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My SQL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与实施
2016-05-30邓卫红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4.088
摘 要:该文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立足新的角度,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实施和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对“My SQL数据库应用”课程进行了全新的设计,重新提炼了典型工作任务并设计了相应学习情境,最后将其应用到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My SQL 工作过程 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5(b)-0088-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数据库技术支持,数据库在网站架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检索、企业办公自动化等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ySQL数据库简称MySQL,是一款由瑞典MySQLAB公司开发并且广泛应用在小型企业或者组织中的小型数据管理系统,MySQL数据库因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而受到中小企业的热捧,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对MySQL数据库进行系统地学习。
传统的“MySQL数据库应用”课程就相当于一本说明书,对代码进行各种罗列解释,课程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为MySQL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它要求课程的设计以实际岗位上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根据工作任务的实现流程来整合设计知识点,巧妙地把所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融合,实现理实一体化;它强调的是设置与工作过程相似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强化训练形成直接的工作经验,而在“工作任务”的强化训练中就于无形中掌握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最终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接地气,也更受企业的欢迎。
1 基于工作过程的MySQL数据库应用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质,简单地来说,就是要将以前注重学科架构的系统化的重心转移到“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上面来。根据基于工作工程课程设计的理论指导和先行经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通常会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本专业指向的岗位群;(2)根据岗位群(以核心岗位为主)提炼出职业行动领域,并进一步(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起)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3)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所需涵盖知识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据此构建课程体系;(4)设计学习情境,要注意的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要模拟工作过程情境。
1.1 确定工作岗位
以笔者所在的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该院”)为例,MySQL数据库应用是该院软件技术专业一个新方向——“互联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院软件技术专业(互联网+方向)主要培养的人才岗位定位如表1所示。
从该院软件专业“互联网+方向”所覆盖的各个岗位来看,都与网站的开发、设计和推广有关系,由于MySQL数据库在网站开发中应用广泛,学生对于MySQL数据库的掌握变得尤其重要,同时还可以通过对MySQL数据库技术的熟悉,更轻松地掌握其他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1.2 归纳行动领域,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架构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表1的岗位群定位,结合企业对各岗位人才的具体需求,该院MySQL数据库应用教学团队与合作企业的实践工程师一起,对MySQL数据库应用技术部分的行动领域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根据行动领域确定了它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用表2简单地来进行展示。
1.3 确定学习领域涵盖的知识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本质就是以岗位具体工作过程为参照,巧妙地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将需要学生掌握的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整合,更好地实现课堂与岗位的对接。该院MySQL数据库应用教学团队和企业工程师一起,在大量实地调查和沟通的基础上,将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提取出MySQL数据库应用课程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及岗位所需提升的综合职业能力,如表3所示。
1.4 设计学习情境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学习情境就是课程的载体,因此对于学习情境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在学习情境的场景设计中将知识、能力、素养和场景进行巧妙地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学习情境的设计过程也是课程内容与顺序的重构过程。对于一门课程而言,学习情境的设计既要求是相互独立的,也要求是相互关联的,多个情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情境教学系统。研究者为“MySQL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如图1所示。
在MySQL数据库应用的课程情境设计中,研究者遵循了学生认知学习和职业成长的规律,情境的设计由简单的项目情境逐步提升到复杂的项目情境复杂度依次提升。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开发设计一样,边学习边开发项目,教学做一体化。在图1所示的后3个学习情境中,研究者故意设计的是学习过程类似的3个情境,这3个情境都是流程类似的完整的企业工作过程,有的只是难度和复杂度上的差异。学生就在这种重复的工作过程模拟中,知识点、技能、职业能力被反复强化训练,最终成为学生的稳定固化的综合职业素养,更好地实现高职层面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2 教学实施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在实施时的基本要求,要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的教学原则,需要在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也引入各种实用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教学做一体化:这也是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实施的最基本要求,教学场所就安排在一体化的实训室,师生一起实现边教、边学、边做,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项目驱动教学法:将所学知识点融入具体项目案例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实训的方式去学习,也就是说项目做完了,就实现了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职业素养的提升。(3)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具体的项目情境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分别扮演实际项目开发中的不同角色,完成该角色对应的工作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分层分组教学法:集合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对各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实训要求,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获得成功的喜悦。
3 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传统单维度的课程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施要求,MySQL数据库应用课程的考核是以过程考核为主,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环节,再结合各个学习情境所占的比重来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以更立体、更科学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生效果。另外还鼓励企业参与到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中来,努力探索多种评价方式。
4 结语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对于课程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标准,也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实践证明,这种将具体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来的课程设计方法,能巧妙地把所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融合,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强化训练形成直接的工作经验,让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地气”、更能符合企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邓卫红,魏强,肖卓朋.基于工作过程的“SQL Server2005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与实施[J].科技信息,2012(32):299-300.
[2] 栾咏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1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