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6-05-30黄翔宇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属于一群有知识的高级人才,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核心力量,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有很大帮助。然而,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加强教育引导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研究和分析,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当代大学生思维更加多元,更具个性化特点,对大学生展开有效思想教育,使其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意识统一、国家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社会观、价值观、科学观、世界观树立很大帮助,更是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但实际教育活动开展中,显然当前很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存在片面性。而且教师引导教育方法陈旧,缺乏实效性难以获得理想教育效果。
一、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而这些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1 ]。而从这些基本内容来看不难发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公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影响着公民精神面貌[ 2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高级人才,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非常重要。通过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学生行为提供标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价值取向,使其养成良好品行,消除学生负面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使学生对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有一个正确认识,增强学生民族意识与爱国意识,提升学生综合思想品质[ 3 ]。
二、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科学内涵。但观察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认同与践行现状,显然情况并不乐观。新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碰撞,对当代学生价值取向和思维观念产生着影响,当代大学生思维更具多元化特点,个性化与独立性强,所以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存在问题,多认同弱化、不明确,践行不积极主动,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存在扭曲,自身分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社会责任淡薄,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同、认知存在片面性。而且加之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互联网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条件,但也加速了不良信息与文化传播,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冲击,更加大了学生认同与践行核心核心价值观难度。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引导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教育方式方法落后,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路,导致整个教育过程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与深入性,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心理需求,苍白无力,无法获得实际教育效果,难以使学生产生认同,甚至会引起学生反感情绪,进行合理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三、加强引导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从分析中可知道,目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与践行方面存在问题,认同感不强,践行不主动。为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作为教育者有必要采取一定教育与引导措施。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加强引导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一)合理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就目前而言,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仅存在片面性,对其界定与基本科学内涵十分模糊,存在不理解现象,有一部学生还持有怀疑态度,某种程度上无法从心底产生认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教育内容选择不科学,教育缺乏针对性,缺少与社会实际现象的联系有密切关系。当前很多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展中,以抽象理论为主要教育内容,缺少真正的践行。而学生并不喜欢讲理论、听说教,所以积极性与参与性不高,难以保证教育效果。想要提高教育有效性,转变当前核心价值观教育局面,增强教育职能的发挥,必须结合实际教育情况和现实社会,更新教育内容,从学生政真正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展开教学。
(二)开展分层教育
当代大学生最大特点是思维多元,个体本位突出,每一名学生思维模式与个性特点差异性都比较明显。若想要增强教育效果,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就要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教学活动的开展,设计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积极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基于学生心理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层次的教育,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学生建立有效沟通,增强教育针对性,使整个教育过程更科学,更真实,以消除学生负面情绪。
(三)加强对特色教育的应用
教育方式方法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和质量,显然传统教育方法并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者应转变思路,突破单一的教育模式,开展特色教育,通过有效的践行教学来使学生产生认同,而且在践行活动开展中,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能够理解的更透彻,参与积极性会更高,能有效弥补传统教育缺陷。
四、结语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感有很大帮助。但当前很多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感薄弱,在理解方面存在片面性。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引导,通过教育措施,帮助和引导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02:140-143.
[2] 许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模式与培育路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13(11):119-124.
[3] 金航.提升高职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06:35-37.
作者简介:黄翔宇(1994-),女,山东烟台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