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园工作新《规程》视野下看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实习策略

2016-05-30唐银盛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特殊性规程学前教育

唐银盛

摘 要: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国家对学前教育工作指导的重要指示,对幼儿的教学目标、管理模式以及教师的标准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对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实习期间如何能够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是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师生所要思考的内容。因此,基于幼儿园工作新《规程》的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如何实习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新规程;学前教育;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02-01

2015年12月14日第48次教育部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有关于新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问题的决定,2016年1月5日教育部令第39号公布,并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新《规程》的颁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加强了学前教育的规范管理,符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的崭新形势;其次,推进了科学化与规范化的幼儿园管理模式,引导幼儿园依法依规办园;最后是落实了依法治教的需要,促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针对当今高校重视理论,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的,教育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表现,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需要跟随当今的教育趋势,在新《规程》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实习。

一、幼儿园工作新《规程》概述

我国第一部规范幼儿园内部管理的规章就是1996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20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前教育的不断普及,使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例如,安全卫生问题、办园条件的标准、教育教学的要求以及教职工的专业条件等。《规程》的内容已经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为了幼儿园的规范性管理,引导幼儿园依法依规办园,教育部于2015年颁布了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新《规程》共分为11章,对幼儿园的入园和分班、安全、卫生保健、教育、校舍和设备、教职工、园长、管理以及经费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为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促进了学前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实习的意义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增加大学生教育实践机会的重要举措。教育实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教师。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对学前专业大学生的实习是极其必要的。为了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教师的培养模式必须要随着社会的要求而改变。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渠道,专业实习又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对学前专业大学生进行入园实习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了幼儿园的工作活动,才清楚自己今后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了解幼儿园对自己的能力要求什么;理解自己专业的知识;清楚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形成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由此看来,教育实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对未来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各高校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三、幼儿园工作新《规程》视野下看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实习

新《规程》对幼儿园的教师与教育都有着明确的规定,“……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引导的正面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根据新《规程》中的要求,尊重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增强实习的有效性以及培养反思的习惯。

(一)尊重培养对象的特殊性

根据新《规程》的要求,“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周岁至6周岁”,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是“保教合一”他们既需要教授幼儿的基本知识,还需要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既要掌握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包括游戏教学方法和艺术教学的能力,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些专业素养不是大学生在书本中就能够获取到的,因此,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幼儿,需要养成观察幼儿的习惯,尊重幼儿的特殊性,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丰富实习形式,增强实习的有效性

對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不仅局限在知识的储备量上,而且需要提高教师对知识的获取能力、更新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建构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幼儿园实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学生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还应该涉及到幼儿园的其他工作内容。例如,班级管理、卫生保健、活动设计等。由此,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结合不同的实习重点,进行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全面且深入了解幼儿园日常实际工作。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必须要进行顶岗实习工作,进而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能力,同时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对此,我们应谨遵《新规程》的指引,不断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与引导,促其练就过硬职业技能,进一步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卿.一切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6,02:1.

[2]曹青,邢素丽,杨艳萍.新《规程》下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04:74-78.

[3]刘彦华.对幼师学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设课的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1997,02:44-45.

[4]张文娟.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3:122-124.

猜你喜欢

特殊性规程学前教育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对博物馆工程建设特殊性的思考
国内外风电有功控制规程要求的研究与探讨