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2016-05-30刘增全
刘增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性化管理已成为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要求。初中生都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此时需要运用柔性管理来进行教育。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初中生大多较敏感、偏执,此时班主任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若按照传统的压制、约束、惩罚等手段管理学生,只会起到反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在管理中适当融入柔性因素,实施柔性管理。
一、柔性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一)柔性管理的含义
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性化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理念的前提是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从复杂多变的表面现象中,看出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并预知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预见并应付未知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
(二)柔性管理的特征
1.情感性
硬性管理是以校规、行为规范强制性要求学生,而柔性管理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到和教师同等的位置上,用情感化学生,使学生自覺牢记规章制度,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规章制度生活学习。
2.人本性
任何管理活动的主体都是人,人是管理的动力,必须充分发挥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模式逐渐由“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做到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管理学生。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柔性管理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初中生因各种因素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必须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给予初中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二)充分授权,培养学生
在教师眼中初中生都处于叛逆期,较难管理,因此,任何事班主任都会一手包揽,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使其养成了依赖性,缺乏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发挥的舞台,给他们留有自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其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使其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工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应巧妙利用柔性管理,和学生平等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