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苏联对中亚的政策研究

2016-05-30张璐璐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中亚苏联政策

张璐璐

【摘要】:前苏联存世的七十年,中亚五国唯其马首是瞻,并在其引领下逐渐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落后的中亚地区逐渐步入社会主义轨道,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因未妥善处理民族与宗教等问题,导致大国沙文主义横行,民族矛盾激化,助长苏联解体的趋势。研究苏联对中亚的政策问题,有利于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同时对理解现今中亚局势及其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苏联;中亚;政策

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外交上,由于身处俄罗斯、美国、中国几大国博弈的漩涡,独立后的中亚国家采取多方位的外交政策,利用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谋取自身利益。但其中,仍以俄罗斯的影响力最大。近年,中亚五国和俄罗斯有重新联合的趋势。这一局面的形成得益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历史的继承性、经济的依赖性、民族的互融性和文化的渗透性,得益于苏联时代对中亚国家的深入影响。在前苏联时代,中亚各国获得的权益是怎样的,和苏联的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回溯苏联对中亚的政策,对研究当今中亚和俄罗斯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亚征服史回溯

“中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亚面积很大,西起里海,东到大兴安岭;北自阿尔泰山、萨彦岭,南至喜马拉雅山。包括中国和印度西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伊朗、蒙古国和前苏联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而本文的研究对象——狭义的“中亚”,就是指政治、文化高度趋同的中亚五国。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中部,地缘政治位置十分重要。它处于多个文化中心的“边缘”地带,是世界三大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方文明和斯拉夫文明)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汇合地。在古代,它是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要道。

中亚近代史的开启,始于俄国人的入侵。沙俄在 18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中期逐渐征服中亚。彼得大帝说:“唯此汗国为通向所有亚洲国家和领地之咽喉及大门。”到1891 年,俄军开进帕米尔,整个中亚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沙俄的征服将中亚纳入俄罗斯经济文化圈,中亚由此步入近代史。随着沙俄帝国的武力征服,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卡拉卡尔帕克等各民族陷入殖民统治。这些民族不愿遭受民族压迫和歧视,期望获得民族解放。一战期间,沙皇政府下令在中亚地区征兵以辅助军役,激起大规模民族起义,各中亚民族纷纷加入到反抗沙俄民族压迫的队伍中。1917年,中亚地区广大劳动群众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并先后加入苏联,由此中亚进入现代史。虽然苏联存世颁布的三部宪法均规定其实行联邦制,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各加盟国是“主权国家”,但实际上在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中亚五国已失去政治和经济自主权,成为苏联中亚地区相当于过去沙俄的‘省建制的五个行政区划”。因而近现代史的中亚都不是作为独立国家而存在的,而是首先作为帝俄的属地,而后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出现的。

二、中亚的苏维埃化

中亚的苏维埃化,即布尔什维克党夺取并巩固政权的过程。在夺取政权方面,除了塔什干武装起义之外,一般都采用和平手段,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而在巩固政权方面,政府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民族宗教问题。

在沙俄入侵以前,中亚的主要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该教于公元 7世纪传入中亚,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对当地的文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中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十月革命前,伊斯兰教在中亚精神世界始终占统治地位。

十月革命后,考虑到穆斯林的宗教感情,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列宁告诫党员干部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民族感情和宗教信仰,不能草率而行。他说:“我们对于那些至今还处在毛拉影响下的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土库曼人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是否可以到这些民族那里去说‘我们要打倒你们的剥削者呢?我们不能这样做,因为他们完全受自己毛拉的控制。这里必须等待这个民族的发展,等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分子的分离,这种发展必然会来到。”“你们面临着全世界共产党人所没有遇到过的一个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④

然而中亚的苏维埃政权领导者并未将列宁的思想用于实践,他们照搬俄国中部地区的做法,采取了激进的宗教措施,如废除卡迪法庭 (即宗教法庭 )和宗教学校,没收寺院(清真寺)的土地。这激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这激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遭到穆斯林上层僧侣和下层群众的共同抗拒。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政府被迫調整民族政策。在土尔克斯坦,政府开始允许土著民族上层人士参加苏维埃机构,被废除的宗教法庭和宗教学校得以恢复,寺院被没收的土地也得以归还。在布哈拉,当地苏维埃政权对穆斯林僧侣做了大量工作,邀请他们参加群众代表会议,向其解释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和任务,赢得了毛拉们对政府的好感。经过一系列宗教宽容政策的实施,当地苏维埃政权与宗教界的矛盾大为缓解,因而争取到了中亚宗教界人士和广大穆斯林群众对苏维埃政权及其建设事业的拥护和支持,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

三、中亚的现代化

中亚地区近代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加入苏联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分工令其工业、农业得到大规模发展。

十月革命后,列宁发出加快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号召。随后苏维埃政府以及后来的联盟中央对中亚地区实施了一些优惠政策,给予了不少物质援助。二战期间,由于中亚远离前线,没有受到战火的直接破坏,而苏联欧洲部分的产业纷纷撤退到中亚,正好填补了当地经济的不足。那时中亚的经济基本上保持战前水平,并且还有所发展。二战后,中亚的恢复任务不大,很快便开始了新的发展。冷战时期,苏联着眼其全球战略,不断巩固它的大后方,中亚地区成为其建设重点。

中亚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其气候比西伯利亚温和,宜于农牧业的发展,是苏联粮食、棉花和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工业上,中亚是苏联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燃料动力基地。同时,苏联在中亚修筑了许多军事基地,建设了多条战略交通线。中亚的工业、农业和畜牧业这三大经济部门,关系到全苏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

中亚对前苏联来说举足轻重,然而就中亚自身来说,其现代化的发展是畸形的,存在严重问题。苏联长期推行“劳动分工”、地区生产专业化的政策,而中亚各国本身经济财政权力受限,既无权也无力发展本国经济,导致其经济结构单一、畸形。中亚地区是苏联的原材料供应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和有色金属原料生产、粮食和棉花种植业。而中亚本身的加工工业十分薄弱,主要生产半成品。这样,它所生产的产品及各种工业原料,如粮食、畜产品和棉花等源源不断地运往俄罗斯地区,之后再将纺织品和工业成品运回中亚各地加以销售。同时其农业发展也仍存在问题,一直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而畜牧业发展缓慢,问题更多。在苏联政府的严密控制下,中亚地区无法按照本地区各民族的实际需要建立自己的工农业经济体系,而只能在“生产专业化”、“区域分工”、“劳动分工”、“合理布局”等框框的严密管制之内发展各种经济,其工农各业只是苏联俄罗斯化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苏联整体战略上看,它的重点仍在欧洲,中亚地区主要起着战略后方的作用。直到苏联解体前夕,中亚五国的工业化仍未完成,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依然占很大比重。②

在中亚的现代化问题上,苏联的作用无庸置疑。当今中亚的工业基础仍是前苏联时期奠定的,可以说,苏联推动中亚真正摆脱了中世纪,把其从一个落后贫穷的游牧民族“解放”岀来,并长期享受到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的荣耀国际地位。然而,前苏联治下的中亚现代化并未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四、中亚的世俗化

列宁逝世后,苏共中央对中亚的民族宗教政策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当局一反过去不过问中亚穆斯林内部社会文化生活的政策,转而开始进行主动干预,进而推行民族“融合”政策。

在宗教政策上,首先,联盟中央只强调宗教的消极作用,认为宗教在任何条件下只能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使得列宁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成一纸空文;其次,联盟中央认为宗教是可以依靠主观努力在短期内消除的,对中亚当地信教民族实行限制打击,如瓦解宗教组织、捣毁宗教设施、镇压宗教人员等。1928年,联盟中央更是提出要消灭伊斯兰教的痕迹。同年中亞各国废除了宗教学校,伊斯兰教对教育的垄断权至此终结。1929 年,伊斯兰教世俗化的强化过程开启。由于进行文字改革,毛拉等教职人员失去了控制人们精神生活的权力。伊斯兰教极其看重知识,认为代表知识的文字具有神性,把懂得阿拉伯文、懂得《古兰经》的教职人员看成是“真主法律”的统一解释者。随着新文字的推广,教职人员不再是解释“真主法律”的代表了。經过几代人的努力,伊斯兰宗教色彩在中亚有所淡化。

在文化上,突出表现是文字改革。最初,中亚各族均使用阿拉伯字母。1922 年,联盟中央以阿拉伯字母辨认书写繁杂,不利于扫除文盲为由,开始推广使用拉丁字母。1928 年,土耳其政府也进行了类似的文字改革,由于中亚各民族历来与土耳其存在密切的语言文化及宗教联系,这对中亚的文字改革也起到了助推作用。但就在拉丁字母刚刚在中亚普及之际,苏联政府又以26个拉丁字母无法标出中亚语言中丰富的语音为由,开始推行以西里尔字母,即俄文字母取代拉丁字母的改革。官方解释为意在加强苏联境内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苏联各民族吸收俄罗斯文化。紧接着,当局采用行政手段强制推广西里尔字母,在三五年之内就使其得到普及。不到十年之内两次推行文字改革,其背后有深层次的政治考虑。开始,当局认为阿拉伯字母与伊斯兰教结合过于紧密,会为教会控制居民生活提供便利。而邻近的阿富汗、伊朗,还有伊斯兰教和突厥语系民族的中心——土耳其均使用阿拉伯字母,这会让国外敌对势力有机可乘,不利于苏联的集中统治。采用拉丁字母后,当局又觉得拉丁字母属于西方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相抵触,加上土耳其后来采用拉丁字母,不利于割断中亚与土耳其的传统联系。而苏联要在中亚培育的民族文化号称是“苏维埃文化”,产生苏维埃制度与文化的俄罗斯自然应是中亚新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由此可见,苏联在中亚实行的文字改革,特别是西里尔字母的强制推行,实际上是为推行俄罗斯化。文字改革确实推动了中亚各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的识字水平明显提高,文盲比例大大低于邻近的伊斯兰国家,且历来没有受教育权的伊斯兰妇女也能接受现代教育。但是,语言是一个民族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果一个民族把语言强加给其它民族,势必造成人为的民族同化,最终使得中亚各族与伊斯兰世界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联系被割断。

综合以上前苏联对中亚的各项政策,一方面,这些政策推动了相对落后的中亚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这些政策具有浓重的大国沙文主义色彩。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苏联扶持中亚的目的并非着眼于该地区人民的长远生计,而是基于自身战略需求,将其变为自身尤其是大俄罗斯发展的附庸。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方式简单粗暴,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戈尔巴乔夫执政后,由于苏联政治体制发生巨变,中亚地区潜伏的民族矛盾便集中爆发。但同时,两者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经济上二者互补,苏联有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而中亚地区有丰富的原料和劳动力。文化上,现代苏联的先进文化推动了中亚文化的进步。与前苏联波罗的海地区不同,中亚地区对俄罗斯地区的依赖性更强。因而,中亚五国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心理是矛盾的,他们希望在取得自身主权的同时还能利用联盟发展自己,主张苏联作为松散联邦保留下来。1991年,在中亚五国相继宣布独立之后,同年12月12日,五国又全部加入独联体。12 月25 日苏联宣告解体,中亚五国正式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登上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俄)捷连季耶夫.《征服中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06:56.

[2]赵常庆.《中亚五国概论》[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09:46,99.

[3]列宁.《列宁全集》[M].第 36卷,第 1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列宁.《列宁全集》[M].第 37卷,第 323—3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田疆涛.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演变[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

[6]邓浩.苏维埃时期的中亚民族宗教问题[J].世界民族,1997(4):48-65.

猜你喜欢

中亚苏联政策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中亚速览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