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戏剧种研究综述
2016-05-30康然然
康然然
摘要:皮影戏,又被称为弄影戏或者影戏,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戏曲形态。它的得名是因为皮影是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并借灯光照射人影来表演故事的。本文拟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皮影戏剧种的分类与区别。
关键词:中国 皮影戏 起源
通过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皮影戏对我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皮影戏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中国民俗的视域里,形成了区域性分类,并各自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与艺术风格。
一、皮影戏的起源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有一个伤感且充满智慧的传说: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夫人正當妙龄却病死,武帝对她的死去悲伤不己,经常在梦中呼唤李夫人的名字。宫中的方士见到这种情景,就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制作了李夫人的画像置于纱帐之中,借着烛光,让武帝在帐外观看。光影映照着人像,仿佛李夫人再生,武帝就这样缓解了相思之痛。而纱帐弄影从此以后就成了皮影戏的源头。
尽管很多专家不同意这是皮影戏的起源,但是很多研究皮影的专著讲到皮影戏的起源时还是都提到这个故事。一般认为,皮影戏唐代已有,宋代时己经有十分成熟的演出了。南宋的孟元老就曾在《东京梦华录》一书中形容影戏是“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当时的影戏吸收了话本小说的营养,是一种十分流行的市民艺术。有大影戏和手影戏的区别,手影戏就是以手的形状变化来表现各种动物、人物的形态;大影戏则与傀儡相似,大概是一种人的表演。
元明两代,皮影大都表演历史传说故事。明代的小说《剪灯新话》中有一首描写皮影演出的诗曾写到“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清代是皮影戏发展的蓬勃时期,各地的皮影戏因为使用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各种流派,皮影班社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二、皮影戏区域分类的艺术风格体现
皮影戏的流传范围十分广泛,南北各地均有演出踪迹。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山陕皮影戏、冀东皮影戏、青海皮影戏和江南皮影戏四个大的区域。
(一)山陕皮影戏艺术风格
山陕皮影戏是指流行于今山西、陕西两省境内的影戏。有老腔、弦板腔、陕南道情、弦子戏、越调戏、碗碗腔、遏工腔、吹腔、八步景等影戏剧种。碗碗腔皮影戏形成于清乾隆初年,因为击节伴奏的乐器是小铜碗而得名。同州地区大荔、朝邑等地的碗碗腔为东路碗碗腔皮影戏。东路碗碗腔是山陕碗碗腔皮影戏的正宗,清嘉庆年间己经有成熟的演出,当时渭南的艺人李芳桂曾先后编演《春秋配》《火焰驹》《十王庙》等戏。大荔地区的著名艺人有王凤堂、雷立儿、王四贵等人,渭南地区的名艺人有参苗子、齐喜、一杆旗等。艺名一杆旗的杜升初,幼年学艺,二十一岁时任渭南焦家班的领班,他既能演唱又能伴奏,会戏三百余出,有“戏包袱”之称。
西路碗碗腔皮影戏渊源于东路碗碗腔。清乾隆末年,东路碗碗腔皮影戏班社齐家班由关中东府朝邑迁往关中西府千阳县演出,从此形成了西路碗碗腔。西路碗碗腔主要流行于千阳、陇县和宝鸡、凤翔以及甘肃的平凉、天水、兰州等地。西路碗碗腔在清末流行一时,著名的艺人有强权娃、李有娃、马登祥等,擅演的剧目有《梅降雪》《女儿国》《六月雪》等。
南路碗碗腔皮影戏也是源自东路碗碗腔。清乾隆年间洋县艺人雍昌杰到关中学艺,学成之后将关中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带到陕南洋县演出,后来又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和汉调桄桄从而形成一种风格全新的皮影戏,即陕南汉中的洋县碗碗腔皮影戏,我们称它为南路碗碗腔皮影戏。南路碗碗腔的班社以父子班为主。演员不能乱编水词,必须以剧本为主,否则将会被骂为是在演浪浪戏。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演出态度,表现了我们民间戏曲演出的自律性。南路碗碗腔皮影戏演出白天晚上均可以进行,白天演出日影戏,借助阳光投影;晚上演出皮影戏,用打稻谷的拌桶搭亮子。演唱多用汉中地方方言,带有浓厚的陕南地方特色。演出的主要剧目多为历史剧、神话剧等大本头连台本戏,传统剧目有《火焰山》《百草图》《忠烈图》等二百余出。最长的《西游记》一剧有五十多本,即使连续演出几个月也不会重样。
北路碗碗腔皮影戏流行于陕北米脂、绥德等地,它的形成也是因为道光年间东路碗碗腔影戏皮影艺人到陕北米脂、绥德等地演出而形成的。它的表演吸收了陕北民歌和大戏晋剧的成分,唱腔听起来很有晋剧的特色。
河东碗碗腔皮影戏,流行于山西晋南和晋中地区。晋南、晋中地区处黄河以东,自古称为河东,所以得名河东碗碗腔皮影戏,它的渊源也是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形成时间大致在清末。光绪初年,陕西关中遭受旱灾,颗粒不收,百姓只好背井离乡另谋生路。关中东路碗碗腔艺人随着逃难的民众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他们一路漂泊一路卖艺,吸收了晋南蒲剧和眉户的曲调和表演,形成了具有晋南特色的曲沃碗碗腔皮影戏。同时,进入汾阳、孝义等地的皮影戏在汾孝秧歌的影响之下,又形成了具有晋中特色的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所以孝义碗碗腔影戏素来有“生于陕西,长于孝义”的说法。光绪中叶河东碗碗腔皮影戏发展迅速,著名艺人有王宝栋、张立广、李付德等,他们签工精熟、演技娴熟,巡回于各地演出,足迹遍及山西,甚至远达宁夏、辽宁等地。
老腔皮影戏流行于关中东府的华阴、潼关等地,又名老腔影子。这是一种用檀板击节伴奏的皮影戏,最初形成于华阴县。老腔皮影戏的唱腔为梆子腔板腔体,激昂磅礴、高亢慷慨,适合于演出悲壮的历史题材剧目。老腔影戏的传统剧目有一百多本,有大量的三国戏,如《长坂坡》《出五关》《取西川》《取东川》《江东招亲》《火化赤壁》《收姜维》《定军山》《取四郡》《取长沙》《汜水关》《战马超》等。老腔影戏的表演以武工戏见长,将影人的厮杀跌打、跨马乘车表现得极为生动优美、活灵活现。
此外,山陕皮影戏中还有弦板腔皮影戏、遏工腔皮影戏、弦子皮影戏、陕南道情皮影戏、安康越调皮影戏和晋中吹腔皮影戏。
弦板腔皮影戏,流行于陕西关中西府的乾县、礼泉、兴平、咸阳、扶风、武功等地。因主要的伴奏乐器为弦子和板子,所以又名板板腔。清乾隆嘉庆年间有朱九班、刘智和班等四大名班,主要艺人有“东西两杆旗”——萧应学、王天德等。传统剧目六百多本,常演的有《三英记》《马踏五营》《青龙关》《行乐图》等。遏工腔皮影戏流行于关中地区的三原、礼泉、富平、高陵等地。因唱腔具有翻高遏低的特点而得名。同治、光绪年间有王仓班等著名:班社,名艺人有樊瞎子、赵相公、乔娃子、友娃子等。遏工腔影戏传统剧目近七百本,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四贤册》《红拆书》《清河桥》等。
流行于陕南安康地区平利县一带的皮影戏是弦子皮影戏,因用弦胡伴唱而得名。据艺人口述,弦子影戏是在小曲“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四川高腔而形成的,唱腔结尾有多人帮腔是弦子声腔的主要特点。弦子影戏的剧目十分丰富,已经发掘的有八百多本,如《白良关》《紫金镯》《逸香茶》《九连珠》等。
陕南道情皮影戏,流行于陕南地区商洛、安康等县,是用道情音乐演唱的皮影戏。具有道情音乐委婉迷人的風格特征。陕南道情皮影剧目丰富,既有《目连救母》等神仙道化戏, 又有《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等神话故事戏;既有《火烧绵山》《进骊姬》《玉龙关》《走麦城》等历史题材故事戏,也有《姐妹争嫁妆》《王公敬怕老婆》等民间生活戏。
安康越调皮影戏,又名月调,主要流行于陕南的安康、平利、洵阳等地。安康越调据说为淸光绪初年由河南传入。清末班社众多,有安康的汪家班、唐家班,平利的李家班,洵阳的双盛班、贾川胜班等;知名艺人有朱正洪、胡学茂等洵阳人,汪文成、李有豪等安康人。越调影戏剧目以历史故事为多,且多为连台本戏。“四铡戏”是包公故事,有《铡郭槐》《铡包勉》《铡国舅》《铡美案》四铡;“四征戏”是薛仁贵故事,有《薛仁贵征东》《秦英征西》《姚刚征南》《雷振海征北》四出。剧本叙事结构宏大,同时也是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
流行于山西孝义等地的是晋中吹腔皮影戏,吹腔的得名是因为用唢呐伴奏。吹腔皮影起源自民间说唱,清末咸丰年间已趋成熟,剧目主要有《万仙阵》《朱仙阵》《黄河阵》《风沙阵》等“八阵戏”。吹腔皮影人具有线条清晰、形体高大的特点。
三、冀东皮影戏的艺术风格
冀东皮影戏,形成并起源于河北省滦州地区,又称“滦州影戏”,是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一个有名的皮影剧种。冀东皮影戏在北方地区的影响很大,西至北京,东至东北均有其演出踪迹。流行过程中还形成了东西两大流派,东路流行于北京、乐亭、迁安、滦州、玉田、丰润、蓟州、遵化、通州以及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西路以北京为界,北京以西易州、涞水、涿州、良乡等地为其流行范围。滦州皮影的传播也与清末的天灾有关,清朝末年,河北滦州等地因为水灾旱灾交替,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皮影艺人无奈闯关东谋生,就这样把滦州皮影带到了关东大地。现在吉林省农安县的地方戏一黄龙戏、辽宁省辽南地区的辽南影调戏都是在冀东皮影的基础上改成真人表演而形成的新剧种,可见冀东皮影影响之大。
四、青海皮影戏的艺术风格
青海省境内的皮影戏称为青海皮影戏。它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当地人又叫它灯影戏。乾隆时的白褐匠和好好子是早期的知名艺人, 后来又有刘班、殷长安、马福、张生华等人。青海影戏的演出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有《日月图》《苦节图》《美人计》《忠烈会》《双连帕》等百余出。
五、浙江皮影戏
南方的皮影戏主要有江浙两湖皮影戏、福建皮影戏和广东皮影戏三个大的类别。浙江皮影戏,重点流行于桐乡、海宁等地;湖南的皮影戏流行于长沙、衡阳、衡山、浏阳、宁乡等地;福建皮影戏盛行于福州、泉州、龙海、漳州、长泰等沿海地区;广东皮影戏,流行于汕头和梅县地区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历史悠久,其中的潮州皮影戏形成于明代。与北方各地不同的是,南方的皮影戏大都使用纸板制作,因而又叫“纸影戏”。有一种走马灯式的皮影,即用竹和纸制成中空的圆柱,内贴有纸剪的人马,靠转轮自转而表演。此外,白竹纸影也与北方皮影不同,它是借灯光照影投在白纸上进行演出。
通过以上对皮影戏的起源与分类介绍可以看出,我国的皮影戏虽然剧种繁多,但剧种的区别主要在于声腔和剧目的不同。
参考文献:
[1]文雪梅.怀念皮影戏[J].新湘评论,2012,(08).
[2]徐博.留住那“影子的记忆”——以河间皮影戏为例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2,(06).
[3]秦艳.影中演古千般态 灯下传神百样音——安康道情皮影戏斑斓多彩[J].东方收藏,2012,(05).
[4]薛海萍.浅谈皮影戏发展渊源与新途径传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