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尝试

2016-05-30邱昌灿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

邱昌灿

摘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对提高学生们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率,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应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新课标要求中的理想课堂。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构建、课堂活动参与互动、情景教学、课堂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策略讨论和建议,给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教学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12-01

在最新发布的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小学数学活动中要教授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具有实用性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所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在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方面的能力。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对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新课标相关要求为指导,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对于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的相关教学思路和方法多进行研究和总结,多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一、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

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和理解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师和学生建立师生关系的基础,是两者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媒介。随着近年来我国教学体制和相对应的一系列改革的展开,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较大变化。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前,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数学教材传达的精神,吃透改革理念,根据教材改革的方向和意图,进行备课和教学思路方法的探讨,切实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效率。

1.要加深对新课标改革理念的理解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改革与创新,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欢快、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学习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吃透新课标理念所传递的精神,进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比如在新课标要求中提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在这里,“有价值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一个是指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另一个是指学习过程要有价值。在学习内容方面,教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应该是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而且要富有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性学习,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維方法,比如推理、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比如在教授小学三年级如何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时,要先给学生解释清楚面积的定义,最小单位,然后让他们先自己动手做一个小正方形,让他们尝试探索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很多学生会想到用最小单位进行比量,正方形内能容纳多少个最小单位的面积,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那么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这个图形的面积和他的边场有什么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后,再引申到长方形中。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探索出来的面积计算方法,远远要比老师在课堂上灌输要牢固得多,同时在探索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培养作用,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充满乐趣。这样一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了。

2.要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着好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我们的授课对象只是一些小学生。他们才处于一个生命体刚刚发展的阶段,不论是动手实践能力还是对事物的逻辑推理能力,都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行为,教师一定要耐心的加以改正。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要对他们对鼓励、多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回答出错或者答非所问时,要多用善意的话语鼓励他们,尤其是当遭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时,教师要及时制止这种行为,防止他们给学生带来伤害。在这样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才能打开自己的小心灵,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而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

二、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要根据新课标理念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在教学目标设置上要合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指引教学活动的方向。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是一定要根据新课标理念精神合理设置,不能像以往一样,只侧重学生对已学习过知识的记忆牢固程度。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教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进来,自主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

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更新,从而更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点和教学内容,采用情景式教学,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意境。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先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进行引导,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结语

总之,小学生正处在对世界懵懂无知的心智发展阶段,他们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兴趣点,步步引导,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对新课标理念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建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装备,2009.

[2]李秀峰.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2013.

[3]张文杰.浅谈怎样提高小学教学数学课堂教学.才智,2012.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