教学,微课教学的主题突出,目的性强,视频时长较短。它对所讲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深入,详细讲解,或者是指导学生收集查阅学习资源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针对性。可见主题突出、课时较短的“微课”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更能提高学习的专注度和学习效率。
2.资源多样、结构“情境化”。微课视频的资源包括教案、课件、现场教学录像、仪器操作演示、练习题,以及结合实践工作的片段和总结等;而且微课视频的制作手段丰富,这方便教师“整合”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教学资源,形成一个结构紧凑、形象直观、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学习视频,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来说,结合实践应用讲解理论知识是课程教学最好的方式。因此微课视频的制作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
3.具有灵活性,可使“教”与“学”脱离传统课堂。通过精心制作的微课视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其他载体发布和共享,学生可以借用移动终端在课后观看,进行课前学习、课后重点、难点的学习和复习,这种方式没有传统课堂上“教”与“学”的同步性要求。一方面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对视频进行修改编辑,提高视频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方便学生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学习“课堂知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反复学习,按需学习查缺补漏,或者拓展和延伸课堂知识,因此,微课教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将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教学已经在作者前期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尝试,其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一些不足,但仍需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次教学改革的实践加强了以微课视频为核心的各类教学资源的建设,并上传网络教学平台以此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但课程的教学仍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辅,具体如下:
1.按照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微课视频教学不能代替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和教学技术条件等灵活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另外,对于已制作微课视频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课堂上可以不讲或少讲。利用节省出来的课堂时间,适当安排对微课等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串联和总结、课堂讨论、练习和点评等环节,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提高对学生学习指导的针对性。
2.加强实践与理论联系学习。由于教室环境不便于引入实验、实践等操作演示环节,以往多采用课堂教授理论、课外现场实验和实践的教学方式,由于理论和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因此理论教学内容显得抽象难懂,也不利于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实验操作。利用微课视频作仪器设备的实物介绍,结合操作方法和过程的演示来理解理论知识,在微课视频中引入一些典型的工程实践,做到理论讲解和实践学习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方便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也帮助学生初步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3.用考核引导学习。传统闭卷考试对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掌握程度等是有益的,但是很难综合考量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这种考核方式不易于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微课视频的引入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给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针对上述问题,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并改变考核方式,适当安排讨论、探索性的任务、驱动式作业,增加现场操作、抽查实验、小范围考核次数。总之,新的考核方式既要能考查知识,又要能考核能力。考核地点和形式灵活,因教师、课程、学生制宜,通过多考、小考提醒学生加强自主学习。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课程教学过程、课程考核及实践环节学生的反映来看,结合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其效果是明显的。学习期间学生抱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课堂中还能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实践教学中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明显增强。这是教学改革带来的积极改变,但是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后续的探讨和研究:
1.需要根据课程的不同内容开发多种类型的微课,包括讲授、交互、测验等类型微课。需要进一步提高微课的质量,如:针对工程实践的具体问题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从问题涉及的数据计算、仪器操作及各种注意事项等方面制作微课,可使学生容易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掌握实践技能。还有微课视频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多方面的,有对重难点内容的讲授,也有以拓展知识、培养学习兴趣等为目的的微课,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需要。
2.微课视频是碎片化的学习资源,主体鲜明、目的明确,但不利学生对某一知识模块的学习。因此按照章节等建立系列微课,即对章节知识点、重难点开发完整的微课,同时加强各微课间的联系,做好导学和管理,使碎片化的教学片段能够有效融合,内容连贯,承前启后,由浅入深,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微课制作前,应制作教学PPT和充分收集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准备工作。微课教学,虽然是以教师教学视频为核心内容,但也应包含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文档、图片、录像等教学资源。
4.视频录制前应预先进行演练,以保证微课视频的质量。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建微课开发团队,充分利用PPT及其外围辅助工具及视频编辑工具,合理安排各种教学内容的穿插呈现、视频美化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微课视频的质量。
5.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和其他通讯平台的资源共享功能,让学生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对于网络教学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各种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平台的优势,如在平台的论坛上发起各种主题讨论,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2]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012.
[3]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4]王国川.“微课”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14,(10):38-39.
[5]卢献健,晏红波.基于校级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改革及其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8):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